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24【保安堂】(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项南娶妻之事,很快尽人皆知。  

“许仙还真是傻人有傻福,居然娶到高门大户的女儿。”  

“听说女家十分有钱,光庭院就有百步之大。”  

“原来这道德君子也是要娶妻的”  

人们或是羡慕,或是揶揄,或是嫉妒,不一而足。  

项南浑不在意这些流言蜚语,白日依旧在书馆教书,晚上便回白府,与娘子夜夜缠绵。  

白素贞虽然是妖,妖气未曾全退,凡人与她长相厮守,阳气耗损,可能会有性命之忧。  

但对项南来说,根本不算什么。  

因为他已经是金仙,超凡脱俗、金身不朽,就算天地崩坏,都有一线幸存的可能,何况是区区床笫之事。  

时间转眼来到六月,黄梅雨季,杭州城暴雨滂沱,已经泛滥成灾。  

百姓的田地有被淹没的,房屋有被冲跨的,甚至大水都蔓延进城中,因此导致哀鸿遍野。  

眼见于此,白素贞、小青一起来到城中高处,施法止雨。  

“现在已经豪雨成灾了,我们快些施法治水。”白素贞说道,随即施展法术,驱散乌云,止住雨水,并阻住洪水灌入城中。  

就在她姐妹二人忙碌之时,一位年轻僧人也来到城中高处,施法治水。  

“天灾祸劫乃凡人必经,但我佛慈悲,就让我帮你们脱离厄运吧。”僧人看着汪洋中的众生,凄惨哀嚎,痛苦不堪,因此开口说道,“甘露之泉,洗除凶秽,杨枝轻洒,普散愁团。我今持咒,洁净周全,分开!”  

随着他施展法力,滂沱的大水顿时被阻住,不再流入城中。  

“姐姐,他的法力好高啊,我要练到什么时候,才能达到他那种境界?”小青见状,惊讶的道。  

“不可能的。”白素贞断然否定道,“他已经练到佛我合一的境界,不是我们能够参悟到的。”  

她们俩连如何“做人”还未学通,更不要说“做佛”了。  

“既然这么有缘,那么让我跟他相处相处,看看行不行嘛?”小青又道,看向法海,心儿砰砰直跳。  

“不行,他跟许仙不同,他没有凡人的感情。”白素贞立刻制止道。  

只有人才有七情六欲,神、鬼、妖、佛都没有。  

法海虽然现在仍然是人,尚未得道,但却已经修到“佛我合一”的境界。这样的人,也已经没有感情。  

因此跟他学不了“做人”,反而容易找灾惹祸。  

“生者、善者,不枉我放生你们!阿弥陀佛,善哉善哉!”而眼见青白二蛇施法治水,救护百姓,法海也念了一句佛号道。  

白素贞一听,心有所感,点了点头。  

转过天来,白素贞便向项南提议,要开办一家医馆,悬壶济世、治病救人。  

“娘子要开办医馆?那你可懂得医术,看过《灵枢》、《素问》、《本草》、《脉经》?”项南开口问道,“人命关天,治死人就不好了。”  

“相公放心,我们白家是杏林世家,我自小就和父辈学医。”白素贞信心十足道,“虽然不敢说生死人肉白骨,但也称得上妙手回春、药到病除。”  

“既然娘子有信心,那便这么定了吧。”项南点点头道。  

他当然知道白素贞的医术不俗,毕竟她修炼一千年道行蛮深的。就算医药枉效,也可以施法救人。  

而这也是积功德的事情,假以时日,等她们功德圆满,就能飞升成仙了。  

随后项南、白素贞便在杭州城内,寻了一处铺面开设药铺,而药铺名称正是“保安堂”。由白素贞坐堂诊病,小青负责抓药、煎药。  

因为男女大防的关系,所以白素贞与患者之间,隔着一道朦朦的纱帘。患者只需将手深入帘中即可。  

刚开始的时候,药铺没什么生意。  

毕竟药铺是新开的,而且又是位年轻的女大夫坐诊,谁能信得过呢。  

不过俗话说得好,没有不开张的油盐店。  

终于有位得了重病,无药可医的病人,抱着死马当做活马医的态度,来到保安堂治病。  

原来他得的是背疽,也即是背上长了个脓疮。  

在现代这种病非常好治,只要涂点抗生素,或者切开脓疮引流,再注射抗生素,就能够治愈。最严重的也不过是开刀,切除坏死组织。  

通常来说,只要不引发败血症、中毒性休克等并发症,那么基本没有致死的可能性。  

但古代医学不发达,缺乏抗生素,因此一旦化脓、高烧,那人基本上就死定了。  

像辅佐项羽的范增、唐朝著名诗人孟浩然、明朝开国功臣徐达等人,都是因为发背疽而亡。  

这位背疽患者就已经化脓,并且发了高烧,眼看性命即将不保。  

但白素贞的医术当真了得,居然保住了那位病人一命。  

保安堂因此一炮而红,知名度大增。白素贞也被病患亲切地称为“白衣观音”,说她不仅人美心善,而且医术通神,妙手回春。  

连项南都跟着出了名。  

“许仙真是有本事,娶到这么能干的婆娘。”  

“白衣观音,人美心善,医术通神,真是便宜许仙那小子了。”  

“许仙这小子真是傻人有傻福,祖上积了大德了,才能娶上这么个活观音呐。”  

经春历夏,由秋到冬。  

很快,项南与白素贞都将一年了。  

但感情不仅没有衰减,反而越发恩爱。  

白日二人各自在书馆、药铺工作,晚上则回到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