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八十五章 开京(2/3)
啊…”在他身后,总责开京守备的高丽太尉、上将军王国旄看着远方的辽军大营,平静的说道:“北虏主来了!”
王熙沉声道:“太尉,自古困守孤城,必定不能长久!”
“如今北虏主亲临,北虏士气大振,而我军士气跌落…”
“不能这样了!”
“太尉能否率军,夜袭北虏军营,挫其声威?”
说着,王熙就看向王国旄。
王国旄摇头道:“殿下…如今城中士卒,守城尚可坚守…若是出城…”
“臣恐士卒将不战而溃!”
王熙听着,沉默了。
但他知道,这是事实!
自开春后,辽军恢复对开京的进攻。
从二月份开始,开京外围的高丽城市,就一个接一个的被拔除。
十天前,开京北方最后的城市,同时也是开京最重要的外围据点——海州失陷。
而在那之前,高丽军队在野战中,被辽军接连击败。
如今,已是前后败了十余次,损兵折将多达两万!
没办法!
辽军的坚甲强弓,加上女直义从悍不畏死的冲锋。
常常高丽的府兵,还没有列好阵。
就已经被辽国骑兵从两翼包抄,或者被女直重步兵正面冲散。
打到现在,高丽人已经不敢再与辽人野战。
只能困守孤城!
想到这里,王熙忍不住问道:“太尉…数十年前,北虏曾三次侵我高丽…”“为何当年,我国府兵,能在野战中与北虏相持,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缘何如今就不行了?”
王国旄看向王熙,道:“鸡林公何必假作不知?”
“其实您心里面明白的!”
王熙叹了口气,道:“是啊…吾该明白的…”
他看向前方的山川大地。
数十年前,他的祖父显宗即位前,虽然朝政混乱,宫廷动乱。
内有皇甫太后与奸夫勾结,把持朝政,祸乱国家,甚至幽禁弑王,外有强敌窥伺,国家动摇。
当时的高丽,还没有如今天这般,处处寺庙,僧人遍地。
当时,柴田科制下的府兵,都有着自己的土地。
所以,他们可以悍不畏死的与北虏作战。
并且,即使挫败,也会与北虏战斗到底!
今天呢?
自他的父亲文宗以来,国家人口渐多,民生日益艰难。
为了安抚百姓,也为了稳固统治。
高丽日渐兴佛,广建寺庙,尊崇僧人。
于是,寺庙越来越多,而府兵的土地,却越来越少,终至于破产,只能给人当奴婢。
靠奴婢反抗北虏?
不是不行,只是有一点——北虏还得和从前一样,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然而,这一次的北虏,却改了性子。
虽然依旧免不得抢掠、杀伤。
但,他们对士大夫家族,开始怀柔。
同时,北虏的将帅,都在约束军纪!
最要命的是——北虏将大量高丽官田,重新分给了那些愿意降顺的高丽农民。
同时,北虏还从其幽燕地区,调来大量文官,效仿幽燕的税制征税。
这个时候,高丽农民发现——北虏征的税,居然比王家要少一半!
而且,交不起也没有关系。
给北虏运粮、修路、伐木就可以了。
于是,大同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平壤以北的地区的农民、士人,纷纷归顺。
再没有什么人,肯和过去那样,提着脑袋,在山地与北虏周旋,袭扰其后勤。
他们甚至成为了北虏的助力!
尤其是北虏将原本属于高丽的曷懒甸送给了海东女直部后。
海东女直各部,兴高采烈的搬到了新家。
然后就开始大规模驱赶高丽人。
短短两个月,整个曷懒甸地区的数千高丽人,就统统被赶走。
他们的土地、财产、房屋、牲畜,甚至妻女都变成了东海女直的。
其他地方的高丽士人、农民被吓坏了。
他们生怕,得罪了辽人,然后辽人将他们的土地送给女直。
所以也就越发恭顺。
那些低贱的农民和毫无廉耻的士人,就这样成为了北虏的顺民!
他们再也不肯为了开京王氏和北虏拼命。
另一个关键的原因,则是这一次的北虏主,安抚住了其国中的渤海豪族与生女直诸部的首领。
这些在过去三次战争中,帮助了高丽人的力量,现在反过来成为北虏的帮手。
特别是生女直的义从们,常常会为了赏赐,而悍不畏死的冲锋。
所以…
王熙沉声道:“太尉,待击退北虏,吾欲重整太祖的柴田科制!”
“重建府兵,使我高丽中兴!”
王国旄低下头去。
重建太祖的柴田科制?
地从那里来?
庆州崔、庆州金们肯交出他们的地吗?
他们不肯的话,谁去逼他们交?
至于寺庙的地?
那就更别想要了!
高丽可是以佛教为国教!
如今连王室都需要选一个男丁出家为僧,以执掌僧道。
不过,王国旄嘴上还是说得很漂亮的:“若有那一日,臣愿追随殿下!”
王熙点点头,然后他就问起了另一个事情:“太尉,前些时日,从东土大宋送来的甲械,可都分发下去了?”
