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二十二章:香火(1/2)
“牛鼻子,不怕你们笑话,我现在日子难过呀!”
汪城隍摆出一张苦瓜脸,在广寒和陈剑臣面前,倒有几分投诉的意味。
广寒道人一摆手:“少来这一套,到底什么事,快说吧,不说我就走了。”话虽如此,但一个劲地往嘴里塞香蕉的动作举止,无论如何别人都不信他会走。
汪城隍干咳一声:“实不相瞒,我是为了香火之事请你们来的。”
陈剑臣一愣,有点不着头脑,瞥眼看着广寒——香火?什么香火?
广寒神sè没有异样,依然吃他的香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这句话一样,他不表示,陈剑臣自是不会当出头鸟,还是继续吃葡萄好一点。
汪城隍顿时蹦起来,指着广寒破口大骂:“牛鼻子,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还有没有良心!”
广寒嘿嘿一笑:“老鬼,你这一套不管用。老道我又不用香火,你和我扯这干什么?”
陈剑臣看着好笑,一下子无法搞清楚他们之间以前有过什么瓜葛,反正他就怀着看戏的立场,只看不吭声。
汪城隍情绪jī动,说得唾沫乱飞:“牛鼻子,你不要逼我,你逼我急了,我啥事都干得出来。”
广寒佯作吃惊地望着他:“你准备干什么?”
“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将这城隍之职让给留仙。”
汪城隍端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陈剑臣吃惊得把刚含在嘴里的一个大葡萄囫囵吞了进去,差点没噎着——这是怎么回事,怎得说着说着就绕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不是笨人,收了汪城隍的yīn阳暖玉,受邀而来就知道事情不会简单。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前提下,他沉默是金,绝不轻易发表看法。可眼下汪城隍居然说要将城隍之职让给他,事情发展的趋势就有点诡异了。
yīn司乃死人yīnhún的世界,简单地说等于另一个时空。这时空和阳间一样,同样的等级分明。阶级清楚,而城隍之位。差不多等同于知州了。算得上一方封疆大吏,举足若轻。如今汪城隍竟说要让位给陈剑臣。开什么玩笑?
广寒闻言脸sè一沉:“你说让便能让的?”
汪城隍哼声道:“我可以先让留仙去考城隍。以他的才华,还不是手到擒来?”
广寒忽地哈哈一笑,话题一转:“我倒想起以前你考城隍时的情况,那时候考题为‘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吧。”
汪城隍不答。
广寒继续道:“你当场回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端是妙句,难怪能一举考中。”
说起以前的光辉史。汪城隍便得意地手撸三缕胡须。
广寒忽而话题一转:“但如果这个题目让留仙回答,只怕别是一番模样。”转面望着陈剑臣,问:“留仙可有答案?”
那边汪城隍同样把目光注视到陈剑臣的脸上,有些迫切的意味。
陈剑臣微一沉吟,张口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一句,和汪城隍那一句明显观点大不同——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惩。”
此言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人有心地去做善事,不管做多少件,都不该有什么奖励;而一个人无心之间所犯下的罪恶错误,不管程度如何,都不该受到惩罚。
这般主张,自有奥妙,只讲究本心动机。
可陈剑臣引用的回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旨却是侧重结果,有心也好,无意也罢,不讲究这些,而讲究事情的xìng质如何。如果是好事,哪怕很有功利xìng地去做,也是善人;如果是坏事,就算是无意犯下的,可一样要承担后果,譬如说你错手杀了人,就算无心的,然而杀人就是犯了罪,必要的惩戒不可避免。
此论点,当为治世的基本观点之一。
广寒笑道:“老鬼,依你之见,留仙这答案可能考得上城隍?”
汪城隍瓮声道:“主考的是判官,我怎知道。”神sè却恹恹了下去,心里亮堂堂的,陈剑臣有书生意气,根本做不来城隍。
陈剑臣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觉得广寒和汪城隍都是神神化化的,几乎把他绕糊涂了。
广寒笑道:“某城隍老爷近期信徒大减,收集不到足量的香火,故而要破罐子破摔了。要找个替罪羔羊,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你身上。”
陈剑臣讶然,心想:你让我当我就当吗?
——对于当这城隍,他还真没什么兴趣。
汪城隍一翻白眼:“牛鼻子莫要颠倒黑白,什么叫替罪羊,多少人要打破头抢着当城隍而不得呢。”
他这话倒是实话,在yīn司中,城隍一职权势不小,典型的肥差。真要他让,说不定还会依依不舍。
陈剑臣沉声道:“汪城隍,还是说正事吧。否则道长不走,小生也要告辞回去了。”
汪城隍一伸手:“正事就是请你们来帮忙呀。”
“帮你收香火?可我连香火是什么都不大清楚呢。”
汪城隍道:“事已至此,我就坦白和你说吧……”当下一五一十将事情概要说了出来。
听完,陈剑臣才明确到“香火”这个名词概念的真实涵义和作用。
所谓“香火”,在阳间指的是百姓拜神所用之物,但在yīn司,却是一种无形的念力——香火念力。
念,就是信念信仰的意思。
百姓们拜神,虔诚恭敬,无二心,许以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念力,被称为“香火念力”。挂香火之名,但不是说烧的真正的香火越多,念力就越强大,而是要拜神的人信念纯洁干净,才能产生出来。
俗话说“佛
汪城隍摆出一张苦瓜脸,在广寒和陈剑臣面前,倒有几分投诉的意味。
广寒道人一摆手:“少来这一套,到底什么事,快说吧,不说我就走了。”话虽如此,但一个劲地往嘴里塞香蕉的动作举止,无论如何别人都不信他会走。
汪城隍干咳一声:“实不相瞒,我是为了香火之事请你们来的。”
陈剑臣一愣,有点不着头脑,瞥眼看着广寒——香火?什么香火?
