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15【生死抉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但吴成祥实在低估了警方的智慧。  

警方并没有上他这种小把戏,并没有对沈楠进行抓捕,不过跟踪还是有的,但并不会让沈楠有所察觉。  

毕竟为了这个案子,警方可是抽调精英,组成一支特别小组,各个都是经验丰富,训练有素。  

而沈楠不过是个普通人而已,就算是普通人中的聪明人,也没那么毒的眼力,能够识破警方的跟踪。  

所以吴成祥的试探,自然是没有任何发现,他也因此放下了对林青的戒备,将赃款放心大胆的交了出来。  

而赃款一拿出来,警方立刻收网,将他抓获。与此同时,芮小丹也配合延州当地警方,将沈楠逮捕归案。  

直到此时,沈楠才知道,芮小丹真的是警方卧底,不禁错愕不已。  

成功抓获人贩,起回赃款之后,芮小丹大功告成,还接受了当地警方的宴请。  

不过酒席桌上,却出了个小状况。  

当地王警长的母亲出院,想回家,可是错过了公交车,因此想借公车送一回,王警长就想失陪片刻,先去送人。  

但他是重要宾客,警方这次顺利抓捕沈楠,他作为东道主出力不小,自然不能让他走,因此芮小丹便主动请缨,开车送王警长的母亲回家。  

一来她也不会喝酒,二来酒桌上都是男人,就她一个女人,有她在,人家想聊点男人话题都不好意思。  

于是,王警长便顺水推舟,让芮小丹去送她母亲。  

项南知道,芮小丹就是因为这次送人出得事,所以在芮小丹离开饭店的同时,项南立刻施展轻功跟了上去。  

他修炼的《忘情天书》,是融合了心法、身法、招法、技法于一身的全面武功,相当于超级plus版的《九阴真经》,只差没有内功。  

所以他的轻功极快,全力施展之下,甚至可以接近音速。因此追上芮小丹的车,无疑是轻而易举的事。  

他一路跟着芮小丹,见她将王警长的妻子、母亲送回红寨沟乡大柳庄,随后又驱车赶回。  

而就在回去的中途,她看到了道边的停着一辆切诺基,车旁有四个人正在换车胎。  

原本她并不在意,可是当她路过之时,她忽然发现这四人之中,一人的模样,很像通缉犯黄福海。  

他曾经在古城抢劫银行,犯下累累血案,至今仍是古城警方通缉的在逃犯。她真的没有想到,自己竟然会在这里遇到了他。  

此时对方有四个人,而且黄福海还是悍匪,当初抢劫银行时,可是持槍抢劫。有理由相信,他此刻手上还有槍。  

而她只有一个人,面对四个歹徒,她的胜算极低。  

因此她第一时间给同事打去电话,通报了自己的位置,请求支援。同时准备与歹徒们周旋,让他们不要脱离自己的视线。  

毕竟这些歹徒穷凶极恶,又极其狡猾,一旦这次逃了,下次就不知道去哪儿找他们了。  

没想到,歹徒居然也不傻,修好车之后,立刻就跟了上来,速度不紧不慢,只比芮小丹的警车快一些。  

眼看他们的车越追越近,芮小丹也不禁手心出汗,知道这是歹徒对她的试探。  

如果她的车加速,越开越快,就证明她已认出了他们,那他们就会立刻痛下杀手。  

如果她不加速,任由他们开车追上,也许他们为以防万一,也会选择将她打死。  

毕竟这里是茫茫荒漠,方圆几十里都没有人。殺人之后,他们也可以迅速逃离,而不会被人发现。  

所以芮小丹现在的处境非常危险,无论是做哪个选择,都可能是死路一条。  

就在这个时候,芮小丹拿起手机,拨打了项南的电话。  

“元英吗…听着,别打断我。我现在在陕北风沙滩区的一条返回县城的土路上,不管怎么巧了,总之是碰见了通缉犯黄福海。  

他是古城三起武装抢劫银行案的首犯,还有三个没看清楚,他们正在路边给吉普车换轮胎。这儿离秦谷县城只有十五公里,开车二十分钟就到。”芮小丹说道。  

项南沉默了片刻。  

他知道芮小丹是决定履行职责,跟黄福海这一伙儿人拼了。  

因为她继续逃得话,大概率死路一条。黄福海等人都是丧心病狂之徒,他们宁可错杀一千,也不会放过一个。  

而且,一旦留不住他们,凭他们的凶残,很可能再次犯下大案,给社会造成极大的伤害。  

所以她别无他法,只有放手一搏。  

而既然她已经打定主意,那他无论再怎么劝,都已经无济于事。  

因为芮小丹就是这种一旦决定,就不会悔改的性格。  

就算是项南,也不能左右她的想法,所以劝了也白劝。  

不劝,才是知己。  

更何况他也不用劝,因为他现在就在现场。  

凭他的本事,要救出芮小丹,那是轻而易举的事。  

芮小丹见项南没开口,顿时心中一暖,随后挂了电话。  

她知道项南的沉默,是真的听懂了她的意思,所以他没有开口相劝。  

这才是真正的知己。  

她随后掏出了手槍,放慢了车速,准备趁黄福海的车超车时抢先出手。  

打爆对方汽车轮胎,把他们四人留在大漠。  

这样一来,等同事们赶到之后,就能将他们四人逮住。  

至于她自己的生死,现在已经顾不上了。  

就在芮小丹已经下了必死的决心,想要与匪徒来个玉石俱焚之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