王国旄答道:“奏知典型,臣都已分发下给了殿下
王熙沉声道:“太尉,自古困守孤城,必定不能长久!”
“如今北虏主亲临,北虏士气大振,而我军士气跌落…”
“不能这样了!”
“太尉能否率军,夜袭北虏军营,挫其声威?”
说着,王熙就看向王国旄。
王国旄摇头道:“殿下…如今城中士卒,守城尚可坚守…若是出城…”
“臣恐士卒将不战而溃!”
王熙听着,沉默了。
但他知道,这是事实!
自开春后,辽军恢复对开京的进攻。
从二月份开始,开京外围的高丽城市,就一个接一个的被拔除。
十天前,开京北方最后的城市,同时也是开京最重要的外围据点——海州失陷。
而在那之前,高丽军队在野战中,被辽军接连击败。
如今,已是前后败了十余次,损兵折将多达两万!
没办法!
辽军的坚甲强弓,加上女直义从悍不畏死的冲锋。
常常高丽的府兵,还没有列好阵。
就已经被辽国骑兵从两翼包抄,或者被女直重步兵正面冲散。
打到现在,高丽人已经不敢再与辽人野战。
只能困守孤城!
想到这里,王熙忍不住问道:“太尉…数十年前,北虏曾三次侵我高丽…”“为何当年,我国府兵,能在野战中与北虏相持,至少也能全身而退…”
“缘何如今就不行了?”
王国旄看向王熙,道:“鸡林公何必假作不知?”
“其实您心里面明白的!”
王熙叹了口气,道:“是啊…吾该明白的…”
他看向前方的山川大地。
数十年前,他的祖父显宗即位前,虽然朝政混乱,宫廷动乱。
内有皇甫太后与奸夫勾结,把持朝政,祸乱国家,甚至幽禁弑王,外有强敌窥伺,国家动摇。
当时的高丽,还没有如今天这般,处处寺庙,僧人遍地。
当时,柴田科制下的府兵,都有着自己的土地。
所以,他们可以悍不畏死的与北虏作战。
并且,即使挫败,也会与北虏战斗到底!
今天呢?
自他的父亲文宗以来,国家人口渐多,民生日益艰难。
为了安抚百姓,也为了稳固统治。
高丽日渐兴佛,广建寺庙,尊崇僧人。
于是,寺庙越来越多,而府兵的土地,却越来越少,终至于破产,只能给人当奴婢。
靠奴婢反抗北虏?
不是不行,只是有一点——北虏还得和从前一样,到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然而,这一次的北虏,却改了性子。
虽然依旧免不得抢掠、杀伤。
但,他们对士大夫家族,开始怀柔。
同时,北虏的将帅,都在约束军纪!
最要命的是——北虏将大量高丽官田,重新分给了那些愿意降顺的高丽农民。
同时,北虏还从其幽燕地区,调来大量文官,效仿幽燕的税制征税。
这个时候,高丽农民发现——北虏征的税,居然比王家要少一半!
而且,交不起也没有关系。
给北虏运粮、修路、伐木就可以了。
于是,大同江以北的广大地区,特别是平壤以北的地区的农民、士人,纷纷归顺。
再没有什么人,肯和过去那样,提着脑袋,在山地与北虏周旋,袭扰其后勤。
他们甚至成为了北虏的助力!
尤其是北虏将原本属于高丽的曷懒甸送给了海东女直部后。
海东女直各部,兴高采烈的搬到了新家。
然后就开始大规模驱赶高丽人。
短短两个月,整个曷懒甸地区的数千高丽人,就统统被赶走。
他们的土地、财产、房屋、牲畜,甚至妻女都变成了东海女直的。
其他地方的高丽士人、农民被吓坏了。
他们生怕,得罪了辽人,然后辽人将他们的土地送给女直。
所以也就越发恭顺。
那些低贱的农民和毫无廉耻的士人,就这样成为了北虏的顺民!
他们再也不肯为了开京王氏和北虏拼命。
另一个关键的原因,则是这一次的北虏主,安抚住了其国中的渤海豪族与生女直诸部的首领。
这些在过去三次战争中,帮助了高丽人的力量,现在反过来成为北虏的帮手。
特别是生女直的义从们,常常会为了赏赐,而悍不畏死的冲锋。
所以…
王熙沉声道:“太尉,待击退北虏,吾欲重整太祖的柴田科制!”
“重建府兵,使我高丽中兴!”
王国旄低下头去。
重建太祖的柴田科制?
地从那里来?
庆州崔、庆州金们肯交出他们的地吗?
他们不肯的话,谁去逼他们交?
至于寺庙的地?
那就更别想要了!
高丽可是以佛教为国教!
如今连王室都需要选一个男丁出家为僧,以执掌僧道。
不过,王国旄嘴上还是说得很漂亮的:“若有那一日,臣愿追随殿下!”
王熙点点头,然后他就问起了另一个事情:“太尉,前些时日,从东土大宋送来的甲械,可都分发下去了?”
王国旄答道:“奏知典型,臣都已分发下给了殿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