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62【任务结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后的最后,项南看到了钟邦临终前的画面。  

原来他服下忘情水后,就断情弃爱,没有了七情六欲。但是每年七月七日,他会暂时恢复记忆,而他也和余碧心在这一天相会。  

可是身为五世奇人,修道有成的他几近不死,但是余碧心却仍然是凡人,为了等他终身未嫁。  

钟邦最后成功飞升成仙,但仙界并非想象中那么好。  

因为仙人也是分等级的,像钟邦这样的散仙,在仙界几乎没有地位,没有官职,没有封爵。  

而且仙人也是会死的。最基础的仙人只有一世的寿命,也即是三十年。当然人间一年,天上一天。三十年也相当于人间一万多年,也算是高寿了。  

只有金仙以上才是与天地同寿。但是天地也有寿命,每一元就会重启一次。一元为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所以才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之说。  

钟邦在仙界就是最基本的散仙,在仙界活了三十年,寿终正寝。死时他回光返照,记起了曾经的一切,因此祈求重新来过,宁愿不做神仙,也想与余碧心在一起。  

看到这一幕,项南颇感意外。  

没想到在仙界,散仙的地位这么低。幸亏他当初没飞升,否则的话,下场怕跟钟邦一样了。  

而且他没想到,成仙之后,居然也不长寿,只能活三十年。虽然仙界三十年,相当于人间万年,但也不够他活得。  

“宿主是否消耗记忆石,保住这一世的全部记忆?”这时,系统又提示道。  

项南没有考虑,直接选了“是”。  

这一世他学到了不少新的道法、佛法,像金光咒、拙火定、天龙禅唱、梦观成就法、神雷锻体决…要是遗忘就太可惜了。  

“作为对宿主的回报,钟邦愿献出自己的修为、天赋作为报答。”系统又提示道。  

随后项南就感受到无穷之力灌入身体,这是钟邦身为散仙,修习近万年的成就。  

而散仙虽然在仙界地位低,但也毕竟是仙,是远超常人的,因此万年修为当真非同小可。  

再加上项南本身也是金丹修为,如今再加上钟邦的赠予,实力更上一层楼。  

据他估计,以他现在的实力,打杨飞云恐怕不费吹灰之力,就跟玩一样轻松。  

而且,钟邦是五世奇人,金木水火土五行皆备,是修道的天才。  

这样卓越的天赋,也让项南非常高兴。  

要知道,修仙本就是逆天而行,非常困难,好像天道派历代祖师,除了创派祖师张三丰,其他人再怎么苦修,都达不到成仙的境界。  

不是他们不够努力,也不是他们不够虔诚,就是资质太差、天赋太差,所以连门槛都够不到。  

但五世奇人却是修道的天才,能够得道飞升,让人怎么能不羡慕呢。  

“这次去真的值了!”项南满意的道。  

之后几天,项南待在家中继续修炼,将钟邦赐予的修为,与自己的金丹融合,达到水乳胶容,不分彼此的境界。  

只可惜,钟邦没有传承仙界的功法,这是一个莫大的遗憾。  

不然的话,项南的实力恐怕会更高。  

“罢了,不能太贪心,还是看看有什么新任务吧。”项南随后又点开任务栏,就见任务栏又有了更新。  

“一叶知秋渴望与傅月池相守到老;伊莫顿希望能与安苏娜永生不死;奥姆希望夺回湄拉的芳心;孙少安希望好好待贺秀莲;朱传武希望跟鲜儿修成正果;阿甘·福瑞斯特希望与珍妮相伴一生…”  

项南考虑之后,最终接下了伊莫顿的任务。  

伊莫顿、安苏娜来自知名奇幻电影《木乃伊》,又名《盗墓迷城》。他们二人是公元前十三世纪古埃及的祭祀、王后。  

因为他们之间的恋情被法老塞提一世察觉,为了避免被殺,他们决定先下手为强,殺死塞提一世。结果仍是被公主娜菲迪丽察觉,并及时喊来了国王的侍卫。  

安苏娜宁死不屈,毅然决然选择自殺,给伊莫顿延长时间,掩护他逃走。  

随后伊莫顿戴着她的尸体来到亡者之都,历代法老的陵寝——哈姆纳塔,准备将安苏娜的魂魄从冥界召回,让她复活。  

结果仪式被国王侍卫打断,安苏娜的魂魄重回地府。伊莫顿也因为殺死法老塞提一世,以及擅闯哈姆纳塔的罪名,被处以极刑——虫噬之刑。  

也就是活着的时候,就被封印在棺材中,然后倒上一大桶圣甲虫,让圣甲虫活生生吞噬他的血肉。  

这种刑罚由于太过残忍、恐怖,之前从未使用过。但因为伊莫顿实在罪大恶极,所以才被处以这种极刑。  

但死于这种残酷的刑罚,也会让人充满怨念,因此一旦复活,就会给整个世界带来灾难。  

果然伊莫顿复活之后,埃及就陷入了无穷灾劫之中。  

河水、酒水都化为血污,无法饮用;天空降下火雨,太阳的光被遮住;苍蝇、蝗虫遍地爬,带来瘟疫和饥饿…  

项南之所以接下伊莫顿的任务,一是伊莫顿的实力够强。  

他被封印了三千年,法力强横之极。如果不是女主找到《太阳金经》,将他的灵魂放逐回地府,那他完全可以统治世界。  

二是埃及古魔法实在神秘。《亡灵黑经》可以召唤灵魂,起死回生;《太阳金经》可以剥夺灵魂,转生为死。而且都有召唤亡灵生物,替自己卖命的符咒。  

项南在《哈利波特》世界就研究过古埃及的魔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