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太学士大夫再教育中心成立了(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在一些地方和王安石存在一些学术和政见上的冲突。  

但在思想上,在传承上,他们师徒一体。  

许将对王安石的爱戴和崇慕之情,更是鲜有人能及的。  

自然,许将很讨厌吴安持。  

甚至可以说对吴安持恨之入骨!  

原因?  

恩师王安石的爱女,那个昔日新学门人眼中的白月光,自嫁给了吴安持,整日以泪洗脸。  

“西风不入小窗纱,秋意应怜我亿家…”  

“极目江山千万撼,依然和泪看黄花!”  

许将在心中念着,那首恩师之女,含泪所写的《寄父》,眼神之中的杀意就又多了几分。  

于是,他冷冷的看向吴安持,道:“吴知州,奉旨意,从今日起,知州便在这国子监书库之中,潜读圣人经义。”  

“太学每月一考,凡需二十四考皆优,方可得叙复之用。”  

这是和隔壁郭献卿一样的待遇了。  

在这里,必须读也必须学圣人经义。  

逐月考核,一次不合格,就顺延一月。  

二十四个月下来,五经必须通读合格,同时还必须写出一篇符合标准要求的文章,才能算毕业。  

吴安持听着,咽了咽口水,问道:“管勾,下官能否见家人?”  

“能否让家人送些东西来?”  

许将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看着吴安持的脸:“知州以为,这里是什么地方?”  

“此乃圣人经义之地!”  

“此乃天恩浩荡,允知州恩典之地!”  

还想见家人?  

还想要家里面送东西?  

当这里是什么地方了?  

要不要再送几个歌姬进来,陪你花天酒地?  

吴安持被许将怼的支支吾吾,只能低下头去。  

“管勾…”他张了张嘴:“那下官日后生活起居,如何是好?”  

许将咧嘴一笑:“每日三餐,太学自有配送。”  

“标准宫中早定。”  

嗯,一日三餐,有荤有素,是不会饿着人的。  

当然,想要有什么美食?那就是想多了。  

“至于卫生洒扫?”许将微笑着:“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知州在此读书期间,这院落之中,须得干净整洁,每日都会有人抽查,但有不净,自有惩处。”  

“知州的家人,每隔五日,可入此探视一次,每次可停留一个时辰。”许将补充说道。  

吴安持听着,整个人都傻了。  

许将却继续道:“舍此之外,知州在此一切起居,皆当以读书为上。”  

“圣人经义,渊厚无穷,知州当潜心于此,好生领会。”  

“这可是官家恩典,更是朝廷对知州的爱护!”  

还真是如此!  

这个事情,自从传扬开来,舆论就是一片叫好。  

哪怕是旧党的士大夫们,也是纷纷点赞。  

虽然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所谓的‘入太学再受圣人经义教化’,是一种变相的软禁、编管居住。  

但,这个名头比编管居住好听得多了。  

保留了士大夫的个人体面和尊严,同时也维护了士大夫这个群体的颜面。  

整个过程,更是温情脉脉。  

配套措施,则是充满了人文关怀。  

同时,对士大夫们,特别是那些古板守旧的士大夫而言。  

一个犯错的,违背了圣人教化的大臣,天子居然没有放弃他,反而将之送到太学,接受太学再教育。  

这是什么?  

这是爱啊!  

天子对大臣的爱护,充盈其中。  

真真是可以感动上苍!  

在这些人眼中,吴安持应该感恩戴德,并且在这里头悬梁,锥刺股,日夜苦读圣人经义,一日反省三次自我。  

只有这样,才能稍微报答一点天子的恩情。  

他但凡有一点懈怠,有丝毫迟疑,都是对天子恩情的亵渎!  

不当人子,应该被开除出人籍!  

总之,吴安持在太学接受至少两年的再教育,现在已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接下来,他是做当代的周处,来一个浪子回头。  

还是被钉死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成为一个屡教不改,狼心狗肺,枉顾天子恩义的混账,就看他自己的选择了。  

吴安持耷拉着脑袋,看着他眼前的一切,心中无比绝望。  

他是宰相之子,从小锦衣玉食。  

那里自己一个人住过?  

更不要说,还得让他自己打扫卫生,自己照顾自己了。  

只是想想,他都有些绝望。  

“娘啊…”  

“想想办法,救救孩子吧。”吴安持在心中祈祷着。  

他现在只能指望,他的母亲李氏,能够入宫去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面前给他求情,让他可以早点回家了。  

两日后,内东门下。  

李氏穿戴着整套的命妇服饰,焦急的等待着。  

很快,太皇太后身边的尚宫王氏就出现在她面前。  

“夫人…”王氏对她歉意一礼:“两位娘娘请夫人回府…”  

李氏愣住了。  

她看着王氏,连忙问道:“太皇太后和太后,今日很忙吗?”  

王氏摇摇头。  

“夫人应该知晓的。”王氏道:“贵府郎君,是获罪于天下。”  

这个事情,现在已经有了盖棺定论。  

而且是经过了三省用印,有太师文彦博背书的定论。  

连敕书都已经下发,布告了天下。  

吴安持,不学圣人仁恕之教,天子以其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