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五章 吕惠卿不疯魔,怎成道?(2/3)
呵!”吕惠卿笑了:“数百贯?”
他伸出自己的两个手指,在李夔面前晃了一下:“至少两千贯以上!”
“等到这个纱场继续扩大规模,雇上千工人甚至数千工人…”
“一个月赚上万贯乃至于数万贯,都只在等闲!”
李夔听着楞了。
两千贯以上?
未来能赚一万贯甚至数万贯一个月?
要赚到这么多钱,得织出多少布来啊?
一匹麻布不过四百钱,利润打一半,一个月想要赚到两千贯,至少得织出一万匹布吧?
若是想赚到上万…那起码也得有数十万匹布。
怎么可能?
就算能做到,这么多布卖给谁?
李夔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疑问,告知吕惠卿。
吕惠卿听完,咧着嘴笑了:“斯和担心卖不掉?”
“汴京确实是要不了这么多布!”
“但一个月数十万匹布,在整个大宋二十四路,亿兆百姓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何况,还有北虏、交趾、高丽、西贼甚至是西域、南洋诸国的百姓,也都要穿衣…”
“所以啊…这纱场大有可为!”
李夔听得心惊肉跳,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相公…去哪里找这许多的苎麻?”
吕惠卿看向西北方向,轻声道:“谁说只能用苎麻了?”
“还有蚕丝和棉花!”
说到这里,吕惠卿忍不住的亢奋起来:“王元泽当年曾与吾论道,言:后世之难治,在于物我太重,众生以我丧道,又以物丧我,故此圣人不出,礼崩乐坏!”
“吾当年就曾当面斥其一派胡言!”
“奈何王元泽牙尖嘴利,吾一时也难以反驳…”
“若王元泽如今还在,见到眼前种种,就该向吾拱手认输了!”
“物我太重?”吕惠卿的神态,渐渐的痴癫起来。
李夔见着,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他知道的,自己的恩相,正在‘顿悟’。
就像吕惠卿去年率军攻入西贼左厢神勇司的腹地后,见到西贼不敢应战,而羌人纷纷来投,他忽然‘顿悟’了。
于是,就写出了那篇《县法》的序言。
其中,离经叛道,颠倒圣人经义之言,层出不穷,付梓之后就为天下士人围攻至今。
哪怕是很多支持新党的士大夫,都接受不了他的论调——太颠了!
拿着孔孟仁义,来给他嗜杀背书,还冠冕堂皇的说:盖仁者之于杀,则惨恻而矜之,以其爱之也!
我杀人,是因为我爱人。
杀人越多,我爱天下的心也就越深。
所以我杀人越多,我越接近圣人!
这谁受得了?
哪怕李夔,都有些不能理解。
反倒是李夔之子今年才五岁多一点的李纲,有时候能跟上这位相公的脑回路。
故此,相公只要有空就会抱着小李纲,与他讲解自己的县法思想,灌输着那些离经叛道的东西。
现在,吕惠卿又开始颠了。
这让李夔瑟瑟发抖。
只听着吕惠卿状状如疯魔一般的手舞足蹈着,说道:“三代之后,为何物我太重,圣人不出?”
“盖三代以后,人民渐多,禽兽渐少…”
“百姓需春耕秋收冬藏…”
“终年劳作,却难得温饱…”
“而士人,则困于自身之浅薄,难解天下之疾…”
“故先以我丧道,然后以物丧我…”
“这一点,王元泽所言,或许有几分道理!”
“但他随后就错的离谱…”
“什么欲使圣人出,必追复三代,克己复礼…”
“一派胡言!”
“三代,何来的亿兆百姓?又何来的万里之邦?”
“但若能使天下百姓,如三代之民,丰衣足食,自得温饱…”
“则诚如圣人所言…”
“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此谓物满道盈,然后道盈我知!”
这样说着,吕惠卿就看向李夔,问道:“斯和以为,吾道如何?”
他舔着嘴唇,干枯瘦弱的身体,在这一刻仿佛一个巨人。
李夔在这个时候,终于想了起来。
王元泽是谁?
王雱,表字元泽!
其生前是吕惠卿的一生之敌,同时也是知己!
而这两个人,都是拿着庄子、老子甚至佛教的东西,疯狂往孔孟之道里填充的疯子!
李夔不敢回答。
因为他很清楚的,恩相是那种只要认定了,就听不进其他任何意见的人。
他倔强,他痴癫,他疯魔。
这就是他能成为熙宁变法的护法善神的缘故。
不疯癫,不成道!
能让康国公韩绛这种人物,都招架不住,只能大喊王介甫救我。
但同时,他的执行能力,也强的可怕。
在朝敢推手实法,到了边郡,就推弓箭手营田法和扰耕战法,靠着一手给田,一手赏赐,靠着大宋的财政优势砸钱、放血,生生的将河东这个昔日大宋边郡战力下限的地方,变成了如今能与西军精锐掰手腕的精兵强将云集的强路!
去年的战争,河东一路,几乎是压着西贼打。
不止如此,从河东走出去的将官,也在多条战线上,狂飙突进。
折可适,更是在环庆路大放异彩。
于是战后就直接从大使臣跳进了诸司正副使序列,而且一下子就跳了二十级——升皇
他伸出自己的两个手指,在李夔面前晃了一下:“至少两千贯以上!”
