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4【自取其辱】(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福康安一挥手,官兵如狼似虎,一哄而上,将车上载得两个麻袋卸了下来。  

“纪先生,这麻袋里是什么?”福康安见满满两大麻袋,顿时开怀畅笑道。  

“福康安,你把麻袋给我放回去。这里面是我送太后的礼物,不容你毁坏。”项南呵斥道。  

“哈哈,纪晓岚,你唬谁呢?”福康安冷笑道,命人将麻袋打开。  

他笃定项南是在诈他。而且,项南连借口都不会找。如果真是送给太后的礼物,怎么可能用麻袋来装?!  

当下就有官兵上前,将系口的绳子解开。绳子一开,就有东西滚了出来,令福康安吃了一惊。  

等他定睛一看,才发现是山楂。  

福康安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用力举起麻袋往地上一倒,就见通红的山楂果,哗啦啦滚了一地。  

福康安气得红了眼,将另一个麻袋也解开,高举起来一倒,果然也是山楂果儿。  

“纪晓岚,你耍我?”福康安怒视项南道。  

“福大人,分明是你自取其辱!”项南冷笑道,“告诉你说,这些山楂是我精挑细选,用来给太后制作话梅的。你现在把它们都弄脏了,导致太后没有话梅吃,这个锅我可不帮你背。”  

“什么话梅?!纪晓岚,你不用拿太后压我!”福康安也傲气的道。  

刚说完,就见太后身边的张公公骑着马赶了过来,“纪大人接旨!”  

“臣纪晓岚接旨!”项南连忙下跪道,香云、福康安,以及在场的官兵全部跪下。  

“皇上口谕,纪大人进贡太后之话梅,深得太后欢喜。太后巡幸齐鲁,车马劳顿,全仗话梅提气养神。  

这两天,太后把话梅都吃光了,直晕车,皇上心急,命纪先生速速进献一批话梅。”张公公传旨道。  

“哎呀,公公,纪晓岚虽然有心给太后制作话梅,可实在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项南双手一摊,苦着脸道。  

“噢,纪大人,这是为何?”张公公疑惑道。  

“公公您看,福大人把我给太后制作话梅所用的山楂,全都给我倒在地上了。”项南指着一地山楂道,“这还怎么做给太后吃呀。”  

“纪晓岚,你…”福康安又羞又恼,又惊又恐。  

他没想到,项南居然凭一颗小小的话梅讨得了太后的欢心。更没想到,自己会因为这一颗小小的话梅得罪太后。  

这可真是偷鸡不成蚀把米!  

“福大人,这…”张公公也不无抱怨的看了福康安一眼,随后满脸讨好的看向项南,“纪大人,您无论如何得帮帮忙啊。太后这些天晕车,没了话梅,都吃不下饭了,皇上都急得不得了,更别说我们这些奴才。”  

“这…我尽量吧。”项南点了点头,“不过这些山楂果是我精挑细选的,最适合用来做话梅了。  

福大人既然把它们都弄脏了,那就得陪我一批山楂果儿。而且,还得是他自己挑选的。”  

“纪晓岚,你不要耍我!!”福康安一听,顿时大怒道。  

他堂堂的兵部侍郎,统兵大将,居然要去挑山楂,简直荒唐。  

“公公您看,福大人平时总说什么忠君爱国,为皇上捐躯都可以。现在让他挑点山楂果儿,以解皇上的忧心,他都不肯!”项南冷笑道。  

“哎呀,福大人,为了皇上,您就委屈委屈吧。”张公公一听,连忙劝说道。  

福康安无奈,只好点头答应下来。  

随后,福康安就命人在市面上大肆采购山楂果儿,送到纪府。  

而他堂堂的兵部侍郎,则要负责选山楂果儿。不得不说,真的是太丢脸了。  

尤其杜小月、杏儿、项南,还对他选得山楂品头论足,诸多挑剔,就好像他这么大个人了,连个山楂都不会捡一样,真是让他气死了。  

福康安在纪府捡了大半天的山楂,才被允许离开。捡了这么长时间山楂,累得他腰酸腿麻,头晕眼花,看哪儿都是红的。  

从此之后,他再也不吃山楂了,甚至连樱桃、荔枝、葡萄都不愿吃。对这种圆溜溜的食物,彻底失去了兴趣。  

“哈哈哈哈…真是笑死人了。”福康安走后,小月、杏儿,连香云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福康安真是笨呐,被先生当猴耍了。”杜小月笑道,“先生,你好厉害呀!”  

“是呀,老爷好厉害。”杏儿也佩服道。  

“先生大才,香云实在佩服。”香云也钦佩不已道。  

福康安这些日子四处收缴《红楼梦》,不知多少书商、读者、店家被他弄得家破人亡,身首异处,可以说是恶名昭彰,止小儿啼。  

项南却是把他耍得团团转,着实让他丢了一回脸,真的是令人钦佩之极。  

“哎,不必如此。”项南摆了摆手,“福康安有勇无谋,耍他是很容易。可是,他身后的和珅老奸巨猾,城府极深。  

他们两个合作,一个出脑,一个出力,团结协作,可不容易对付。所以现在,还不是庆功的时候。”  

“先生说得不错。”香云点了点头,“和珅、福康安居然能猜到先生会把《红楼梦》藏在四库馆,事先埋伏,就说明他们的确狡诈万端。”  

“再狡猾的狐狸也斗不过老猎手。和珅、福康安再聪明也好,也是斗不过纪先生的。”杜小月则乐观的道。  

“有信心是好事。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坎坷的。想保住《红楼梦》,想为它平反,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走。”项南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