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请君入瓮(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天子。  

这一套,极受百姓们的认可,很快,凉州城一百多万百姓都认可了秦渊的统治。  

巩繁等家族人员,见多识广,更是震惊的知道,秦渊突破到了先天境界。  

这一消息,让他们更加卖力的工作干活。  

在黎家休养的夏元峰与黎世德两人,听闻消息,只是微微惊讶。  

因为秦渊太年轻了,年纪轻轻便达到后天巅峰,突破至先天是早晚的事。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秦渊不仅突破至先天,还一跃成为世界最顶尖的先天巅峰境界。  

夏元峰让人将秦渊突破先天,以及魏昭文死亡的消息,传递回泰山盟约内部,便准备静养,恢复伤势。  

黎世德嘱咐着家族成员,最近低调行事,不要招惹到任何人,特别是秦渊势力的人。  

“最新情报,北羌安韩大军已经进入青海郡,今天便会抵达凉州城。”  

城主府中,白起朝秦渊汇报道。  

由于昨晚以匪夷所思的方式,拿下了凉州城,并且及时封锁了消息,所以北羌联军还不知道凉州城失守。  

更是马不停蹄的赶来凉州城,准备与于本之联合,一同对付秦渊大军。  

“既然来了,那必须好好招待。”  

秦渊想了想,说道。  

整个西雍凉州,主要的两个敌人,一则是凉州州牧于本之,现在整个于家势力都被连根拔起。  

第二个则是席卷了大半个西雍凉州的北羌安氏与韩氏的军队。  

只要解决了这两方势力,那么西雍凉州便会彻底落入秦渊的掌控之中。  

“北羌联军此次援兵必然不少,甚至是全部主力出动,只要将之歼灭,甚至连草原的安韩两氏,必然会伤筋动骨,到时更有利于我们对北方的征伐。”  

诸葛默说道,同时献出针对计策。“若是在平原交战,哪怕能够将敌人击败,却很难做到全歼,不如便来个请君入瓮,在凉州城内将敌人一网打尽。”  

“这倒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可是敌人会上当吗?”  

秦渊问道。  

“自然,凉州城一直处于封城状态,消息根本没有泄露出去。于本之不是请他们一起对付主公吗?那请他们进入城中,理所当然,到时,我方三十万大军埋伏,一拥而上,敌人哪有逃跑的机会。”  

诸葛默思索了一会,说道,“此事,便交给属下来办,一定让主公满意。”  

“好,此战大捷,你当居首功。”  

秦渊笑着说道。  

诸葛默离开后,迅速找到了巩繁等人,让其派人去接引北羌联军进城。  

秦渊则是看着昨晚的战报,已方伤亡两千多人。  

至于凉州城内,士兵伤亡达到三万八千多人,接近于四万的数字。  

剩余十三万大军,不论是否归顺于各大家族势力的军队,还是投降的士兵,都被关入军营中,等待进一步的分配。  

当然,这些士兵是不能继续待在凉州城中,而是按之前的做法,先派到明武城‘进修’一段时间,然后再分派到各地,进行作战。  

“于本之下达的十万征兵令,只招收了八千名,这些便作为未来的城卫军吧,同时撤下征兵令,暂时不需要招兵了。”秦渊说道。  

拿下凉州城,多了十三万大军,已经超过于秦渊的预料。  

所以,一百多万的大军,足够将整个西雍凉州彻底吃下,甚至还能够拿下北方辽阔的草原。  

哪怕是财大气粗的秦渊,也不会无限制的征兵,否则迟早会被后勤给拖垮。  

军队在于精,而非在于多。  

特别是精锐兵种,在战场上发挥出来的作用,堪比十倍百倍的普通军队。  

秦渊如今手里,积累了五千多的气运值,可以召唤出一千名天羿神射手或者青龙御林军。  

不过,秦渊并不想兑换这两大十阶兵种,而是准备兑换黑狼帝骑。  

当黑狼帝骑数量达到一千之时,系统还会附着秦渊一头先天之境的狼王。  

作为堂堂先天巅峰,凉州之主,怎么连坐骑都没有呢。  

总不能坐着普通的战马,或者是搭乘黑狼帝骑的黑狼吧,那也太掉面子了。  

“黑狼帝骑还差八百名,也就是6400点气运值,我现在的气运值是5650点,还差750点。”  

秦渊沉思道,“等击败了北羌联军,便将剩余七个郡,全部收复,掌握整个西雍凉州。”  

随后,秦渊又召来了随军同行的马烁,马飞腾的侄子,北羌年轻将领代表人物。  

马烁并没有跟随马飞腾一起回草原,而是一直跟随在秦渊身边。  

“接下来要面对北羌的安氏与韩氏,你有什么想法吗?”  

秦渊盯着马烁,问道。  

“主公,北羌民族,弱肉强食,强者为尊。”  

马烁跪地,恭敬说道。  

对于秦渊这位主公,马烁是越来越敬畏。  

不论是从实力上,或者是能力上,都让马烁敬佩不已。  

青海郡地带。  

一大片的黑影,直奔凉州城的方向。  

如同一条黑龙,连绵十数里。  

这正是北羌安韩联军,数十万的北羌骑兵。  

声势浩大无比,地面都伴随着马蹄而剧烈颤动。  

“报告大首领,刚得到于本之的消息,秦渊大军多日来不断攻城,邀请我们入城,一同防守凉州城。”  

一位身穿将服的大汉,前来汇报道。  

骑兵大军为首的两人,正是韩氏大王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