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他能信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紫女和张良俱是眉头紧锁。  

没进粮仓的话,就麻烦一些了。  

当然也不是就找不到了。  

毕竟是十万斛左右的粮食,如此庞大,只要用心找,藏不住。  

“子房,回头找到押运军粮的禁军,询问所有粮食的来历和去处,看看是否有粮食运往别处了。”庄晓先是对张良吩咐道。  

张良起身拱手:  

“良明日立刻开始着手调查。”  

接着庄晓对紫女说道:  

“你联系一下南阳那边的人,让他们查清楚,翡翠虎地里的所有粮食,在收割以后,都被送往了什么方向。”  

“数额如此巨大,动静必然不小,瞒不住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应该有迹可循。”  

紫女也点点头,示意自己知晓了。  

“一万斛粮食,怎么也够南阳百姓支撑半个多月的,咱们一步步来吧。”  

两个时辰前。  

武遂边关,平阳重甲军大营。  

斥候小队护送着嬴政马车驶进大营。  

落日之下,一旁的平地广场上,士卒正在挥舞兵器,操练阵型,呼喝之声,响彻天际。  

嬴政掀起窗帘,向外看去,赞叹道:  

“平定千军,重甲一方!”  

“平阳重甲军不愧是我大秦精锐,肃杀之气,俨然可见。”  

李斯在一旁陪话道:  

“据闻左庶长王齮治军极严,历战三朝,攻长平,夺武安,克皮牢,占上党,战功煊赫,得以荣掌平阳重甲军,镇守一方。”  

盖聂提醒二人道:  

“攻占上党后,王齮将军就一直率领平阳重甲军,镇守太原,防备赵国,此时却忽然调至武遂,必有蹊跷。”  

来的路上他们询问过那几个斥候了,平阳重甲军是近一个月前才移兵武遂的。  

如此诡异的兵力调动,绝不简单。  

片刻之后,马车穿过中军大营,到达军备营帐之前。  

“尚公子,前方就是帅帐所在,马车无法通行,请您移步。”  

尚公子的称呼也是之前吩咐的。  

嬴政下车,三人在斥候的带领下,直奔帅帐。  

此前到达大营后,斥候队长就先一步来通禀王齮了。  

几人进帐以后,王齮已等候多时了。  

几名斥候上前几步回禀道:  

“启禀将军!王…尚公子驾到。”  

王齮狞笑一声,“很好。”  

然后身形暴起,拿起长剑,将身旁的斥候队长一剑封喉,随后操起摆在一旁的长柄似斧大钺,冲到剩余几人身旁,大钺舞动,几人还没来得及反应,也尽皆身亡。  

突遭变故,嬴政三人没有慌乱,盖聂手抚剑柄,暗暗戒备。  

而嬴政更是脸色不变,神情自若的厉声喝道:  

“王齮,你在做什么?”  

另一半,王齮杀完人后,将兵器一丢,单膝跪地,向嬴政施礼道:  

“末将唐突,惊扰王驾,罪该万死。”  

“不过王上行踪事关重大,军营中眼线众多,末将不得不防,请王上赎罪。”  

对于王齮的辩解,嬴政心中惊疑:真的只是为了保密孤的行踪吗?  

嘴上却先答道:  

“为了保密,斥候虽然无罪,却不得不杀吗?也罢,回头给他们的家人多发些抚恤金吧。”  

“将军请起吧。”  

“谢王上。”  

随后王齮命令自己的贴身近卫,收拾了帐中的一片狼藉。  

少顷,清理完毕。  

嬴政居于上座,王齮,李斯和盖聂三人在下陪坐。  

“王将军,能否告知孤,平阳重甲军为何会骤然调至武遂吗?”  

嬴政开门见山的问道。  

王齮抱拳一礼:“启禀王上,一个月前末将收到咸阳来的命令以及虎符,命末将率军尽快移兵武遂。”  

“尽管末将心中奇怪,不过军令如山,于是立刻命大军拔营,昼夜急行,赶至武遂,安营扎寨。”  

“随后咸阳再次来人,命我镇守武遂,不做下一步安排,并收走了虎符。”  

“末将一直不解此举何意,直到今日,听闻王上竟然出现在此地,方才明白,原来是为了王上的性命,文信侯才调平阳重甲军来此。”  

嬴政微微点头,问道:  

“将军的意思是,这军营中,有人奉命想要刺杀孤?”  

“末将不能肯定,不过,不可不防啊,王上。”  

李斯接话道:  

“既然如此,将军应该派兵,保护王上,尽快返回咸阳才是。”  

王齮摇头道:  

“李大人应该清楚,我此时已无调兵之权。”  

没有完整虎符,王齮只能命令平阳重甲军进行日常的操练,巡视大营周边,以及派少量的暗探去敌方打探消息。  

如要保护嬴政,至少也要调集千人,太少的话就没意义了,反而会使目标过大。  

而这个数量,就已经需要右虎符了。  

王齮进一步解释道:  

“此时文信侯的布置不明,王上也不宜暴露身份。”  

“况且在末将调兵至此以后,武遂后方又陆续调动了几支大军,隐隐将平阳重甲军围住,末将不敢轻动。”  

听完这一番话,嬴政沉眸思量良久,而后发问道:  

“不知将军认为,此时,该怎么应对?”  

王齮听到这,嘴角划出一丝弧度,回道:  

“末将以为,王上此时应该隐藏身份,暂时留在军中,同时修书一封,由末将派亲信秘密送往咸阳,寻求援助。”  

“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