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2 不务正业(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行了老李,老了,就得服老。”  

“是啊,老李,还是让上面的领导想办法吧,这手艺的事,你不是不知道,谁不是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一点一点琢磨出来的?”  

身旁几人劝说着,不是他们敝帚自珍,实在是没有精力也没有信心教出来啊。  

“瞎扯淡!”  

“老了又咋了,咱能够教出一个石憨子,就能教出两个。”  

然后环顾四周,看向身旁几人,“老兄弟们,咱们可不能将这手艺带进土里去,将来要是憨子也没了,这机械厂的焊接手艺,咋办?”  

“与其等以后追悔莫及,还不如拼一把呢!”  

“万一,咱们培养出几个好面子,那到了马克思那,也有说的不是!”  

几人沉默片刻,随后有人点头开口。  

“老李虽然平常说话没个把门的,但今天这事,说的在理。”  

“是啊,咱这辈子没教出来的好徒弟,一直都是心病,这次咱们几个一起教,就不信做不出来。”  

“对。人多力量大,好他娘的!”  

几个老家伙聚在一起爆发出凶猛的热情,让身边不少人侧目。  

随后的几天,车间里几个焊工大师傅就开始“讲课”了。  

这让众人想起以前轧钢厂时,杨小涛还是工人的时候干的事。  

那时候,每次下班后,杨小涛都会讲解工件的注意事项,如何做才能提升成功率。  

现在四车间能够有如此多的中层技术工人,都是那时候打下的底子。  

为此轧钢厂还执行过一段时间,给每个讲解的人一定的福利待遇。  

只是后来轧钢厂成了机械厂,又是分车间,又是重组的事,加上现在考核已经不再是以前的工件了,而是联系实际,做出考核调整。  

所以这一项工作也没了前景,最后就给取消了。  

现在几个大师傅这样做,大家也都知道他们的初衷,就是给机械厂留下更多的技术财富。  

不由得对几位大师傅抱以崇敬。  

后来这事被杨小涛知道了,立马将先前的福利待遇拿出来,还在原来五块钱的基础上翻了倍,一个月补贴十块钱。  

同时也鼓励其他工种的大师傅效仿。  

车间里不少人响应号召。  

后来传到钢铁厂机修厂等,也都开始组织起来。  

不管有用没用,反正大家的积极性很高。  

就是木材厂也被周升红组织了一批大师傅。  

对此,杨小涛是一视同仁,毕竟,未来好木工可是很抢手的。  

在杨小涛看来,即便未来是机器的时代,但人的技能是不会过时的。  

一些行业中,还是要人亲自操作的。  

而这些技能,杨小涛更希望继承下去。  

将任务安排下去后,杨小涛再次回归正常轨迹。  

上午在办公室里进行‘数字配对’,下午就设计摩托车。  

不过,这数字配对眼看着就快结束了,却还是没有系统提示,这让杨小涛怀疑,陈永森给他的报告是不是真的。  

或者说,这里面还有其他未知的东西,否则不能这么久了还没动静吧。  

心里这么想着,杨小涛却是没有放弃。  

行百里者半九十,倒在最后一步的人多了去了。  

再难,他都要完成。  

至于摩托车的事,先前忙着发动机什么的,没有顾得上。  

可上次刘德辉来说了沪上汽车的事,杨小涛就重新拾起来。  

不为别的,纯粹就是恶心下对方。  

你们不是做出来汽油发动机了吗?  

我们也能做出来,还做的更好。  

而且我们做出来的发动机在机械厂里排不上号,只能做摩托车用。  

颇有种,对方心心念念宝贵的女神,在机械厂这里就是个烧火丫头。  

这种落差,哈哈。  

想想杨小涛心里就充满干劲。  

至于做这事值不值得,杨小涛觉得值。  

谁让他是年轻人呢。  

只是现在大家心思都在装甲车和拖拉机上,忙的不可开交,杨小涛也没打算给人民添麻烦。  

况且,这只是自己的想法,真要成了,也不过是晚一点跟大家见面罢了。  

至于怎么做,这个更简单。  

自己好歹是个八级钳工啊,这次又升了一级,身体得到强化,正好找个东西练练手。  

于是,杨小涛就这么痛快地决定了,等设计图搞出来,就自己手搓一辆摩托车。  

“杨总,您这是?”  

四车间里,众人看着杨小涛来到一处空着的钳工台前,收拾准备着。  

“做个小玩意,你们忙就行。”  

杨小涛不在意的说着,但以杨小涛在车间里的人气,就跟后世明星似的,做啥都有一群脑残粉跟风。  

没一会儿王法得到消息过来询问情况,杨小涛还是那套说辞,做点小玩意。  

王法没说啥,毕竟杨小涛是有“前科”的。  

他们家里小孩子的小三轮车,就是他率先鼓捣出来的,后来工厂里有点技术的工人,家里有小孩子的,都会搞一个。  

那做的三轮车可谓是五花八门啊,但大体模样却是从杨小涛这里继承的。  

渐渐的,其他人家听说后,周围亲戚托关系啥的,给自家孩子做一个。  

这一来二去,多少能挣点,以至于车间里的废料越来越少,连看管废料仓库的人都奇怪。  

为此,杨佑宁知道情况后,立马做出规定,做可以,材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