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姚广孝愈发看好陆军第一镇,牵动天下人心的时刻(3/6)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应他!”鬼力赤大声嚷嚷,“属下愿意派遣本部最精锐的将士,入城守张北!”  

“万一输了呢!”阿鲁台反问。  

“阿鲁台你胆小怕死!”  

城头,各部首领议论着,争吵起来。  

嘈杂吵闹声传入耳中,脱古思帖木儿脸色铁青,攥紧拳头。  

“太子。”  

胡惟庸骑马不动声色靠近朱标身边,小声低语,“燕王不是越俎代庖。”  

朱标,以及在附近,听到胡惟庸说话的蓝玉、沐英、汤和、徐达看向胡惟庸。  

胡惟庸低语解释:“洪武十一年的凯旋,让燕王在草原享誉盛名,统帅陆军第一镇靠近张北城,展现赫赫军威,更是让城上蒙古上下,心中忌惮。”  

“脱古思帖木儿提出在张北打一场,燕王就以更加盛气凌人,霸道姿态,更进一步,提议双方在张北一战定乾坤,脱古思帖木儿根本没有这种魄力,也不敢答应…”  

话中,胡惟庸余光看向朱棣。  

朱四郎真是个玩弄人心的高手。  

他料定,脱古思帖木儿,不可能答应。  

“另外,根据姚先生带回的消息,草原各部年轻雄主,如今蠢蠢欲动,这些人恐怕也想借咱们大明,削弱脱古思帖木儿在草原的影响力…”  

胡惟庸看了眼姚广孝。  

姚广孝双手合十,含笑回应,接过话茬,附议道:“贫僧十分同意胡相的分析,此刻,有些聪明的雄主,应该正在拱火,让脱古思帖木儿答应。”  

“脱古思帖木儿一旦输了,脱古思帖木儿依约前往金陵称臣纳贡,亦或是毁约,都会削弱脱古思帖木儿在草原的影响力。”  

“脱古思帖木儿也是个聪明人,一定能看清楚,这些雄主的小心思,所以,这些人越是拱火,逼着脱古思帖木儿应战,脱古思帖木儿就越不可能答应,燕王定是从贫僧带回的消息中,判断出,会出现这种局面,所以才未经请示太子,就‘僭越’说出这番话。”  

“脱古思帖木儿不答应燕王的战书,就会影响守城元兵气势,下面的兵将,都会认为,脱古思帖木儿怕了!”  

姚广孝停住。  

含笑与胡惟庸对视一眼。  

原本,他是不会开口,替燕王‘僭越’做解释。  

太子对燕王心生不快。  

更有利激化大明内部的变机。  

可他没料到,胡惟庸一个仇视燕王的人,竟突然站出来,为所有人分析燕王‘僭越’的真实目的。  

胡惟庸‘替’燕王发声,绝不是示好燕王。  

其示好之人。  

他若没猜错。  

应该是太子!  

这个人去太子身边,也是件好事。  

他不信,胡惟庸放下了对燕王之仇。  

暂时的隐忍,一定所图更大。  

帮助胡惟庸得到太子信任,去太子身边,太子有很大能量。  

这个人借助太子的能量,只要针对燕王,就能搞出很大动静。  

彻底打破大明内部的平衡!  

他想扶龙,就得有变机出现。  

胡惟庸造成的变机也是变机。  

无非是,将来要与胡惟庸交手罢了。  

越是有能力的人作为对手,这盘棋,才越有意思!越有挑战性!  

‘这和尚不老实!’  

胡惟庸含笑看了眼,给姚广孝默默做了评价。  

双方视线移开。  

与众人一起看向前方。  

“闭嘴!”  

脱古思帖木儿突然发怒,城头瞬间安静。  

转身,眼神愤怒,严厉扫视众人,“当日,你们在本汗面前,对长生天许下的誓言,可还记得?”  

“军国大事,岂能如此儿戏!”  

“张北之战,就是让尔等,看看所谓天下第一强军,不是赌上草原无数子民!”  

脱古思帖木儿猛地甩袖,转身下城。  

纳哈出看着脱古思帖木儿离开,收回视线,看向这群年轻的狼崽子,“你们上了明四皇子的当了,我断定,他的目的之一,就希望你们这么做!人心不齐,如何能打赢大明!”  

“你们以为,我被你们逼着来打着第一仗,真是怕你们!”  

“我这只老狼,迟早要成为你们壮大的养分,老了的狼,就应该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以我才答应,来守张北!”  

“你们刚才不怀好意拱火,有没有想过,此战若是输了,整个草原会如何!”  

“我们现在需要众志成城!”  

鬼力赤、阿鲁台等人纷纷羞愧低头。  

马哈木率先站出来,冲纳哈出抚胸鞠躬,“辽阳王教训,晚辈铭记于心,晚辈保证,此战,我瓦剌部,绝不保存实力!”  

“还有我!”  

“还有我!”  

同属瓦剌部的太平、把秃孛罗纷纷开口表态。  

其他人也跟着表态。  

纳哈出松了口气,转身,居高临下看着朱棣,“明四皇子,你挑拨离间的计划失败了!我就是纳哈出,当初在辽东,我输了,明日,我这只草原老狼,就在这张北城,以我麾下最精锐的兵马,迎战你!”  

朱棣眼睛微眯。  

看着城头,一副慷慨赴死的汉子。  

刚才,纳哈出教训马哈木等人的话。  

他听到了。  

纳哈出说的不错。  

他就是想离间草原上层人心。  

大明这边人心不齐,让他十分担心。  

在做表率同时。  

他想把草原这边的人心,拉到和大明齐平的位置。  

可惜,很显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