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话:北国之春(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扉田樱稍微坐直了身子,抬头挺胸。  

司空见惯的动作,对她来说却有些艰难。  

扉田樱皱了皱眉:肩膀好疼呀!  

对了!  

既然如此的话,把那首歌唱给唯姐的哥哥听一听,他那么聪明,说不定就清楚去哪里找到混蛋老爹!  

但愿吧......  

扉田樱知道希望不大,她每每思念故乡的时候,便会忍不住想唱她母亲教给她的那首歌。  

这来自北国的心意,到现在也没有传递到混蛋老爹那里,母亲大人知道了的话,肯定会伤心死的。  

扉田樱清了清嗓子,娓娓地清唱出声:  

“亭亭白桦,悠悠碧空,微微南风来。  

(白桦,青空,南风)  

木兰花开山岗上,北国之,  

(こぶし咲くあの丘,北国の)  

啊,北国之春天已来临。  

(ああ,北国の春)  

城里不知季节变换,不知季节已变换......  

(季节が都会では分からないだろうと)”  

鹿本信崇脸上渐渐洋溢起微笑,如冬日中冉冉升起的暖阳,融化了冰雪。  

原来是北国之春啊......  

为北国之春作词的井出博父亲去世得很早,他在写词的时候,情不自禁地想象,如果父亲还活着,大概一定会和哥哥一起围坐在火炉前默默对饮。对家乡和亲人的万千思念极其自然地化成了歌词。  

“积雪消融的时节已经到来,想和父亲举杯对饮,想对心心念念的姑娘倾诉感情......”  

扉田樱的歌声,比想象中好听。  

或者说,  

她只擅长这一首。  

鹿本信崇又想喝酒了,他的脑中鲜明地浮现出故乡的春天景色。儿时家里贫穷,深夜的雪花会吹进屋里,落在枕边,冷得他直哭。所以迎来春暖花开碧空万里的那种高兴心情也就格外的强烈。  

鹿本唯站在玄关,不知道该不该进去。  

Sakura和哥哥两人间的氛围,突然间变得很好啊......  

是丘比特在两人之间施展了什么魔法吗?  

她又想起了东京爱情故事的主题曲,突如其来的爱情。  

恋爱这种事,总是突如其来。  

鹿本唯一直是这么想的。  

她站在玄关的时间很漫长,扉田樱婉转的歌声萦绕在耳边,久久没有散去。  

直到鹿本信崇开声叫她,她才反应过来,好像撞破了什么不得了的秘密,轻声垫脚溜进客厅,像一只害羞的小奶猫。  

“很好听,谢谢你,Sakura。”  

鹿本信崇从鹿本唯手里接过盒饭,他已经想到晚上的节目了。  

就是这首北国之春。  

他和莱德可以分别唱演汉语版和日语版,甚至三日月也能一起来,唱一出棒版。  

不是猜不透吉原海邸的身份嘛,三种语言夹杂下,他总能听出种家乡味道来。  

还有,对绵叶芽衣的真正心意。  

如果到这种程度了,他依然没有任何行动,那就算了吧。  

新田义弘和绵叶芽衣举行婚礼当天,不仅仅是他们对吉原海邸动手的最佳时机,同样也是他们对新田义弘动手的最佳时机。  

在动手前,和松平容元沟通一二,阻断新田义弘的死忠救援十分钟就好,他的仇人可遍地都是。  

“哥......你想不想家啊?”  

鹿本唯捧着脸,喃喃道。  

“......”  

鹿本信崇一时语塞。  

他的确是想家了,只不过不是京都那个家。  

“想呐,怎么会不想,但是回不去了。”  

“对啊......回不去了......”  

鹿本唯继续喃喃说道。  

她常常想起春季的蹴鞠,夏季的葵节,秋季的鞍马火,以及冬季,岚山上的枫叶。  

她很久没看过了。  

也不知道街角一色家的御椀还在不在,味道是不是和小时候一样地道。  

“回不去了?”  

扉田樱下意识问了一句,但很快双手捂住自己的嘴巴。  

看唯姐和她哥哥一脸惆怅,好像又说了不该说的话。  

鹿本唯回不去,是因为她父亲的原因。  

至于鹿本信崇,就算想回,恐怕也得等很长一段时间,他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既然唯姐你们不能回家,那假期的时候,和Sakura一起回家吧!母亲大人看到有客人一定会很开心!”  

扉田樱强行装做神经大条,大大咧咧地说。  

在事务所当练习生的时候开始,她就是这样破解组合成员之间尴尬的。  

总有一个人得当小丑,她也习惯了这么做。  

“Sakura的家乡,北海道?”  

“啊哈哈哈哈,还要北一些。”  

“札幌?”  

“再北一些......”  

鹿本信崇头皮开始发麻了:再北?再往北库页岛了!  

“总之是深山里的一个村子啦!唯姐你们不要嫌弃太穷太偏远就好!”  

“怎么会?”  

鹿本唯脸上的惆怅渐渐被好奇替换。  

她十岁前窝在京都,十岁后窝在东京,还没去过其他地方呢。  

尽管东京很大,京都也很大。  

“北海道......”  

鹿本唯摸出手机,在地图上来回找。  

扉田樱也凑过来,给她指出自己的家乡究竟在哪。  

最后找啊找,找到了连goole地图都没有标注的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