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地水火风(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夏国,阳城。  

位于东方的阳城有着不逊色于蒲阪的大气磅礴,放在地球也同样可以被称之为世界奇迹。  

修行者的强大力量,带来的是生产力的空前解放,文明的火花不断碰撞,人类已经有了属于自己的艺术审美。  

不同于蒲阪的威压有序,近乎看不到任何自然景观。  

阳城的构造显得自然和谐,放到现在就是一座非常宜居的城市,人类和自然和谐相处的那种。  

位于阳城的正中央,是一座庞大的宫殿。  

洁白的建筑显得柔和不失威压,那无处不在的浮雕更是记载了人类和自然抗争的壮丽史诗。  

而在宫殿正前方偌大的广场上,则是耸立着一组雕像。  

雕像传神的表达了年轻的禹皇与狻猊相遇,开启了人类修行文明的一幕。  

人族的修行文明是源于狻猊,陈楚河在羽山脚下与大禹相遇,才有了今天的璀璨文明。  

帝师狻猊!  

即便是在如今这个时代,陈楚河这老色批在九州大地上也是堪比神圣的存在,后来的穷奇和梼杌根本没法比。  

照射进无尽光明,显得异常整洁的宫殿里,大禹端坐在代表着神禹威严的王位上。  

“饕餮是水、穷奇是风、梼杌是火…”  

大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掌,原本应该是血肉之躯的手掌竟然如同烧红的钢铁一般,散发着滚滚热浪。  

神秘的符文流淌在大禹的血肉之中,只要大禹想,他随时可以打出一只炽热无比的符文大手。  

这是大禹在铭纹境推演出来的法门,也是如今夏国最重要的传承之一——炼铁手!  

脱胎于梼杌的先天宝术,经过大禹的不断推敲才最终诞生的强大宝术。  

炼铁手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文明终于从青铜器时代过渡到了铁器时代。  

不过很快大禹就收敛了自己的强大力量,他皱着眉头看着宫殿之外碧蓝如洗的天空:  

“这个世界,应该是由地水火风所构成的,或者说万物都离不开地水火风的特性。”  

“地者坚性,水者润性,火者暖性,风者动性。”  

“地者保持物体形态,使不散坏。水者润泽使不干枯,火者热性提供能量,风者使能行走移动。”  

“无一物能逃的掉这个规律。”  

骨文的力量在大禹的体内不断演化,感受着截取不同骨文推演宝术的玄妙过程,大禹的双目微微有些失神:  

“那么代表着地的力量会是什么样子?”  

“如果人族能够掌握地水火风的骨文,是不是意味着人族将会真正的迎来盛世?”  

作为当世最强大的人类之一,大禹的性子虽然过于仁慈了些,但是他依旧是一位心系人族的圣王。  

狻猊、穷奇、梼杌…  

被重华认为是来自九天之外的玩家们,尽数居住于阳城之中,以至于大禹掌握的骨文奥秘比之重华还要繁复。  

可知道的越多,就会越发意识到自己的渺小。  

“如今我已经是铭纹境的巅峰了,体内骨文烙印可以运转如意,可我依旧无法洞悉骨文真正的奥秘。”  

大禹叹了口气,他已经快二百岁了。  

虽然容貌依旧和年轻的时候差不多但是他能够感觉到自己的气血在衰败。  

“也不知道我还能不能看到人族盛世的到来。”  

大禹轻声低语已经活了二百多年的他,早就在时间的洗礼下成为了一位智者。  

对于生死他早就看透了。  

“嗯?”  

就在这个时候大禹的瞳孔猛地一缩。  

铭纹境巅峰的强大力量,赋予了他超越人类极限的视觉。  

他隐约间可以看到远处的天空之中似乎正有一个庞然大物朝着阳城急速飞来。  

天上的云层在混乱无序的力量下不断翻涌,借助绝对领域飞行与天空之中的玩家们不断的大呼小叫着狂躁的精神力不断弥漫。  

“卧槽!那就是阳城吗?”  

“奈何本人没文化,一句卧槽行天下。”  

“太雄伟了,这样的城市即便放在现代社会,也不寒酸。”  

“我怎么有点想哭?终于特么找到阳城了!”  

“大脑呢!一想起这件事我就生气方向感都没有你怎么当大脑的?”  

“我我我…我从小就容易迷路…”  

鬼哭狼嚎之中,玩家们看着远处的阳城兴奋无比!  

三天了!  

在张芳芳这个大脑的带领下,混沌成功的跑偏了。  

足足找了三天才最终确定夏国的位置,并且朝着夏国阳城飞了过来。  

“马上要见到大禹了,神话之中的禹皇啊!”  

“听说大禹虽然是人皇但是异常的温和呢!”  

“锄禾、愤怒小鸟、要强不要东、小白兔白又白…滚出来给爷唱征服!”  

“哈哈哈哈哈,我们虽然没有异世界的功法但是我们天生就能一拳爆山,就问你怕不怕!”  

“你们说大禹会不会被吓尿?”  

“一会我们该怎么落地啊,要不要像奥特曼一样来个出场动作?”  

“奥尼玛你能不能不要奥特曼了?”  

“你是在教我做事?信不信我过去捶你?”  

“男人一阳痿话就跟着变多哪像我就是一匹孤狼,你说话的功夫我裤子都脱完了。”  

“掏出来比你大信不信?”  

一言不合就要pk的过程中,庞大的混沌很快就开始接近阳城,那如人似兽的庞大身影,才一出现就远远引起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