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虽败犹荣(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十二局,陈然又毫无悬念地完成保发。  

陈然赢下第二盘!  

3比5落后的情况下,他连赢4局,强势逆转。  

双方暂时1比1战成平手。  

陈然似乎隐约感受到最为艰难的时空已经熬了过去,胜利的天平已经渐渐向他倾斜了。  

事实地进展正如他所料一般,在进入第三盘后,陈然便渐入佳境。  

陈然强势拿下了第三盘比赛。  

2比1!  

他成功实现了反超。  

即使这仅仅是第一轮的比赛,陈然依然激动地挥舞着拳头,朝着看台发出怒吼之声。  

相比较之下,刚刚意气风发的萨芬就略显落寞了。  

竞技体育便是如此残酷,一会儿天堂,一会儿地狱。  

萨芬没能抓住刚刚绝佳的机会,便遭到了惩罚。  

在盘间休息的时候,另一个球场上女网的比赛已经结束了。  

李娜以2比0击败另一个资格赛选手,如愿以偿地拿到了华夏女子选手在大满贯赛场上的首胜。  

虽然陈然也会为华夏女网的突破感到开心,可想想她们三盘两胜的赛制,也只能无奈地吐槽大满贯这该死的“同酬不同工”的待遇。  

他和萨芬之间的比赛已经进行了将近三个小时了。  

何况这场都是他们两人今年的第一场比赛,对体能的消耗是相当严重的。  

3分钟时间一晃而过。  

第四盘比赛继续开始。  

陈然显然不愿意将比赛拖延到第五盘,希望可以在第四盘解决战斗。  

于是,从萨芬的第一个发球局开始,陈然便开始发力,毫无保留地向对方发动了如潮水一般的攻势。  

或许是竞技状态的气氛,或许是心态的变化,让萨芬不再像之前那么从容。  

他在第四盘第一个发球局里,就面临了严峻的挑战。  

40比40!  

这已经是第五次平局了。  

陈然离破发总是只有一步之遥,但一直被萨芬以顽强的意志挽救了破发点。  

全场观众也为这精彩至极的一局,不断发出掌声。  

最终在经历七次平局后,萨芬凭借着一记漂亮的大角度穿越球保下发球局。  

这一局可以说双方都累得够呛,休息时候的呼吸都急促了几分。  

第二局开始后,当观众以为会像第一局时如此焦灼而精彩时,陈然却以连得4分的方式,拿下自己的发球局。  

肉眼可见,萨芬的状态开始下滑了。  

他在陈然的发球局里,似乎已经没了多少抵抗之力,甚至被对方送出了1个ACE和一个发球直得。  

这时候,观众们在恍然大悟。  

萨芬已经因伤缺席了一年的比赛,他才刚刚复出,即使他今天状态不错,甚至在技术层面比起一年之前还有进步,但他的身体还撑不起这个强度的比赛。  

陈然的保发非常轻松,而萨芬的每一次保发都异常艰难。  

转眼之间,双方已经打成了5比5平局。  

在陈然和萨芬各自5个发球局里,陈然每一局里顶多只让对方拿到一分,而萨芬的5个发球局里,有四局打成了40平。  

但即使如此,萨芬咬牙坚持,依然强大的意志力堪堪保住了自己的发球局。  

连现场的观众和记者们都为萨芬的表现动容不已。  

啪啪啪萨芬每得一分,都有热度的掌声传来。  

40比30!  

陈然再度拿到一个破发点。  

40比40!  

顽强的萨芬又一次挽救了自己的破发点,甚至为了救球飞奔而去还不小心摔倒在地上。  

“这家伙这么拼,就不怕伤势复发吗?”  

陈然看着这幅场景,心中也是微微动容。  

太投入太专注,也太忘我。  

对方深爱着网球,而在远离球场一年之后,所表现出的那种渴望和迫切是无比强烈的。  

哪怕透支一切,也想赢下这场比赛。  

至于下一场,是否会让其他对手以逸待劳,占尽便宜,却不是他现在会去考虑的。  

“如果换成我的话…”  

“我可不会如此去透支自己的身体!”  

在陈然的记忆里,前有萨芬,后又穆雷,他们原本可以获得更大的成就,但最终因为伤病而变得平庸起来。  

最终,萨芬虽然累得快抬不起胳膊,但还是保住了这次发球局。  

陈然紧接着轻松完成保发,但比赛依然拖入了“抢七局”里。  

“抢七局,萨芬已经没有任何机会了!”  

“看看他保发有多累,而陈然有多么从容。”  

“不过能拖入抢七局,对萨芬而言已经可以算是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  

不止是C5体育的主持人如此说着,现场的解说员也意识到了这一点。  

“各位,让我们将掌声送给马拉特!”  

“无论结果如何,这都是一场精彩的比赛,也是一次出色的复出!”  

这时候,全场1万5000名观众纷纷起身,不断拍着手掌。  

连陈然也伫立在原地,等那热烈的掌声缓缓散去之后,才开始准备发球动作。  

抢七局,如果所有人预料地一般,陈然的优势太过明显甚至于碾压,他以7比2的悬殊比分拿下了抢七局。  

3比1!  

陈然在一盘落后的不利情况下,连赢三盘,逆转了萨芬。  

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顽强的对手。  

在体能近乎透支的第四盘,萨芬却没有崩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