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33【暗中相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轰、轰、轰、轰!  

遭受攻击的反应堆立刻发生了剧烈的爆炸,同时引爆了整艘太空母舰。  

项南借着爆炸的余波,驾驶着战斗机冲出母舰。  

而母舰在他背后已经炸成了太空中最漂亮的烟花。  

“母舰被击中了,我们成功了!”  

“是谁做到的?是那个孩子!”  

“我的神呐,真的是他!”  

“太棒了,我们得救了!”  

众战斗机的驾驶员都欢呼道。  

因为随着母舰的爆炸,所有被机器人操控的战斗机,也都齐齐失去了控制,相撞的相撞,偏航的偏航,全都失去了战斗力。  

而纳布星球的机器人,失去了母舰的控制,也全都呆愣在了原地。  

冈根人本来正要跟机器人大军开战,他们的防护罩已经被机器人打破,即将展开白刃战。  

就在此时,那些机器人居然全不动了。  

“这是怎么回事,它们都不动了。”  

“天呐,我们赢了!”  

“呜呼,赢了!”  

他们很快就意识到了胜利,顿时开心的欢呼了起来。  

由于项南比电影中更快炸毁太空母舰,使得冈根人的损失大幅降低,因此他们也值得更开心的庆祝。  

除了城外的冈根人之外,王宫内的帕德梅等人,也立刻发现,那些机器人都不动了。  

“太好了,一定是我们的飞行员摧毁了他们的母舰。”  

“万岁,我们胜利了!”  

“这下就好办多了!”  

贸易联盟这次只带了机器人士兵,因此一旦太空母舰被捣毁,机器人失去指挥,那么贸易联盟就损失了全部武力。  

因此帕德梅等人欢呼之后一鼓作气,攻入贸易联盟总督所在的房间。  

与此同时,项南也施展隐身咒后,跟在奎刚·金、欧比旺身边,看着他们对决达斯·摩尔。  

原来达斯·摩尔是被他的师父帕尔帕廷议员派来的,目的就是帮贸易联盟解决掉阿米达拉女王,以及两名绝地武士。  

这样一来,贸易联盟的罪恶将再无人知道,而此事也将圆满落幕。  

达斯·摩尔的确实力超强,他使一把双刃光剑,与两名绝地武士作战,依然游刃有余不落下风。  

项南看了,都颇为钦佩他的实力。  

很快他们边打边战,进入了王宫下的发电站。  

就见王宫下的发电站,深入地下足足数千米,如同深不见底的深渊一般,仅有廊道相连,十分壮观。  

这座发电站同样采用超物质发电,无数紫红色的等离子光束,被束缚在透明的管道之中,瑰丽多彩,让人不得不感慨人类科技之发达。  

“不可思议。”项南见状,都佩服道。  

《星球大战》的科技相比现实世界,至少领先五百年以上。  

现实世界,核聚变发电都还只是个设想,迟迟无法突破,更别说用超物质发电了。现实世界甚至都未检测到超物质的存在。  

“哈”这时,达斯·摩尔抓住破绽,忽的一撞欧比旺,将他撞下了廊道。  

“啊”欧比旺吓得尖叫一声,朝地心坠了下去。  

即使他身为绝地武士,从这么高的地方跌下,也很容易会受伤的。  

这让奎刚·金一时间都很担心。  

项南见状,立刻凭空一吸,欧比旺落势一缓,及时抓住了管道上的螺丝,幸运的躲过一劫。  

而就在他考虑该如何上去时,达斯·摩尔趁机向奎刚·金发起猛攻。  

他要趁奎刚·金落单之际,一举干掉他。  

他不断使出进攻的招式,这被称为“朱尤剑势”,也是光剑剑法中的第七型,剑法风格属于狂暴型。  

奎刚·金则使用光剑剑法中的第四型,也被称为“阿塔鲁剑势”,剑法风格灵活而且非常具有侵略性。  

但是阿塔鲁剑势有缺点,就是不利于久战,而且在狭窄空间中,往往会受到比较大的限制。  

如今他们在地下发电站交手,这里拥有层层迭迭的设备,使得空间变得逼仄狭窄,因此奎刚·金的剑势受到影响。  

再加上欧比旺被达斯·摩尔推下廊道,一时半刻又回不来,奎刚·金自己显得有些独木难支。  

就在这时,达斯·摩尔忽然卖个破绽。  

奎刚·金一剑斩下,却被达斯·摩尔一个翻身砍了个空,自己的胸前一时间却是空门大开。  

奎刚·金立刻意识到错误,血顿时就凉了半截儿。  

而达斯·摩尔也果然就朝他胸前刺来。  

血红色的光剑,就要在他胸前开个窟窿。  

就在此时,项南忽然手一挥,达斯·摩尔的光剑顿时一歪,居然戳偏了。  

正在他错愕之际,奎刚·金趁机反攻,一剑劈下,达斯·摩尔只得往后连翻两个滚,逃出奎刚·金的进攻。  

同时心中错愕不已,不明白自己那必中的一剑,为什么中途会戳偏了,简直是巨大的屈辱。  

奎刚·金则是一阵庆幸,没想到自己居然运气这么好,死中得活,“原力与我同在!”  

“师父”此时欧比旺也终于重新跃上廊道,随后再度前后包抄达斯·摩尔,将他围在了中间。  

这次,他们师徒不再大意,一攻一守,默契配合。  

达斯·摩尔眼见不敌,还想再逃。  

就在这时,项南悄悄对他一挥手。  

达斯·摩尔的动作立刻停滞,露出了本不该有的破绽。  

欧比旺趁机一剑刺出,正中达斯·摩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