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百鬼臣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掌柜要把我这些妖鬼炼制成下坛天兵?”  

张之维看向遍地尸骸中的那些个高大人影,皱眉道:  

“这些玩意儿可不兴养啊,你应该知道,下坛兵马又叫五猖兵马,是道门降服的妖精鬼怪,因为积性难改,桀骜难驯,才叫做‘猖’。”  

“我们天师府只有上坛天兵,虽然不禁止门人去收服些妖精鬼怪来弄下坛天兵,但也要挑选的,不是什么东西都能拿来当兵马养。”  

“若是些白仙,胡仙之流,我收了也就收了,就算是鬼,也能勉强收,但这些妖鬼的怨气太深了。”  

“你看这满地的尸骸,就知道它们是用人肉喂大的,甚至吞噬了至亲。这种大凶之物,都不是积性难改的问题了,是它们对世间的一切,都充斥着极端的怨毒和恶意。”  

“这种兵马御使其来,会很麻烦,一个不小心,就会造成大乱子。”  

对于养下坛天兵,张之维不感兴趣。  

威力远不如上坛天兵不说,而且这种有实体的妖鬼,还得给它们找吃的,他可没这个闲工夫。  

“小天师着相了,不用特地养着,只是暂时收为座下兵马,驱使它们把满腔的怨气,发泄到该发泄的地方,让它们在复仇中消亡!”刘渭说道。  

“刘掌柜,不用说的这么委婉,我懂你的意思,不就是让它们自爆去杀倭寇吗?”张之维说道。  

刘渭一滞,心道这不是怕你有心里负担吗。  

然后就见张之维点头道,“可以弄一下!”  

在出发前往辽东之前,他曾仔细的研究了一下道门养护法兵马一道,着重了解的一下上坛天兵,对下坛天兵,并没有刻意的去学。  

不过,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  

在修行上坛天兵的时候,对下坛天兵的知识,或多或少也有涉及。  

而且,陆家大院一战,他也见过风天养役使下坛天兵,所以若他想要接管这些妖鬼,问题不大。  

不过需要略作准备才行。  

正打算有所行动,忽然感觉情况有变,张之维看向刘渭那边。  

只见刚才被刘渭掀纱幕的妖鬼,手指微微动了动,竟悄无声息地挣开了缠绕在身上的幡幢,两只狰狞诡异的怪手猛地拉长,朝刘渭的头抓去。  

这一幕,不止是张之维看到了,李书文,吕慈等人都看到了。  

不过众人都只是看着,没有出声提醒,只有陆瑾在着急大喊:  

“刘掌柜,小…”  

“心”字还没出口,就见刘渭的身体如烟似幻般,缓缓消散,那恐怖妖鬼抓了一个空。  

“陆老弟,急什么?”张之维笑道,“刘掌柜的轻功可是天下数一数二的,怎么可能栽在这区区妖鬼之下!”  

陆瑾松了一口气,刚才只是他情急之下的下意识反应,根本没想太多。  

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多虑了,刘掌柜这种轻功绝世的存在,怎么可能察觉不到近在咫尺的威胁?  

“小天师谬赞了,我轻功确实还行,但数一数二可不敢当!”刘渭的身影出现在另一边,道:“不过这些封印不牢固,怕是坚持不了多久!”  

张之维点头:“确实是很不牢固,刚才就算你不掀起那层纱幕,封印也持续不了太长时间!”  

他解释道:“这些妖鬼是上面的神官的式神,体内被下了符咒,听从神官的号令。”  

“不过,正如我先前所言,下坛兵马积性难改,不好控制,而这些怨毒深种的妖鬼,更是如此。”  

“就算是有式神符咒,也不能完全束缚住它们,估计是为了不让它们捣乱,所以才又布下了一层封印。”  

“这个封印并不牢固,只是为了配合式神符咒才存在,现在神官已死,它们从式神又变成了无主的妖鬼。”  

“没了式神符咒的压制,这些纱幕和幡幢构成的封印,还是太脆弱了些,它们很快就会挣脱封印!”  

很快挣脱封印,众人心中一凛,这里可有上百个妖鬼,一起挣脱的话…  

刘渭连忙道:“那小天师还是赶快收了它们吧,从我刚才的感觉来看,这些有实体的妖鬼,可比之前遭遇的那些倭寇战魂厉害多了,真要挣脱了,再想抓起来,可就不容易了。”  

张之维道:“想收一坛兵马,得先起坛,我虽然可以简化一些步骤,但一些最基本的家伙事还是得有,我要去上面的神社找点工具,你们留在这看着,别让它们给跑了。”  

说罢,张之维转身去了第五层。  

而就在张之维走过不久,先前刘渭掀开纱幕的那头妖鬼,彻底挣脱封印,扯掉了纱幕,撕断了幡幢,展露了真身。  

露在众人眼前的是一个身高八尺,头大如斗,目若铜铃,浑身青黑色,额头上还长了个独角的怪物。  

这怪物的戾气非常的重,满腔的怨毒,让它对活人有着极端的恶意,一脱困就朝众人杀了过来。  

见此情形,李书文正要上,却被吕慈一把拦住。  

“李前辈,这种小事,就交给我们这种后生晚辈处理吧,你老把把眼就好!”  

吕慈说着,掌中覆盖如意劲,猛地朝妖鬼冲了过去。  

而对面,那狰狞可怖的妖鬼,也在一瞬间爆发出惊人的速度,黑色的手爪抓向吕慈的喉咙。  

面对带着浓重血腥味道的爪子,吕慈直接硬撼,一掌拍出,如意劲如浪涛般涌动。  

“砰”的一声。  

妖鬼的手臂竟然被吕慈的叠劲一下子给震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