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63【深梦计划】(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五年十月十九号,项南和玛丽来到拉斯维加斯度假。  

明天,硅谷巨头深梦公司将在这里举办活动。  

深梦公司类似于现实生活中的脸书、推特,有着遍布全球的十五亿用户。  

而在它的背后有着CIA支撑,CIA与深梦公司创始人亚伦·卡罗尔达成秘密协议,由他们来提供创业资金,而卡罗尔则要允许CIA读取用户的大数据。  

如今深梦公司成为世界级的网络巨头,它十五亿用户的资讯,自然也就在CIA的掌控中。  

即使如此,CIA的高层还不满足,还要推出铁手计划,让深梦公司推出新的平台,类似于谷歌的安卓系统。  

并提供平台后门给CIA,让它可以对用户进行二十四小时,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监控。  

亚伦·卡罗尔并不赞同这么做。  

一来,他翅膀硬了,不希望再被CIA控制;二来,CIA这几年状况频出,绝密资料常被曝光。  

卡罗尔担心,自己跟CIA的秘密交易,有可能也会被爆出来。如此一来,不仅他会身败名裂,就连深梦也会一蹶不振。  

因此他不想再与虎谋皮,与CIA继续合作下去。  

但CIA局长罗伯特·杜威不是吃素的,见小老弟要造反,立刻就派出检察官,以深梦公司涉嫌违反谢尔曼珐案为由,对其发动调查。  

所谓谢尔曼珐案,正式名称是《保护贸易及商业免受非珐限制及垄断珐》。  

该珐规定:凡以托拉斯形式订立契约、实行合并或阴谋限制贸易的行为,均属违珐。违反该珐的个人或组织,将受到民事的或刑事的制裁。  

但是,该法对什么是垄断行为、什么是限制贸易活动没做出明确解释,为司法解释留下了广泛的空间。  

杜威就是要借这一模棱两可的珐案,敲打深梦公司。如果亚伦·卡罗尔愿意继续配合他,那自然万事大吉。  

如果不能的话,恐怕深梦公司就要分崩离析了。就像当年微软也因涉嫌垄断,险些被拆分一样。  

而亚伦·卡罗尔自然不会如此轻易屈服。他准备来个鱼死网破,在明天的宣传会上,把自己与CIA的黑暗交易公之于众。到时候,借助舆论的压力来逼迫CIA让步。  

CIA自然不想这一黑暗交易曝光,所以他们准备刺殺亚伦·卡罗尔,并把这件事嫁祸在一个伪造的中东裔男子身上。  

项南来此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这件事。  

二十号下午,项南为玛丽订了香薰SPA,并告诉她自己要去大厅逛逛。  

随后,他便来到了EXO研讨会现场。  

今天下午六点钟,艾伦·卡罗尔、CIA局长罗伯特·杜威,都将出席这次的的研讨会。  

而杜威安排的刺殺,也就在这个会议上。  

他要殺手对他和艾伦·卡罗尔一起下手。这样一来,就算艾伦死了,自己也可以撇清嫌疑,毕竟自己也受了伤。  

他能想出这种苦肉计,也可见他的心狠与心机。  

项南四点钟便来到研讨会现场,随后寻找到了最合适的射击点。  

身为经验极其丰富的殺手,他自然知道在哪儿下手,是最佳的选择。  

而他也相信,那名殺手也一定会选这里。  

因为他们接受的是同一套培训,行为模式是一样的。  

找到那个射击点后,项南便隐藏了起来。  

六点半钟时,一人拎着提袋来到后台。  

项南一看他的样子,立刻便认出,他就是殺死伯恩父亲的殺手。  

当初伯恩的父亲理查德·韦伯也是CIA成员,并且跟CIA的同事一起发起了绊脚石计划。  

但是当理查德·韦伯发现自己的儿子大卫·韦伯(伯恩的原名)也在考察之列时,他顿时良心发现。  

因为他清楚,绊脚石计划是多么的无情,多么的残忍,它会一个人的人格抹去,灵魂抹去,人性抹去,成为一个只知道听从命令的殺人狂。  

因此他立刻表示反对,甚至威胁要把绊脚石计划说出去,以此来保护自己的儿子。  

结果CIA高层不仅没有受他的要挟,反而趁机派殺手殺死了他,并且告诉大卫·韦伯是恐怖组织所为。  

大卫·韦伯为父报仇,也为了保护祖国,所以才自愿加入绊脚石计划,经过无数次的洗脑、凌虐之后,最终成为了一名殺手。  

直到刺殺翁波西失败,落水失忆之后,才开始逐步的觉醒。  

项南看着这个殺手放下皮袋,掏出狙击槍,对准了会台上的艾伦·卡罗尔。  

此时艾伦·卡罗尔正在揭发自己与CIA的肮脏交易,“很久之前,我就有这个想法,一个美好的想法,去创造一个空间,在线…哦,结果是一个非常受欢迎的想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开始使用我们的服务…  

哦,首先,这一切让我变得更加富有,而不是健康。但是,我想说的是,你知道所有这些成功都是有代价的。  

深梦的核心得了绝症,一个有罪的秘密,而且,嗯我必须和你们所有人分享…”  

项南注意到,坐在台上的CIA局长罗伯特·杜威的脸都黑了。  

他通过耳机,轻声对殺手下令道,“这个混蛋要搞垮我们,现在立刻解决卡罗尔”  

正当殺手就要开槍时,项南忽然曲指一弹,将他当场打晕。  

跟着,就听到艾伦·卡罗尔继续爆料道,“当在我创业初期,我和魔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