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八章:紫音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庄其华与琴桑雪书院一放假,也将离开书院,返回南国。  

艺术院一下子少了两位先生,这可把慕生不高兴的,从庄其华说了请辞之后,书院里就开始了招新的先生。  

来的人倒是很多,但在慕生这边过关的目前还没有。  

苏然将画卷了起来,随后拿起一旁的墨宝,以及书桌边上放着的竹子,走了出去。  

墨宝是赵今鸿的,看在琴桑雪即将回南国,又磨了她一个多月的份上,她又去找赵今鸿讨墨宝了。  

当然,她这一次可不是空手讨的,算是用空间里的茶叶换的。  

而竹子则是一根一米左右长的竹子,颜色深紫,紫到颜色转黑,呈一种暗紫颜色。  

太阳的照耀下,发出暗紫色的氤氲莹芒。  

这是空间里的竹子,苏然给它取名——紫音竹。  

因为,用它做成的竹箫、竹笛的音质,可以说是绝佳。  

不但如此,它还很坚硬,尤其是年份不知道几何,颜色紫到完全看不出是紫色,乍一眼以为是黑色,但细看,还是能够让人觉得,它是黑紫黑紫的。  

因为坚硬,它既可以用来当乐器,遇到危险的时候,还可以当兵器使用。  

这种坚硬程度的,苏然目前只做出了一把箫,花了她一个月的时间,每天晚上在空间里,用削铁如泥的匕首,跟竹子死磕。  

倘若是按空间里的时间来算的话,一把箫,她用了快一年的时间,才做成一把箫。  

苏然手里拿着这根竹子,是跟她做出来的箫是同一根竹子上的,这一棵竹子砍下来,就用了她好几天晚上的时间。  

“公子,可要属下来拿,”萧昂问的时候,已经恭敬的伸出手掌。  

“你拿着这幅墨宝吧!”苏然将抱着的墨宝递给了他,左手拿着图纸,右手的竹子在五指间转了个圈,抬眸看了眼萧昂,问:“都收拾好了?”  

“回公子,都收拾好了。”  

苏然点头,边迈步朝院外走去,边开口:“吃完午饭,就去准备,咱们后天一早回祁县。”  

萧昂:“是!”  

“你拿着根棍子做什么?”  

苏然刚进院子,琴桑雪坐在花藤下,一边摇着扇子,一边开口。  

“你说这个啊!”苏然笑了笑,左右两边看了看,目光落在晾衣服的手臂粗的木桩上面。  

她走了过去,挥起竹子就劈了过去,毫无悬念的,木桩被拦腰劈断。  

琴桑雪:“…”扇子啪嗒掉在地上,三息时间都没反应过来。  

别说他,就是刚走出厨房的庄其华,刚好看到苏然挥竹劈桩的身姿,目光看到木桩断口处的碎屑,都不由的愣了愣。  

两人下意识以为苏然这是内力惊人,反应过来又否认,他们是知道苏然不会内功的。  

站在院门内的萧昂眨了眨眼,心想,他就离开了自家主母几天,主母从哪里得来这么牛逼的“木棍”出来。  

“你,你这什么兵器?”琴桑雪捡起扇子,起身走了过去,那木桩可是实木的,还是他与老庄打下去的。  

这要是刀剑砍的,他还不会这么吃惊。  

苏然将之递给了他,“就一根普通的竹子。”  

“竹子?”琴桑雪一走近前,就看到,在太阳的照射下,棍子似发出幽幽暗紫的莹芒。心里当下就知道,这必定不是什么普通竹子。  

等拿在手中,细看之下,何止不普通,看着似乎就比墨玉竹还要珍贵。  

就不说刚才苏然挥的那一下。  

苏然看向走过来的庄其华,笑道:“赠与表哥的礼物,表哥回去的时候,我可能赶不及回来相送。”  

此去一别,也不知何时才有机会相聚,说实话,她很舍不得他们俩。  

他们虽是她的先生,情谊却是亦师亦友,还没和庄其华相认的时候,两人都把她当弟弟看待。  

琴桑雪手里的竹子到了庄其华手里,他有些吃味,“华夏,太厚此薄彼了啊!”  

“先生,您不是喜欢今鸿先生墨宝吗?”苏然下巴朝萧昂那里抬了抬,“诺,在萧昂手里捧着呢!”  

都没等她说完,琴桑雪就已经走了过去,今鸿先生的墨宝,对他来说,那可真是难求。  

之前厚着脸皮跟着苏然去清风院蹭饭,心里也有与今鸿先生聊熟,好求一幅墨宝。  

庄其华看了眼手里的竹子,伸手揉了揉苏然额头上方,“这么好的东西,也不自己留着。”  

“亏待不了我自己,已经留了一根,准备用来做箫呢!”  

庄其华笑,“进客厅吃饭吧!”  

午饭后,庄其华的书房,苏然将带来的图纸递给庄其华,“表哥可知,这画里的地方是何处。”  

庄其华将图纸打开,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缩小的南国都城郊外。画上的矮山的山形,以及矮山前面的村庄,以及路线,他都不会认错。  

尤其是最显眼的那座山峰的峰貌,以及山顶上的那座高塔。  

那是南佛寺的高塔。  

“这是南国都城百里外的地方,有什么不对吗?”  

“南国都城?”苏然瞪大眼,她回忆着画面里看到的城镇,怎么看都不大像是都城的样子。  

没等庄其华回答,她问:“比如说,塔在我的身后,都城的方向是往左边?还是往右边?”  

“右边,”庄其华虽疑惑苏然为什么突然问这个,但也没急着询问。  

“左边的方向是不是有一个小城?”之所以是小城,是因为它的城墙还挺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