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刺王杀驾(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贺来栖听到那青年随口说出的秘密,心头巨震,可他离去的速度却变得更快了,漆黑如夜的真力向后喷出一道影流,转眼间他的身形已在一里之外。  

青年在高向理子刀下施施然转身,他背对着那位沉默不语的樱岛女子,双手拢在嘴前大声喊道:  

“月缺先生!  

那颗天降百岁珠并非我等筹划中的关键之物,你夺走此物也无济于事,先生还是省省功夫罢!”  

贺来栖充耳不闻,真力一催,将鬼魅般的身法再度提速,身后的残影几乎扯成了一条绳索。  

青年无奈地含住手指打了个唿哨,尖锐的哨声即刻传入拉车的两匹凉州青骢耳中。  

那两匹高大神骏的良驹同时长嘶了一声,摇头解下缰绳后,回身咬住车辕,吃力地向后退了几步。  

车辕被两匹青骢马咬断拉开,那架豪奢的马车土崩瓦解似的炸成一地碎片,几十个带着古怪花纹的铜盒散落在地。  

两匹青骢马低着头从马车碎片中刨出一颗拳头大小的夜明珠,仰首一甩,价值连城的宝珠被抛在空中。  

夜明珠在戈壁之上大放光芒,地上的铜盒被珠光一照,纷纷向空中投出一道纤毫毕见的影像。  

百岁珠,化身铠,亢龙锏,挥日戈,焚风戟,锁心印,钜子令,役兽圈…  

数十件天降之物像獭祭河鱼似的摆在地上,乱糟糟的,比草市摆摊还要随意,可就算是大内深宫和武林圣地联手,也未必凑得出这么多宝物。  

忍不住回首一望的贺来栖愣在原地,漆黑的魅影以更快的速度疾驰返回。  

他托着百岁珠铜盒,又指了一下两匹青骢马周围的那些天降之物,对青年道:  

“这都是假的?”  

“恰恰相反,先生手上的,还有地上的,都是真的。  

两相宗鉴宝之术冠绝天下,先生何必多此一问?”  

“兀那婆娘,把刀放下!”  

贺来栖直接将百岁珠铜盒扔给了高向理子,黑影一跃闪到了青年和高向理子之间。  

高向理子没有接那铜盒,却放下了横在青年肩上的太刀。  

她一脚将那铜盒踢开,冷冷地望着两人。  

这婆娘!  

贺来栖欲言又止,青年见他久不作声,笑道:  

“先生想说什么直说便是,高向副使已在局中,两位将来还要通力合作,不必生分。”  

贺来栖背对青年,道:  

“我那死鬼师父曾说,早在前朝定鼎之前,这世间的天降之物便不是从天上来的了。  

你们寻到了那处天下地上的藏宝之所?”  

此言一出,高向理子墨黑的瞳仁也从贺来栖身上挪到了青年脸上。  

“不是藏宝之所,是造宝之所。”  

青年收起爽朗笑容,从怀中取出两个百岁珠铜盒放在地上,道:  

“上古神魔遗泽,已在我等手中。”  

“这天降之物生来便是带着盒子的么?”  

“正是。”  

“这我便明白了!”  

贺来栖哈哈两声,道:  

“你们得了宝藏,钥匙却被锁在大内。  

我师兄这等流落在外的前朝宗室未受册封,开不了宝盒,你们是想要进宫抢人!  

十五年前你们的人便已找到我,为何要等到今天?”  

青年轻轻摇头,道:  

“何止十五年,尊师阳曜先生同意收末帝幼子为徒时,两相宗便已入局。  

为了这个机会,我们已经苦等了六十年…  

先生有所不知,宫中那些公孙氏软禁的前朝宗室都已被炮制成了活死人,咒禁在身,离京便死,抢也抢不来。  

我等要谋夺的,是公孙素丹田里那枚皇帝奉天之宝!”  

贺来栖和高向理子俱是一惊。  

“你是说…那枚奉天国玺已经传给了当今圣上?”  

青年脸上露出极为复杂的神情,像是喜悦,又像带着羞耻和不甘。  

“若不是公孙锦真的老得要死了,这天下,又有谁敢动刺王杀驾的念头?”  

贺来栖和高向理子同时松了一口气。  

若太上皇帝已老,闯宫犯禁便不是一件十死无生的蠢事了。  

百岁珠从天降之宝沦为量产贱货后,那个铜盒便失去了至关重要的地位。  

盒子里的梁德和铜盒一同受到冷落,被放置y了起来。  

受冷落倒无所谓,梁先生本来就不打算扮演什么关键角色,他只是一个莫得感情的摄影师罢了。  

但是偷听了半天听不太懂,就有点尴尬和无聊。  

梁德以前看过两种很好的戏剧。  

一种是角色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但观众不太清楚。  

另一种是观众知道角色在做什么,但角色自己不太清楚。  

这两种类型的戏剧都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能让观众提心吊胆地期待着最后一幕的到来。  

比较起来,梁德更喜欢后一种。  

因为后一种更有参与感。  

他连上此岸415号世界在看直播的搭档,传讯道:  

“弦哥,虽然加入了女角色,可我看了半天,这也不像是个爱情故事啊。”  

栗知弦沉吟道:  

“的确不像,但太常务的索爱雷达基本不会出错。  

这三个人两两配对,没有一对能配出CP感,难道是…他们中的某个人会在刺杀中爱上那个叫公孙锦的太上皇?”  

“公孙锦一百出头了,这是个百岁珠被当成稀世珍宝的世界,你多少考虑下年龄差啊。  

弦哥你还不如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