第六十一章 白雾洲(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无数的人将供奉的方彻的像砸的稀烂,但也有无数的人依然虔诚。  

尤其那些被方彻救出苦海的人,虽然也有人站出来拨乱反正,疯狂怒骂方彻,但是绝大多数人却似乎是瞬间化身斗士,与周围战斗,与舆论战斗,与大势战斗。  

拼命的抵抗,奋力的辩解。  

“不管你怎么说,反正方总是好人!”  

这种人依然有太多太多。  

社会开始两极分化,甚至站在中间的那种墙头派在这种情况下居然近乎没有!  

整个东南都在激烈交战,或者唇枪舌剑,或者直接大打出手。  

东湖洲如此,白云洲如此,白象洲如此。  

但是在白雾洲,却是一片平静。白雾洲不像东湖白云白象等洲,都是在内陆,在交通发达的地区。  

所以内陆的这些洲的平民,其实平常日子过的很不错的。  

但是白雾洲不同,白雾洲地处偏远,所有普通百姓,几乎就是一片的苦哈哈们。  

绝大多数人家,三天饿两顿乃是常态,而且没有什么出路。  

自从方彻生杀白雾洲之后,大家的日子,都是一天天的好过起来。  

不仅能吃饱饭,而且还能有余钱,还能让娃儿读点书,长点出息。  

在方队长来之前,白雾洲到处充满了各种恶霸,但是在方队长来过之后,一个都没有了!  

所以当这股风刮到白雾洲的时候,白雾洲的人甚至都很新奇。  

“哟,居然有人敢陷害方队长!疯了吧!”  

“这种没良心的人早晚要遭报应!”  

“信不信有什么关系?反正方总就在我家供着呢。以后还会继续供。”  

“夜魔有什么关系?跟我有关系吗?什么夜魔教主,我就只知道方队长!”  

“不是方总,我也过不上这种日子,他是神,我就信神,他是魔,我从此供魔。”  

“可笑了,给人安一个罪名就这么容易吗?”  

无数的老者在家里拄着拐棍给子孙上课:“做人要有良心!别人怎么样我不管,但咱家,谁敢骂方总一声,你试试!”  

“在外面骂也不成!只要让我知道了,就滚出这个家门!老子没有这样忘恩负义的后代!”  

无数的老者用拐棍点着所谓的‘二十三条’,不屑一顾:“这是啥?这就是一个破本子!”  

“这种东西,老夫这辈子见过不知道多少?你们就相信一个破本子的话,不相信自己吃到嘴里的白米饭?脑子让大粪糊住了?”  

“别说这个,连你们所谓的历史,老子也不信,那玩意,不就在于说书先生的两张嘴皮子?怎么说怎么听呗,听个乐子,没啥。也不影响房子也不影响吃食。”  

“这玩意不就是文人写出来的东西?文人的笔,还不是爱怎么写就怎么写?他写了你就信了?你是文人吗?”  

“就这么定了!谁也不准骂,好好的给方总上香!咱老百姓,就指着方总保佑咱们了,什么?难道你指望这个二十三条给你白米饭吃啊?吃你麻痹啊?”  

这种风潮,影响白雾洲。  

诡异的是,二十三条在白雾洲掀起来的,居然不是对方总的口诛笔伐,而是对文人的疯狂谩骂。  

一个大汉,敞开衣襟,露出满胸膛黑毛,手中拿着二十三条,站在高处大声问:“你们知道这是啥么?”  

“这是啥?”群众会意。  

“这是文人写的东西!”大汉大吼。  

“哦哦哦…文人啊…”群众回应。  

“你们知道文人用什么写的吗?”大汉再问“用笔呗,还能用啥。”群众翻白眼。  

“哈哈哈,当然是用笔写的。”  

大汉哈哈狂笑:“你们知道文人写东西的那个玩意,为什么叫做笔吗?为啥就不能叫别的名字呢?”  

这个问题引起了大家的兴趣,一起问:“为什么?”  

大汉露出一个猥琐的笑容:“因为这个音啊,跟那个啥一样,就是用这玩意写的,必须要叫这个名字,必须要读这个音儿,知道为啥么?因为这玩意啊…想怎么草,就怎么草!”  

“哈哈哈哈哈…”  

顿时下面一阵哄笑。  

无数的女人也听到了,纷纷红着脸扭头:“呸!粗俗!”  

大汉显然是个人来疯,越发快活,挥舞着二十三条,大声道:“所以写东西的这个玩意,只能叫笔,绝对不能叫吊!懂了吗?老祖宗们是有智慧滴!”  

顿时哄笑震天。  

无数人一边笑一边骂:“亏这夯货还知道夸一句老祖宗,但是这夸也夸的不是个地方,老祖宗的智慧就表现在这了?”  

一个说书先生被酒楼拿着棍子揍了出来,满脸是血拼命拍门:“我不敢了,我不敢说了,我还要吃饭啊…我以后绝对不敢了。”  

围观的人越来越多。  

老板抱着膀子走出来,挺腰凸肚,不屑的吐口唾沫道:“大家别笑话,这个老东西居然敢在我店里拿着那个挨草的东西写的二十三条骂方队长!真特娘的,晦气!老子不做生意也不让这老东西在老子店里待着,滚!赶紧给老子滚!”  

茶馆中,一个说书先生被听众围在地上圈踢!  

“让你骂方总!”  

“混账东西!竟然骂方总!”  

“就特么仗着逗爷们乐乐讨饭吃的老东西,居然骂方总,说白了你特么不就是要饭的?要不是方总把白雾洲治理这么好,你特么连要饭都没地儿去!居然有脸骂!读书人果然没一个好东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