“等到这个纱场继续扩大规模,雇上千工人甚至数千工人…”
“一个月赚上万贯乃至于数万贯,都只在等闲!”
李夔听着楞了。
两千贯以上?
未来能赚一万贯甚至数万贯一个月?
要赚到这么多钱,得织出多少布来啊?
一匹麻布不过四百钱,利润打一半,一个月想要赚到两千贯,至少得织出一万匹布吧?
若是想赚到上万…那起码也得有数十万匹布。
怎么可能?
就算能做到,这么多布卖给谁?
李夔小心翼翼的将自己的疑问,告知吕惠卿。
吕惠卿听完,咧着嘴笑了:“斯和担心卖不掉?”
“汴京确实是要不了这么多布!”
“但一个月数十万匹布,在整个大宋二十四路,亿兆百姓面前,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何况,还有北虏、交趾、高丽、西贼甚至是西域、南洋诸国的百姓,也都要穿衣…”
“所以啊…这纱场大有可为!”
李夔听得心惊肉跳,但他还是忍不住问道:“相公…去哪里找这许多的苎麻?”
吕惠卿看向西北方向,轻声道:“谁说只能用苎麻了?”
“还有蚕丝和棉花!”
说到这里,吕惠卿忍不住的亢奋起来:“王元泽当年曾与吾论道,言:后世之难治,在于物我太重,众生以我丧道,又以物丧我,故此圣人不出,礼崩乐坏!”
“吾当年就曾当面斥其一派胡言!”
“奈何王元泽牙尖嘴利,吾一时也难以反驳…”
“若王元泽如今还在,见到眼前种种,就该向吾拱手认输了!”
“物我太重?”吕惠卿的神态,渐渐的痴癫起来。
李夔见着,浑身都起了鸡皮疙瘩。
他知道的,自己的恩相,正在‘顿悟’。
就像吕惠卿去年率军攻入西贼左厢神勇司的腹地后,见到西贼不敢应战,而羌人纷纷来投,他忽然‘顿悟’了。
于是,就写出了那篇《县法》的序言。
其中,离经叛道,颠倒圣人经义之言,层出不穷,付梓之后就为天下士人围攻至今。
哪怕是很多支持新党的士大夫,都接受不了他的论调——太颠了!
拿着孔孟仁义,来给他嗜杀背书,还冠冕堂皇的说:盖仁者之于杀,则惨恻而矜之,以其爱之也!
我杀人,是因为我爱人。
杀人越多,我爱天下的心也就越深。
所以我杀人越多,我越接近圣人!
这谁受得了?
哪怕李夔,都有些不能理解。
反倒是李夔之子今年才五岁多一点的李纲,有时候能跟上这位相公的脑回路。
故此,相公只要有空就会抱着小李纲,与他讲解自己的县法思想,灌输着那些离经叛道的东西。
现在,吕惠卿又开始颠了。
这让李夔瑟瑟发抖。
只听着吕惠卿状状如疯魔一般的手舞足蹈着,说道:“三代之后,为何物我太重,圣人不出?”
“盖三代以后,人民渐多,禽兽渐少…”
“百姓需春耕秋收冬藏…”
“终年劳作,却难得温饱…”
“而士人,则困于自身之浅薄,难解天下之疾…”
“故先以我丧道,然后以物丧我…”
“这一点,王元泽所言,或许有几分道理!”
“但他随后就错的离谱…”
“什么欲使圣人出,必追复三代,克己复礼…”
“一派胡言!”
“三代,何来的亿兆百姓?又何来的万里之邦?”
“但若能使天下百姓,如三代之民,丰衣足食,自得温饱…”
“则诚如圣人所言…”
“仓禀足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此谓物满道盈,然后道盈我知!”
这样说着,吕惠卿就看向李夔,问道:“斯和以为,吾道如何?”
他舔着嘴唇,干枯瘦弱的身体,在这一刻仿佛一个巨人。
李夔在这个时候,终于想了起来。
王元泽是谁?
王雱,表字元泽!
其生前是吕惠卿的一生之敌,同时也是知己!
而这两个人,都是拿着庄子、老子甚至佛教的东西,疯狂往孔孟之道里填充的疯子!
李夔不敢回答。
因为他很清楚的,恩相是那种只要认定了,就听不进其他任何意见的人。
他倔强,他痴癫,他疯魔。
这就是他能成为熙宁变法的护法善神的缘故。
不疯癫,不成道!
能让康国公韩绛这种人物,都招架不住,只能大喊王介甫救我。
但同时,他的执行能力,也强的可怕。
在朝敢推手实法,到了边郡,就推弓箭手营田法和扰耕战法,靠着一手给田,一手赏赐,靠着大宋的财政优势砸钱、放血,生生的将河东这个昔日大宋边郡战力下限的地方,变成了如今能与西军精锐掰手腕的精兵强将云集的强路!
去年的战争,河东一路,几乎是压着西贼打。
不止如此,从河东走出去的将官,也在多条战线上,狂飙突进。
折可适,更是在环庆路大放异彩。
于是战后就直接从大使臣跳进了诸司正副使序列,而且一下子就跳了二十级——升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