广寒神sè没有异样,依然吃他的香蕉,好像根本没有听到这句话一样,他不表示,陈剑臣自是不会当出头鸟,还是继续吃葡萄好一点。
汪城隍顿时蹦起来,指着广寒破口大骂:“牛鼻子,你这是什么态度,你还有没有良心!”
广寒嘿嘿一笑:“老鬼,你这一套不管用。老道我又不用香火,你和我扯这干什么?”
陈剑臣看着好笑,一下子无法搞清楚他们之间以前有过什么瓜葛,反正他就怀着看戏的立场,只看不吭声。
汪城隍情绪jī动,说得唾沫乱飞:“牛鼻子,你不要逼我,你逼我急了,我啥事都干得出来。”
广寒佯作吃惊地望着他:“你准备干什么?”
“大不了老子不干了,将这城隍之职让给留仙。”
汪城隍端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陈剑臣吃惊得把刚含在嘴里的一个大葡萄囫囵吞了进去,差点没噎着——这是怎么回事,怎得说着说着就绕到自己身上来了。
他不是笨人,收了汪城隍的yīn阳暖玉,受邀而来就知道事情不会简单。在没有搞清楚状况的前提下,他沉默是金,绝不轻易发表看法。可眼下汪城隍居然说要将城隍之职让给他,事情发展的趋势就有点诡异了。
yīn司乃死人yīnhún的世界,简单地说等于另一个时空。这时空和阳间一样,同样的等级分明。阶级清楚,而城隍之位。差不多等同于知州了。算得上一方封疆大吏,举足若轻。如今汪城隍竟说要让位给陈剑臣。开什么玩笑?
广寒闻言脸sè一沉:“你说让便能让的?”
汪城隍哼声道:“我可以先让留仙去考城隍。以他的才华,还不是手到擒来?”
广寒忽地哈哈一笑,话题一转:“我倒想起以前你考城隍时的情况,那时候考题为‘一人二人,有心无心’吧。”
汪城隍不答。
广寒继续道:“你当场回答‘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端是妙句,难怪能一举考中。”
说起以前的光辉史。汪城隍便得意地手撸三缕胡须。
广寒忽而话题一转:“但如果这个题目让留仙回答,只怕别是一番模样。”转面望着陈剑臣,问:“留仙可有答案?”
那边汪城隍同样把目光注视到陈剑臣的脸上,有些迫切的意味。
陈剑臣微一沉吟,张口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这一句,和汪城隍那一句明显观点大不同——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惩。”
此言的意思就是说如果人有心地去做善事,不管做多少件,都不该有什么奖励;而一个人无心之间所犯下的罪恶错误,不管程度如何,都不该受到惩罚。
这般主张,自有奥妙,只讲究本心动机。
可陈剑臣引用的回答:“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主旨却是侧重结果,有心也好,无意也罢,不讲究这些,而讲究事情的xìng质如何。如果是好事,哪怕很有功利xìng地去做,也是善人;如果是坏事,就算是无意犯下的,可一样要承担后果,譬如说你错手杀了人,就算无心的,然而杀人就是犯了罪,必要的惩戒不可避免。
此论点,当为治世的基本观点之一。
广寒笑道:“老鬼,依你之见,留仙这答案可能考得上城隍?”
汪城隍瓮声道:“主考的是判官,我怎知道。”神sè却恹恹了下去,心里亮堂堂的,陈剑臣有书生意气,根本做不来城隍。
陈剑臣问:“到底是怎么回事?”觉得广寒和汪城隍都是神神化化的,几乎把他绕糊涂了。
广寒笑道:“某城隍老爷近期信徒大减,收集不到足量的香火,故而要破罐子破摔了。要找个替罪羔羊,所以就把主意打到了你身上。”
陈剑臣讶然,心想:你让我当我就当吗?
——对于当这城隍,他还真没什么兴趣。
汪城隍一翻白眼:“牛鼻子莫要颠倒黑白,什么叫替罪羊,多少人要打破头抢着当城隍而不得呢。”
他这话倒是实话,在yīn司中,城隍一职权势不小,典型的肥差。真要他让,说不定还会依依不舍。
陈剑臣沉声道:“汪城隍,还是说正事吧。否则道长不走,小生也要告辞回去了。”
汪城隍一伸手:“正事就是请你们来帮忙呀。”
“帮你收香火?可我连香火是什么都不大清楚呢。”
汪城隍道:“事已至此,我就坦白和你说吧……”当下一五一十将事情概要说了出来。
听完,陈剑臣才明确到“香火”这个名词概念的真实涵义和作用。
所谓“香火”,在阳间指的是百姓拜神所用之物,但在yīn司,却是一种无形的念力——香火念力。
念,就是信念信仰的意思。
百姓们拜神,虔诚恭敬,无二心,许以愿望,就会产生一种念力,被称为“香火念力”。挂香火之名,但不是说烧的真正的香火越多,念力就越强大,而是要拜神的人信念纯洁干净,才能产生出来。
俗话说“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