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徐先生,放学了?夫妻档教学(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月末。  

大明境内,主要产粮区的农耕,基本进入尾声。  

御书房。  

左相徐达,右相胡惟庸,向朱元璋汇报着各地汇总上来的农耕情况。  

当然,主要是胡惟庸汇报。  

徐达任左相,是被朱元璋强行赶鸭子上架。  

目的很简单。  

遏制相权。  

李善长任左相期间,对皇权表现出的侵蚀、对抗,已经让朱元璋产生了警惕。  

李善长去职退隐后,朱元璋就不希望,再有第二个李善长。  

故而扶持徐达,牢牢占住左相的位置。  

徐达,是朱元璋伸向中书省的,一只强有力大手!  

徐达平日不管事不假,可左相在制度设计中,先天性就是文官之首,拥有压制右相的权力!  

如此,即便中书省联合起来,想做某些,朱元璋不支持,不赞同的事。  

朱元璋也不需要亲自下场镇压。  

只需把心思透露给徐达,徐达就可借助左相权力,在中书省内反对、镇压。  

再不济,也可以把问题,拖在中书省内。  

某刻。  

胡惟庸合上奏折,笑着总结:“陛下,根据各地汇总情况,总体来说,今年春天,各地风调雨顺,墒情不错。”  

“百姓耕种积极性也很高。”  

“除了北方,黍子之类的作物,尚未到种植季节。”  

“天下各地的农耕完成度很不错。”  

“好!”朱元璋高兴的拍了拍龙椅扶手。  

粮食多重要,没人比他这个,即当过农民,又在当皇帝的人,更清楚了。  

“命令各地不得放松。”  

“要密切关注洪涝、虫害等一系列,影响秋收产量的事情。”  

“另外,天下承平已经九年,战争烈度逐渐降低,你们合计合计,朝廷有没有能力,进一步降低一些百姓负担。”  

“咱这段时间,读史,看过历朝历代的田税法。”  

“宋朝每亩收一升田税。”  

“元朝每亩收三升田税。”  

“本朝每亩收五升田税。”  

“宋朝为何很富裕?咱没看懂。”  

朱元璋微微皱眉,宋朝虽软弱,还割地赔款,却又能保持富裕,实在让人不解。  

微微摇头,继续说道:“本朝收五升田税,百姓可以生活,可以果腹。”  

“元朝收三升,看似比本朝还少,为何百姓却活不下去?”  

“立国不足百年,百姓纷纷揭竿而起呢?”  

“咱在元朝生活过,对此深有体会,元朝设定的田税法的确不高,但地方官贪婪无度,派发的苛捐杂税太重太多。”  

“你们考虑减轻百姓负担,要从本朝制度设计,以及田税额度,多方面进行综合考量。”  

“要尽可能,找到一个平衡,确保国家有钱粮,保持强盛,同时百姓负担最小。”  

胡惟庸眼皮敏锐跳了跳。  

制度设计!  

皇帝是什么意思?  

胡惟庸一时半会儿,猜不透朱元璋到底隐晦暗示什么。  

于是,笑着应承道:“臣会马上召集同僚,征求各方面的建设性意见,尽快拿出一套可施行的方案。”  

话落,立刻转移话题,“陛下,卫所军户逃逸已经调查清楚了。”  

“系卫所官员,利用手中权力,把军户当做自家佃户引发。”  

“卫所官员,让军户中的泥瓦匠,无偿给他们修建华宅。”  

“春耕,让军户无偿先给他们耕种,秋收,让军户…”  

朱元璋猛地拍案,脸色漆黑看向徐达:“把这些贪得无厌的畜生斩首!传首各地卫所!”  

“让其他人看看,胡作非为的下场!”  

“遵旨!”徐达赶忙领命。  

“徐达留下。”朱元璋摆了摆手。  

胡惟庸行礼后,离开。  

好一会儿,就在徐达准备开口宽慰时,朱元璋哼了一声,转而笑道:“这段时间,你家那几個小的,有没有往土桥村跑?”  

“臣严令他们,不准去土桥村。”徐达脸色变了变,忙起身说道。  

朱元璋笑着摆手:“坐下坐下,咱不是要追究谁,既然你不知妙云丫头的近况,咱和你说说。”  

“毛骧说了,那个混账整个春耕、春种都没让妙云丫头去地里干农活,还算像个男人。”  

何止像个男人!  

分明就是铁汉子!  

换做他们当农民,能做到这些?  

徐达唇角微扬,微不可察笑了。  

心中,对朱棣是一百个满意!  

大丫头,自己把自己嫁过去,没选错人!  

“说实话,咱都没想到,他能顺顺利利完成春耕、春种,完全超出了咱的预料…”  

就在朱元璋和徐达,谈论朱棣时。  

田边。  

朱棣正在做插秧后,第一次大水灌田。  

叮,系统已按照宿主吩咐,将三百粒玉米种子,种在宿主田中。  

将两百粒玉米种子,随机种在土桥村村民田中。  

本次兑换,总计消耗40点力量值。  

宿主春耕总计节余:3000点力量值。  

系统提示音落下,朱棣笑了。  

用全部的力量点,兑换种子。  

没那个必要。  

今年权当做育种,明年正式耕种也不迟。  

给乡亲田里也安排一些。  

主要是为了好解释。  

如果只有他的田里,种稻子麦子,种出了玉米。  

万一被当成祥瑞,指不定会带来多少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