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不破反被破(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恭喜德约科维奇拿到职业生涯第24座大满贯,当之无愧的网球GOAT。主角将来也会和德约上演最为巅峰的世纪对决,敬请期待!  

PS:中午先更一章,今天争取晚点再更两章!  

最大黑马VS一号种子,又是中韩之战!  

这是多么激动人心又令人期待的对决,也是竞技体育的魅力所在。  

裁判在投掷给硬币之后,由陈然率先发球。  

陈然的双脚站在球场底线的后侧,右手握拍,左手轻轻拍打着网球,同时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在ATP挑战赛上遇到ATP巡回赛级别的职业球员,这让陈然没有任何恐惧退缩之心,反而越加的兴奋起来。  

陈然左手将球轻轻抛起,整个身躯瞬间弯曲成一个拉开的大弓一般。  

“嗖”的一道绿光,球直接砸在对面的一区内侧。  

李亨泽本能地伸出球拍,想要去接球,却无奈地发现从地面反弹而来的网球,在离拍尖两三公分的距离一闪而过。  

ACE!  

第一个球,他竟然连碰都没碰到。  

李亨泽本能地回头望了一眼赛场的测速器,随即面色微微一凛。  

刚才对面的发球不仅角度刁钻,而且球速竟然达到了210公里。  

单单是这個发球水准,已经超过了李亨泽以往所有交手过的华夏球员。  

第二次发球,陈然来到二区的位置,而对面的李亨泽则站到了一区。  

这一次,陈然发了一个外角球,直接压制住了李亨泽的反手。  

这个发球速度虽然没之前那一球来得快,不过转速很快,球的落点紧贴着对面一区右侧的边缘地带。  

李亨泽勉强用反手回了一球,随即看到陈然健步如飞冲向网前,暗道一声“糟了”。  

陈然在发出球后,已经预判到了对方糟糕的回球质量,直接采取发球上网的方式,轻松拿下第二分。  

30比0。  

之后的两个发球,陈然也是轻松拿下,很干脆地送了对方一个“love ga”。  

两人交换场地,轮到李亨泽来发球。  

看着气势汹汹的对手,陈然在对方的第一个发球局里,主要以熟悉对方的打发为主,有所保留。  

很快,李亨泽就拿下了发球局,比分变为1比1。  

仅仅只是一会儿的短兵交接,陈然就意识到了挑战赛选手和巡回赛选手之间的巨大差别。  

简单来说,如果站在面前的是一个挑战赛水准的球员,即使在对方的发球局里,陈然可以很快找到机会,在击打四、五拍之后,掌握主动权。  

但一个巡回赛级别的对手,很难找到这样的机会。  

能够进入世界前100的选手,天赋、身体素质都不会差到哪里,十分接近。  

除了极少数的球员,比如…  

陈然想起了一个人,随即向看台望去,进入视线的便是伊斯内尔这个超级巨汉。  

对方已经打入了四强,陈然如果想和此人会师,只有闯入决赛。  

或许这次赛会实力最为强劲的对手,并不是眼前的李亨泽,因为排名不等于一切。  

双方的较量继续进行。  

随着比赛的深入,李亨泽也发现陈然的实力,比自己想象得要来的棘手,比以往交手过的任何一个华夏对手都更胜一筹。  

双方互相试探,也在调整,尽管遭遇了一些对抗,但两名球员都没有送出破发点,成功保发。  

局比分很快来到了3比3。  

当陈然迎来了自己第四个发球局后,李亨泽突然开始提档发力,率先发起攻击。  

陈然明显感受到对方的节奏开始加快。  

15:0  

15:15  

30:15  

30:30  

30:40  

在陈然的这一个发球局里,他一直没能连续赢下两分,反而让李亨泽率先得到了破发点。  

这一回合,对方进攻和防守的质量,明显更上一层楼。  

此刻,周围的看台上,变得更加喧哗了。这网球场叽叽喳喳的,和足球场没什么区别。  

中线旁边,坐在高高座椅上的裁判不得已提醒观众。  

“安静,保持安静!”  

“安静你马!”  

有情绪激动的观众怒骂道。  

在球类运动里,球迷们总是会本能地将裁判放在对立面,甚至以辱骂裁判为乐。  

华夏的球迷更是如此,如今更是将足球场、篮球场,对付裁判的那一套如法炮制地运用在了网球场上。  

“裁判SB!”  

“裁判黑哨!”  

不过陈然的情绪丝毫没有受到场外因素的干扰。  

如果这一局被破发了,那么赢下这一盘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网球比赛最脆弱的时候,就是领先的时候。”陈然的脑子里闪过澳大利亚的传奇名宿罗德-拉沃尔的一句名言。  

发球,落地,反弹。  

李亨泽回球直接出界。  

陈然成功挽救了一个破发点。  

随后,他感觉自己整个身心处于一种非常微妙的状态,有一种手感火热的感觉。  

或许是因为陈然挽救了一个破发点的缘故,使他整个人的身心状态来到了一种巅峰的临界点。  

一个ACE,二个ACE。  

陈然在40比40平后,竟然连续发出了两个漂亮的ACE球,直接保住发球局。  

局比分4:3,陈然再一次领先。  

李亨泽没有懊恼的时间,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