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四章首战最大考验来临(1/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梁道明笑着点头,也不隐藏:“吕前辈,此战若是大胜,陈祖义的威望就太高了,会压得我们喘不过气来。”  

吕珍瞥了眼。  

梁道明也算是人杰。  

能在异国他乡,创下现在一番基业,很不错了。  

但成不了一方雄主。  

刚刚才决定坐壁观上。  

当陈祖义展现出的必胜气势越来越强时,就沉不住气了,一方雄主绝不会如此。  

“梁兄弟,我给你讲个故事,也是元末战乱的事情,当时,现在的朱皇帝在义军中,势力其实不算太大…”  

为何,那么多一时鼎盛的势力,先后灭亡。  

而朱元璋这个出身最卑微,起家最艰难的人,成了最后的赢家。  

几千年王朝史。  

域名.xsiqu。a  

就出了朱元璋这么一个泥腿子造反成功的?  

流亡海上,闲暇时,他就会琢磨这个问题。  

张士诚、陈友谅这些人。  

看起来,都比朱元璋更有可能吧?  

后来他慢慢明白了。  

原因很多很多。  

但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朱元璋耐得住!  

其他人纷纷称王称帝之际,朱元璋不为所动,按照自己的目标发展。  

听说,朱升曾为朱元璋献策: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  

朱元璋一旦认定的事情,就不会轻易改变。  

不像张士诚,不说一天一个想法吧。  

总之,张士诚做事,沉不住气。  

梁道明认真听着。  

“即便梁兄弟要参加,也不是这个时候,等进攻遇到困难时,梁兄弟出手,若能一战定乾坤,梁兄弟在此战发挥的作用,树立的威望,就是最大的!”  

“即便进攻顺利也没什么,梁兄弟可趁机提出,扩大战果,带着兄弟们,冲出闽县,狠狠捞一笔,也可分润陈祖义的威望…”  

梁道明余光瞥视吕珍。  

这些中原故土,争夺天下失败,流亡海上的老家伙们。  

果真不是他们这些人能比的。  

即便是失败者。  

人家的眼光见识,都比他们强。  

之所以,发展困难。  

只是相较于他和陈祖义。  

吕珍等人起步晚。  

而且,在这四海之上,他和陈祖义相当于本乡本土,吕珍等人则是外来人。  

外来人缺了点地利、人和。  

要不然,这群从中原溃逃流亡大海的失败者。  

恐怕还真会强龙压他们这些地头蛇。  

朱四郎呢?  

若让这位明朝皇子,大明龙子,立足这四海之上。  

对方背靠大明…  

梁道明凝视漆黑海面,眼中突然闪过浓浓忧虑…  

挂着神田字样的舰船内。  

神田孝信跪坐在主位。  

麾下武士头目分列跪坐两侧。  

右侧,有几个倭寇十分奇特,穿的不是武士服,也不是倭国的传统服饰。  

而是儒衫。  

神田孝信看向穿儒衫的五个倭寇,“小早川君、大野君…”  

这都是神田家族,培养的优秀年轻人。  

其实,他们根本不是在倭国活不下的武士浪人。  

那些活不下去的武士浪人。  

总共也就一两艘战船,两三百人。  

自大明海防线逐渐完善后,就根本不敢袭扰大明边境。  

只能在高丽沿海活动。  

他们是来自大阪神田大名家族之人。  

眼下,国内打仗打的太穷了。  

他们这种大名也缺钱缺粮食缺物资。  

只能假扮成活不下去的武士浪人,在海面上劫掠走私商船,或者,袭扰明朝沿岸,劫掠货物。  

细川忠兴、池田恒兴等人也一样。  

都是来自国内的大名家族。  

“一旦攻破闽县后,我给你们一百人,你们不负责劫掠金钱货物,带人在闽县官府、士绅、富人家中,搜集他们的藏书,凡是有价值的藏书,统统带走…”  

从唐朝开始。  

他们国内就派遣唐使向中原学习。  

可学到的东西始终不够多。  

毕竟,中原天朝的文明,是几千年积累起来的。  

有很多很多书籍。  

别说他们这些他国之人。  

就是大明的读书人也没读过。  

全都被中原的士绅、富人收藏在家中控制着。  

在他们神田家眼中。  

闽县这些富人藏书楼的价值,与财货有着相同的价值。  

“嗨!”  

五个倭寇读书人,齐声领命。  

这样一幕幕,发生在很多倭寇战船上。  

当天夜里。  

谭渊就派兄弟回来报讯,倭寇两百艘战船驶入闽江。  

倭寇来了!  

城内已经宵禁。  

百姓尚且不知。  

可守城的士卒全都知道了。  

西门距离闽江不足十里。  

倭寇从闽江上岸后,肯定会首先直扑西门。  

朱棣亲自坐镇西门。  

站在城墙上的海防士卒,微微侧头,用余光暗暗窥视披甲站在城楼前的朱棣。  

这位皇子的事迹,他们都听说过。  

没想到,这么快就要带领大家作战。  

也不知,能不能领着大家,复刻其纵横草原的辉煌战绩。  

在海防线时,大伙儿还能偷奸耍滑。  

可在这位的眼皮子底下…  

已经有人做了示范。  

今天傍晚,一位把总悄悄逛窑子,被燕王视察城防发现。  

等这位把总回来时。  

燕王麾下的亲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