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秦王必不可能造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仅仅半天时间。  

审讯就出了结果。  

即便是全程参与的皇甫无逸见惯了栽赃嫁祸,看到裴寂这一番操作后,也不由冒出了一身冷汗。  

内心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能得罪裴寂。  

刘文静,一代元老,当初和李渊一起起兵造反,结果却落得了一个如此下场!  

裴寂和萧瑀半天审讯完毕,便入宫向李渊请下了一道斩首抄家的圣旨!  

还就在当天晚上执行!  

可见其中杀鸡儆猴的意思!  

当圣旨赶到秦王府后…  

杜如晦等人脸色都极其难看。  

先前不敢听从杜如晦建议的人,纷纷都起了心思。  

这很明显,陛下已经不信任李世民了啊!  

直接命人斩杀了李世民的肱骨手下!  

父子之间,既然已经生出了嫌隙,恐怕…  

此事再难善了!  

紧接着,秦王府的那群老臣幕僚们,继续开始商议,该怎么才能救出秦王殿下。  

仙游寺。  

许牧很快也得知了刘文静被斩首抄家的消息。  

有些无语地看着王玄策:“这就是你说的三日之内必有结果?”  

王玄策:“…”  

他一脸无辜,他也没想到,裴寂这家伙收了白玉纸之后,执行力这么恐怖。  

才一天时间,不仅把刘文静送入了监狱,还直接把案子判成了铁案。  

不,不仅是铁案,还是死案!  

如今的刘文静,恐怕已经在刑场上人头落地了…  

经此一事,许牧也意识到了,在这个偌大的长安城内,谁是对手,谁是队友。  

就比如说裴寂,明显就是一个最佳队友。  

李渊和李世民麾下有什么人才,都可以请他出手除去…  

“日后,你需要和范逐一起,经常去往裴寂府上,和他打好关系。”略作沉吟,许牧感慨道。  

这是人才啊!  

虽然不能为己所用,但放在敌方阵营,才能发挥他最大的价值。  

王玄策连连点头,表示极其认同,同时一脸拜服道:“主公,按照李渊现在的态度来说,李世民几乎没有翻盘的机会了,我们这一次计划堪称完美…”  

他全程看到许牧如何操纵舆论和人心,将李渊父子玩弄于股掌之上。  

因此对许牧愈发敬畏。  

但哪知,许牧却摆手道:“宜将剩勇追穷寇,越到关键时刻,越不能懈怠!打蛇不死,必受其害!”  

作为穿越者,许牧深知李世民以及他手下的狠辣之处。  

虽然李世民给世人一种温文尔雅的感觉,但实际上,他杀起兄弟来,一点也不带犹豫的。  

他的手下,帮忙杀他兄弟,更是无比殷勤!  

而且杀的越多,还是首功的那种!  

这个时候,李建成还没有从蒲州返回,李世民虽然被罢免了兵权,但说不定其麾下…会孤注一掷,调集可用兵马,紧逼大明宫。  

大明宫,也就是隋文帝时期修建的大兴宫。  

这个皇宫非常大。  

其中要经过临湖殿,方能到达北面的玄武门,由此进入宫门。  

当年的玄武门之变,便是杜如晦这群人积极参与,怂恿发生的。  

这一次,李世民虽然被软禁了,但许牧担心他那群手下,真有可能铤而走险,调集所有可用之兵,逼宫造反!  

“不会跟历史上一样,来一个殿前对峙吧?”  

想到这里,许牧就有点头疼。  

原本在史书中,玄武门之变的起因是因为李建成回归,向李渊请示,说要发动昆明池兵变!  

昆明池,也就是大兴宫中的一个湖。  

只是那个时候,李世民南征北战,积蓄了大量势力,兵权已经尾大不掉,根本无法夺取其兵权。  

因此只能来一场硬仗。  

哪知道李建成麾下有个二五仔,向李世民报告了此事。  

李世民“痛心疾首”,不忍兄弟相残。  

可他手下,诸如杜如晦,张公谨等人,都表示…当断不断,必受其乱。  

而且如果他们不下手,可能李世民不会有事,但他们投靠李世民的人,都会被李建成杀死。  

最后关头,李世民…为了他的一群“忠心耿耿”的手下,不得不发动玄武门之变!  

先是向李渊报告,说李建成和李元吉二人淫乱李渊的后宫…  

还说自己掌握了很多证据,可以和李建成李元吉二人当面对质。  

李渊听后,一脸冷笑。  

他的儿子和后宫乱不乱,他岂会不清楚?  

他又不是那种昏庸的帝王!  

不过为了李世民心甘情愿地和平交权,他还是允许三个儿子一起殿前对峙。  

他完全没想到,李世民会有这么丧心病狂,居然在对峙的那天,一大早就派人埋伏在玄武门…  

先是杀兄宰弟,而后逼宫…  

说起来,李世民还称自己是“极其不愿意”的那种。  

但此一时彼一时,这次犹豫许牧的介入,李世民兵权被撤,远没有那么大的号召力。  

而且作为老大,他被关押在临湖殿…  

李建成等人也没有在长安。  

所谓的玄武门之变,只要太子不死,即便李世民逼宫成功,也占据不了大义。  

毕竟门阀世家更多支持的,还是作为正统的嫡长子李建成。  

没有门阀世家支持的他,绝对走不长!  

“小王啊,你速度前往裴寂那里,再带上三千斤白玉纸,告诉他,极有可能秦王府会狗急跳墙,逼供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