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二章朱棣入北平,东风起,各方摩拳擦掌(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最新网址:bixiashenghua翌日。  

朱棣、朱橚、朱雄英叔侄三人动身启程。  

回城的马车内。  

常氏和朱标同乘一辆马车。  

朱标目视徐妙云母子三人的马车,和他们分开,往朱紫巷而去,收回视线,见常氏满脸担忧,笑着握住常氏的手,“雄英才刚走,就牵肠挂肚了?放心吧,四弟肯定会照顾好雄英的。”  

“老五平日里,就喜欢摆弄些医书,真有个头疼脑热,也能管点用。”  

常氏勉强笑笑。  

儿行千里母担忧,何况雄英还那么小。  

“再告诉你个好消息,不过你要守口如瓶,就是对舅舅蓝玉都不能说。”  

常氏不由被吸引,转头看去…  

朱标笑着低语:“这回辽东之行,雄英可能会带着传国玉玺回来…”  

常氏眼睛渐渐瞪大。  

传国玉玺丢失几百年了。  

她太清楚,雄英去一趟辽东,带回传国玉玺,意味着什么。  

从此雄英身上笼罩着一层玄之又玄的光辉!  

“另外,父皇也是想看看四弟的领兵能力,所以,这件事千万不能对外传扬。”  

老四调兵,或许还要背着冯胜。  

据锦衣卫监察,就在父皇宣布老四将带着雄英去辽东当天。  

冯家就派人,去辽东报讯。  

很快,冯胜就会知道此事。  

若冯胜知晓,老四还带着迎回传国玉玺的秘密任务。会配合,还是暗中使绊子?可就不得而知了。  

这些勋贵,和朝廷已经不一心一意了。  

常氏点点头,如今朝堂的龌龊,她都懂。  

仪真县。  

临近傍晚。  

一辆牛车缓缓抵近县城。  

牛车后,牵着两匹马。  

一个大人赶着车,一个小人儿坐在大人身边。  

还有一个年轻人,拿着本书,躺在板车上。  

摇头晃脑道:“四哥,听说仪真县的水楼很有名,临河而建,最有名的吃食就是鱼煮笋,下榻水楼内,凭窗而立,当小船经过时,喊住小船,用绳子垂钓放下食盒,船上厨娘,用不了多久,就会做好一道美味鱼煮笋,咱们今晚,就住水楼吧。”  

咕噜。  

朱雄英下意识吞咽口水,抬头,看着朱棣。  

朱棣好笑看了眼,“行,雄英看样子想吃,咱们今晚就住水楼,吃鱼煮笋,老五,你怎么知道这些?”  

嘿嘿…  

朱橚一咕噜爬起来,“好不容易离京去外面看看,出发前,我就把沿途的美食美景,全都了解了一遍。”  

“四哥,到了山东,咱们去爬泰山怎么样?”  

朱棣笑着瞪了眼。  

瞥了眼朱橚手中医书,“伱一整天抱着本医书,喜欢医术?”  

“嗯,我喜欢研究医术和植物…”  

朱棣瞧着这个眉飞色舞的兄弟。  

许是老朱家泥腿子出身吧。  

老朱家的子孙,都比较奇葩。  

喜欢研究炼丹的、搞木匠活…  

总之,都很特别。  

老头子的九世孙朱载堉更出名,被后世西方,誉为‘东方文艺复兴式圣人’。  

朱载堉发明的十二平均律,奠定了西方钢琴、手风琴等乐器的发明。  

没有十二平均律,西方的现代音乐可能根本不存在。  

他还是计量学家,世界上,精准测绘出水银密度的第一人。  

朱载堉的成就很多。  

他逝世后三十年,牛顿才出生。  

朱载堉在长达四百年,被忽略,被明清两代的官员,当做不务正业的典范。  

朱载堉只是其中之一。  

纵观整个大明,科学技术、文艺复兴其实都远远走在了西方前面。  

可这些东西,都没有被认真对待。  

老头子这一朝,他是说服不了老头子。  

等大哥,或者雄英当皇帝后,就说服他们,朱家的子孙,不是一定都要封藩。  

老朱家有庞大的资源,为什么不能让他们埋头从事喜欢的研究呢?  

他们喜欢研究,专注于研究,就需要帮手,就会招揽民间同样喜欢科学研究的人才,重用这些人才。  

朱家的奇葩王爷加民间人才,埋头搞研究,或许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希望大哥或者雄英,能接受我这些建议。’  

“四哥、四哥…”  

喊声惊醒朱棣。  

收敛思绪,转头看去,笑问:“怎么了?”  

朱橚有些不好意思,支支吾吾,“四哥,听说你们土桥村正在试种一种叫玉米的作物,今年秋天,能不能送我点种子,我想研究一下。”  

“当然可以了。”朱棣笑了。  

见朱橚难掩激动的模样,腹语,‘老五是真的喜欢这些事。’  

脑海灵光一闪,随即提醒:“老五,你喜欢研究植物,有没有想过,研究植物的授粉…”  

对于杂交朱棣知道的也不多。  

只能大概讲一讲。  

朱橚听的眼睛一亮,抓住朱棣肩膀,“四哥,等找到地方下榻后,你和我好好讲讲,这个挺有意思。”  

“行。”  

水楼内。  

三人吃过了鱼煮笋后,朱橚缠着朱棣问了很多关于杂交育种的事情。  

直到朱棣讲无可讲,才放过朱棣。  

安顿好朱雄英,回屋,洗脚上床躺下,刚迷迷糊糊时。  

吱呀!  

屋门被轻轻推开。  

朱棣眼皮动了动,人已经清醒。  

朱雄英关上门,举着半截蜡烛,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