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六章观摩团开始沉默,压抑(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的问题,也十分中肯,直击要害。  

这么保持发展下去,肯定能成为大哥、雄英治理大明的得力干将。  

“你的这种担忧很有道理,不过并不是没有办法规避,建安在建设乡土村社期间,已经对土地进行了评级,分为上中下三等,上等、中等土地只能种植粮食,这是建安县府定下的铁律,最差的下等坡地,也只能种植棉花之类经济作物,不准栽种桑树…”  

改稻为桑这种蠢事。  

他真不知,历史上,嘉靖年间的官员怎么会犯如此致命且蠢的错误。  

朝廷手中握有的山林有多少?  

把那些山林比较平缓的坡脚区域,伐木种植桑树,难道不行吗?  

“我们建安已经批准百姓,在归属朝廷的山林内,划出部分区域,改种桑树。”  

练子宁立刻追问:“建安百姓使用朝廷山林,建安县府,要向百姓收缴税赋吗?”  

“没有。”  

“难道就白用?”朱棣话音刚起,就被齐泰打断。  

朱棣也不生气,笑道:“你们都是官员,应该很清楚,新税种一开,将来地方官员为了敛财,恐怕会层层盘剥加赋。”  

“朝廷的山林还种着树,只不过把一部分其他树种变为桑树罢了,朝廷并未损失什么。  

但却可以繁荣民间,百姓富裕了,必然要在吃穿住行上花更多钱,朝廷已经开设的税种,就能收取更多税赋。  

国库充盈,朝廷所付出的,不过是让百姓使用部分山林罢了。”  

他不但允许建安百姓,使用部分山林种植桑树。  

还给每个村,分配了一定数量的山林,种植橡子树、柿子树、栗子树…  

等各类经济类树木。  

这些树木结出的果实,可以丰富百姓日常食物。  

同时,也可以作为精饲料,饲养猪羊鸡鸭等家禽牲畜。  

单打独斗的农村。  

即便朝廷准许这样做。  

百姓其实也没有余力。  

可乡土村社模式下,人力得到高效发挥,是有余力做这些事情的。  

‘原来,还可以这样治理地方,治理国家。’  

观摩团众人无人再询问,全都陷入沉思。  

朱棣的介绍,对众人触动十分大。  

且已知晓内容,十分庞大了。  

需要好好消化。  

朱棣这番话,对于方孝孺等人。  

就好像课堂上,老师讲的理论。  

很多细节,需要去实地观摩,才能真正明白。  

这还是,方孝孺这些人身处县令这个位置,这些年,其他人虽然未必像方孝孺,直接跑去土桥村蹲点,参与乡土村社建设。  

至少全都经常往农村跑。  

对农村情况是了解的。  

若是换成朝中很多,只会之乎者也,圣人芸芸,根本没接触农村的老派官员,恐怕根本听不懂。  

蓝玉看了眼陷入沉思的年轻人,‘这种机会可不多,希望这些家伙,尽可能多学点朱老四的文治。’  

事实证明。  

朱老四文治武功,都比太子爷优秀。  

太子爷底气足不足,军事方面能依靠的是他、沐英这些武将。  

文治方面,就是太子爷早早安排到地方县府,担任县令栽培的年轻官员。  

未来,这些人必将取代朝中那些老腐儒,成为中枢中流砥柱。  

朱老四胸襟大的不得了。  

愿意毫无保留的展示给他们看。  

讲给他们听。  

实话实说。  

历朝历代,那么多皇子,这个恐怕是蝎子拉屎,独一份!  

他们学会了。  

将来大明朝,对朱老四这一脉,才有底气和自信,保持战略定力。  

学不会,或者瞎搞,最终扭曲了朱老四文治天下的设想。  

想通过战争方式,或大明曾支持过朱老四在海外发展,要求朱老四让利给朝廷。  

他想想都脸红!  

道义上也输的一干二净了!  

比较盛大的欢迎宴后。  

观摩团一行人,被安排在蒋家在城内的一处宅子内。  

县府住了朱棣一大家子人,实在没地方了。  

不过徐达留在了县府。  

书房。  

小雍鸣、小祈婳嘴特甜,姥爷姥爷叫个不停。  

尤其是小祈婳。  

把徐达逗得合不拢嘴。  

直到把两个小家伙安抚好后,才含笑看向朱棣、徐妙云,两孩子干正事,虽然牵挂了点。  

可没有比这,更让长辈高兴欣慰了。  

“四郎,你直接一刀把吴海给杀了,观摩团众人对此有些微词。”要不是后来又听说,就连张三丰都受四郎‘驱使’,恐怕此事还真不能这么风轻云淡,被所有人刻意忽略。  

“阿爹,四郎杀吴海,是因吴海有动摇四郎在福建施政的可能。”不等朱棣开口,徐妙云就替朱棣说话,“而且,杀吴海,会引发很多读书人非议四郎,这也未必不是件好事…”  

太子系的人,其实愿意看到四郎被读书人抵触排斥。  

她教雄英时,隐瞒了此事。  

这件事,已经涉及了四郎和太子系的关系。  

雄英是个孩子,不应该掺和进来。  

更不能因此而替四郎出头。  

不然,对雄英将来继承皇权不利。  

“娘亲,阿爹的狗腿子!”小祈婳突然开口。  

徐妙云瞬间‘恼羞成怒’瞪视。  

朱棣低下头忍笑。  

哈哈…  

徐达微微愣怔,随即仰头爽朗大笑。  

观摩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