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极道金丹(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悟性这玩意…”  

张潼摇头苦笑了一声。  

从修行天赋的角度来讲,体内有着部分蚂蚁基因片段,在太初界被称作人族圣体的张潼,绝对是顶尖的。  

可是这悟性,有一说一,确实不怎么样。  

“不过无妨,我到底是太素界的太上。”  

“所谓的天道便是我,我只需要观想我自己,就足够了。”  

下意识的朝着太素界的乱葬岗看了一眼,张潼对于李的欣赏毫不掩饰。  

如果是修行其他的功法,张潼可能还真就会有些头大。  

可是这虚空混洞真经就不一样了!  

这太素界的至高法门,乃是李观天地能量演变,悟太上先天至理得出的。  

所谓的太上,不就是张潼?  

对于张潼来说,只要他以造物主的身份,细细品味太素界的能量演变,就可以水到渠成的凝练罡气。  

至于这能量演变?  

别人也许需要绞尽脑汁才能参悟一二,但是张潼却是可以直接看到能量运转。  

这就好比别人对于两性知识,还停留在初中生物书的和谐描述水平上,而张潼已经是身经百战的老司机不说,太素界这小妖精还主动脱光了…  

“所以,凝罡对我来说同样不难。”  

“唯一有些难处的,大概就是结丹时候的大恐怖了。”  

张潼微微一笑,继续修炼功法。  

凝罡的法门之下,一道道罡气被张潼捕捉,按照张潼对能量的理解,最终融入到玄黄之气当中。  

数十年的时间过去,张潼体内的法力越发的浑厚了。  

那法力奇异无比,就仿佛是一片原始世界一般。  

轻盈的紫气将厚重的玄黄笼罩,紫气和玄黄彼此交融,完美的融为一体。  

“罡煞合一!”  

张潼猛地睁开双眼,体内法力运转之间,古朴的太极图出现在他的身后。  

那太极并非是阴阳太极,而是代表着道生一一生二的太极,其中蕴藏着千般变化。  

“如此法力在身,太素界诸般神通法术,尽数可以被我掌控。”  

张潼摊开自己的手掌,法力演化成清冷的月光,符文流转之间化作二十四颗剑丸。  

手腕轻轻一抖,那二十四颗剑丸便冲天而起,化作二十四轮明月高悬,冰冷的剑光就隐藏在那月光之中。  

“二十四桥明月夜!”  

“以太阴罡煞为核心,祭炼飞剑的法门为骨架,最终开辟出的飞剑神通。”  

“剑气无形无相,于月光中无处不在。”  

“这神通已经堪比先天破体无形剑气了。”  

张潼摇了摇头,法力遥相感应之下,散去了二十四轮明月,有些可惜的说道:  

“太素界的揽月峰传承的就是二十四桥明月夜的路子,不过可惜的是揽月峰的传承并不完整,不然足够拥有自保之力了。”  

对于揽月峰的结局,张潼并不关注,他只是感慨一下太素界文明的独特和强大。  

很快他就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凝重的表情:  

“如果说凝罡需要一颗道心,去领悟天地间的道理。”  

“那么金丹就需要那颗道心,洞悉生死间的大恐怖。”  

“精神、气血、法力…原本泾渭分明的东西,在妙法之下凝聚成一颗金丹,这绝对是逆天而行的举动。”  

“在这个过程中,肉身和精神都会本能的恐惧,甚至产生种种幻象。”  

“若是不能堪破这种幻想,金丹不能成功凝结出来,轻则境界倒退,重则身死道消。”  

生死间的大恐怖!  

无论是现实世界和平年代的老百姓,还是二十四诸天的造物主,张潼都没经历过这玩意。  

“但是都走到这一步了,不试试的话难免不甘。”  

张潼想到了二十四诸天之中,人类于黑暗中前行的勇气,双眼之中不由得多了些许的坚定。  

随后他再一次闭上双眼,开始按照太虚混洞真经的法门,运转着体内的一切。  

随着功法运转,张潼周身出现了磅礴的异象。  

和李那无量星空隐约间形成巨人的异象相比,张潼的异象更加的真实完美。  

同样是无量星空宇宙,但是其中充斥着的星辰更多,让那庞大的人影看起来更加栩栩如生。  

那样貌和张潼有着八成相似!  

这就是造物主的优越性了!  

在这个世界中,张潼就是万法之源,是一切规则的起点,是一切罡煞的源头。  

太虚混洞真经,本就是李观摩太上演变,而开创出的天道法门。  

张潼这个天道来修炼,就相当于修炼一门印证自我的金丹大道之法。  

在张潼的丹田之中,紫气笼罩的玄黄法力,从丹田那一片星域之中流淌而出,运转体内大周天。  

他体内的每一个穴窍之中,都有着一团仿佛星辰般的法力,对应着天空中的三百六十五颗大星。  

那星域,赫然就是虚空混洞真经的根本,是一身法力和道法的源泉。  

以肉身穴窍对应三百六十五颗大星,以全身经脉对应罡煞流转之妙,而在丹田之中则是孕育着道之根本。  

丹田的法力凝聚和外在的异象产生了某种共鸣,这种共鸣引导着气血、精神、法力一同朝着丹田汇聚。  

精神被从泥丸宫中抽离出来,张潼没来由的感觉到一种恐惧。  

那就好像在无尽深海中溺水了一样,浑身上下都空无一物,没有任何可以凭依的。  

不仅是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