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章 食气(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大师,何为厄气,灾气?”  

梁渠虚心请教。  

厄气,灾气,从名称上看,似乎跟赤气,枯木逢春气有一定关联?  

“武道一途总分四关七道,你可知承上启下的臻象道要如何迈入?”  

“不知,请大师解惑。”  

梁渠很久不去书院,但从未停止学习,时常去书院借书回来恶补。  

但书院里馆藏众多,偏偏关于宗师及以上的书籍少之又少,连真术概念亦是司天野和司申甫普及给他的。  

显然朝廷在有意把控消息流通。  

万幸。  

梁渠面前有一个实打实的大宗师。  

“迈入宗师,延寿三百,最关键的一步在于‘食气’。”  

“何谓‘食气’?”  

老和尚转动念珠:“《淮南鸿烈》有语云:凡地形,东西为纬,南北为经,山为积德,川为积刑,高者为生,下者为死,丘陵为牡,为牝…  

皆象其气,皆应其类。故南方有不死之草,北方有不释之冰,东方有君子之国,西方有形残之尸…  

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  

老和尚念诵长长一段,梁渠不解其意。  

老和尚瞥他一眼,抬头环顾西厢房:“你若建房,需准备何物?”  

梁渠不假思索:“钱?”  

“具体些。”  

“唔…木材?黄泥?砖石?”  

“气则木材、黄泥、砖石,宗师神通,即广厦万间。  

屋成,不惧风雨侵蚀三百年,此为延寿之真理。”  

梁渠若有所思。  

老和尚继续道:“天地间有种种不可思议之象,不同象,对应不同气,皆象其气,皆应其类,灾象生灾气,乱象生乱气。”  

梁渠联想到自己的赤气和枯木逢春气。  

赤气来源于每二十三年或二十二年一回的三日凌空。  

十日一缕,泽鼎总共收集到两缕,其中一缕梁渠配合一万水泽精华,换来川主帝君的二次垂青。  

至于平时丙火日的二日凌空能不能收集到,暂且不知,得等明年七八月份丙火日再度验证。  

枯木逢春气,则是整个华珠县灾后重建,自悲苦万哀中恢复盎然生机得来。  

两者获取来源全对得上。  

“大师,皆象其气,皆应其类,那是不是万事万物皆有气?”  

“然!”  

老和尚目露赞许,“万事万物皆有气,只是那些气,难以为人所用,你可知,食气有四难?”  

“四难?”  

老和尚细细道来。  

“一难曰寻,天地万物,山川水泽皆有气,然其气乃渣木,淤泥,无法建房,唯有特殊节点方能找到良木,坚石!  

二难曰收,气之缥缈,难以捉摸,唯有以特定容器方能采集,收纳!  

三难曰食,不同气,需不同“介质”引导,炼化!否则纵然有气,亦是看得见吃不着!  

四难曰化,气与人有相性,相性不合,房屋易走水!”  

食气那么难吗?  

梁渠陷入沉思。  

“实际常人皆言‘食气’有五难,最后一难曰意难平,老衲不以为然。”  

梁渠竖起耳朵:“愿闻其详。”  

“气有高下品质之分,上等气建上等房,世人皆曰上等房更易迈入武圣之境,实则有误,上等气,下等气,于入武圣一途,无差!”  

“无差?那为何会意难平一说?”  

“老衲以为,难平,要改为难争!你起于微末,应当能理解个中含义。”  

梁渠思量一番,大致能理解。  

依旧是优势积累和劣势积累的区别,一步先步步先,一步后步步后。  

相比于高起点,纵然机会相同,低起点人竞争起来仍处于劣势地位,且劣势容易越扩越大。  

不止是宗师,从踏上武道一途开始,积累已经产生。  

梁渠背靠杨东雄,功法武学全不用愁,皆属上乘,没有花费太多时间,精力和资源在上面。  

但许多人获得第一個大功,不是去兑换天材地宝进阶,而是要换一本合适功法。  

等到下一轮竞争机会到来,梁渠既有功法,又有天材地宝加持,自然更容易获得第二个大功。  

第三轮,第四轮…  

岁月流逝,路上行人越来越少,蓦然回首,曾经的同伴渐行渐远。  

“但是大师,两者没有太大差别吧?下等气不易竞争,不等于不容易进入武圣吗?”  

“非也。”老和尚摇摇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以后你会明白的。”  

见老和尚不愿意说透,梁渠没有刨根问底,把兜了一个大圈子的话题绕回来。  

“那厄气,灾气,是要引发混乱和灾难方能产生?故而溃堤一事,让大师想起他们?”  

“正是如此,大雪山教所处的雪山域与大顺不同,那里虽是二江源头,神秘莫测,但生存环境极为苛刻,冷瘴弥漫,麦不生根,寻常百姓艰难竭蹶。  

故而诞生出的信仰极其原始,人不人,鬼不鬼,你未曾亲眼目睹,是很难想象的。  

厄气,灾气,正是此等环境下,大雪山宗师最常修持的上等气,威力骇人…”  

梁渠觉得讨论信仰诞生属性从老和尚口中说出来怪怪的,没多在意。  

“大师能否详细说说有何威力?”  

老和尚双手合十:“我扼杀的那位宗师一切所作所想,皆可把事情导向于我而言,最坏的结果。”  

梁渠不明觉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