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立规矩(1)(2/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苏辙说说话,疏通疏通。  

如今,有张方平同行,靠着张方平的面子,事情应该就要好办多了。  

张方平颔首:“甚好,老夫正好也许久未与子容叙旧了。”  

苏辙耷拉着脑袋,眼角的余光,看到了那些伏拜于内东门下的同僚们。  

曾子开、上官彦衡、鲜于子俊…  

不过,苏辙对此其实是早有预计的――乌台诗案的时候,他就已经尝过了类似的滋味。  

几乎是一夜之间,所有与他交好的人,都与他断绝了往来。  

甚至焚烧掉了昔年从他这里求去的诗词、书贴…  

官场就是如此。  

为了减一年磨勘,有的是人,敢杀人放火!  

何况事关着仕途!  

当朝天子虽然仁厚,但,得罪他的人,却一个都没有好下场!  

李定、刘挚、王岩叟、孙升…  

这些人被贬,可不是简单的贬官了事。  

少主隔三差五,就要拉他们出来,与身边的人反复讲,这些被贬者如何如何坏。  

等于是反复鞭尸!  

有了天子的这个态度,这些被贬之人,想要起复,比登天还难!  

所以,朝中之人,如今都有着共识――只要被当今亲自贬官的,那么,再想和过去一样,去地方上度度假,过几年就能没事人一样回朝的,几乎没可能!  

吏部也好,都堂也罢,都不会也不敢,任用一个曾为天子所贬的人。  

于是,这些人这辈子都只能在偏远军州打转。  

而对文臣而言,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故此,曾肇、鲜于、上官均等朋友的选择,苏辙能理解。  

但理解归理解,心中还是堵得慌,听着张方平和苏颂的话,他更是耷拉着脑袋,耳朵一下子就红了。  

内心之中,五味杂陈,难以言说。  

只能是诺诺的拱手道:“小侄要叫两位宗叔受累了。”  

苏颂看向苏辙,也是叹道:“子由啊…”  

“在朝为官,还是当仔细些的好!”  

“今次算是长个教训吧!”  

“唯!”苏辙低着头答道。  

今天早上,他一起来,就知道了,鲜于等甚至连招呼都没和他打,就来到了内东门下谢罪、乞见两宫、天子。  

他整个人都蒙了,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做?  

来,还是不来?  

他无法下决心。  

还是张方平之子张恕来他家,将他带出的门。  

三人说话间,福宁殿的冯景,就已经带着人来到了内东门下。  

冯景看到张方平,楞了一下。  

然后赶紧上前来见礼:“老相公…您怎么来了?怎不提前派人来通报好叫大家知道?”  

张方平道:“唉…却是中书舍人苏辙,前时因信他人之言,误触太皇太后慈圣圣颜…”  

“老臣因受舍人苏辙先父托付,不得已只能入宫,带苏辙到慈圣座前谢罪…”  

“乞我太皇太后慈恩圣德,念在苏辙只是忠于职守,特旨宽宥一二…”  

作为老臣,张方平早就摸准了庆寿宫的脉搏,当然知道,如何说话才能让庆寿宫松口。  

冯景听着点点头,对苏颂道:“苏相公,请随下官来…”  

张方平却叫住了他:“烦请邸候回禀天子,就言老臣乞与中书侍郎苏颂同见陛下…”  

冯景犹豫了一下,想着张方平的身份,微微点头:“老相公请在此稍候,某这就去通传!”  

“张方平也入宫了?”  

“还和苏颂碰到了一起?!”  

赵煦听完冯景的汇报,就下意识的摩挲了一下双手。  

然后对冯景道:“冯景啊,且去将张老相公与苏相公,都请到这福宁殿的便殿来吧。”  

想了想,他问道:“曾肇还跪在内东门下?”  

“是…”  

“一起带来吧!”赵煦吩咐道。  

诚如西游记的故事,有后台,有靠山的妖怪,哪怕吞了一国百姓,纵然将灵山脚下化作血海地狱。  

也是鸟事没有!  

拍拍屁股,照样可以回灵山,当他的菩萨坐骑,佛陀童子。  

相反,即使你素来守礼,不曾杀生,甚至连和凡人买牛羊都是钱货两讫,童叟无欺。  

但,只走错了一步,盗了那猴脸雷公嘴的和尚的兵器。  

也难逃那金箍棒下,魂飞魄散的结局!  

这是神话,也是现实!  

人和人,哪怕在现代社会的差距,也能大到仿佛是两个物种一样。  

何况是在这千年前的大宋?  

大宋,可是堂而皇之的,实行着恩荫制度的封建王朝!  

别说宰执家的衙内了。  

就算是待制家里的孩子,刚刚生下来,还在襁褓里,可能就已经内定了一个官身!  

他的起点,就是无数普通人穷尽一生,也触碰不到的高位!  

所以啊,这一次的立规矩。  

是无法拿曾肇、苏辙来立。  

只能是拿着那几个没靠山没背景的家伙来杀鸡骇猴。  

这是不是很黑暗?  

然而,这就是政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