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神通之秘(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叶老语出惊人,让李玄和两位总管震惊的说不出话来。  

但叶老并没有说完,继续缓缓说道:  

“你们也不必如此震惊,佛门六神通并没有外界所传的那么玄乎。”  

“叶老,还请您细说。”  

尚总管说着伸手一引,请叶老坐下。  

叶老点点头,跟他们一并坐了下来。  

“据我所知,佛门六神通只是能锚定‘道’之特性的修炼法门。”  

“就比如你们先前所说的他心通,并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读心术,而是一种特化于观察对手的道之特性。”  

叶老的话,让李玄和两位总管若有所思。  

“特化于观察对手的道之特性?”  

李玄仔细的回味这句话,似乎有了一些感悟。  

“对啊,这世界的力量是由天地五行所构成的,即便有超乎常理的力量也无法摆脱五行的局限。”  

李玄想到了叶老的能力。  

那穿梭于阴影中的能力确实如同神仙手段一般,但终究没有超脱阴属性的局限。  

只不过阴阳在力量上比五行高出一筹,这才让叶老的能力更加神秘莫测。  

“他心通的能力听着再怎么离谱,其原理也无法超脱阴阳五行的界限。”  

“如此说来,此方世界的佛门六神通应该都有合理的解释。”  

“只是叶老所说的道之特性是怎么一回事?”  

李玄被叶老的话稍一点拨,短短片刻倒是想明白了许多其中的奥妙。  

他如今对天地五行之力的领悟越发精深,很多道理都能触类旁通,只需要将自己的领悟套上去,就能得到一个差不多的答案。  

李玄当即对叶老传音验证自己的猜测:  

“叶老,你的意思是佛门六神通可以让修炼者按照意愿,定制自己的道?”  

叶老看向李玄,不禁露出欣慰的笑容。  

“可以这么理解。”  

得到叶老的亲口确认,一旁的两位总管也不禁露出惊讶之色,尤其是他们看向李玄的目光,更是充满了诧异。  

怎么说他们也痴长数十岁,拥有着更加丰富的武道经验,但李玄却是先一步理解了叶老话语中的意思。  

这份领悟力让两位总管不由得在心中默默叹服。  

随着李玄的实力不断变强,带给他们的惊喜也是越来越多了。  

以前,他们还能在各方各面给李玄指点许多。  

可现在两位总管渐渐发现李玄超出他们的地方也越来越多。  

这种可怕的成长速度,也唯有“天命者”三个字可以解释了。  

叶老继续为他们详细的解释何为佛门六神通。  

“佛门六神通可分为天眼通、天耳通、神足通、他心通、宿命通和漏尽通。”  

“前三个神通在佛门高手中我见过不少,但后三个就比较罕见了,修炼难度应该也是极高。”  

“而且这佛门六神通也不是所有人都能练出来的,佛门也有很多上三品修为的人没能练出任何一门神通。”  

“这六门神通各有神异,但不管你是什么属性,只要是同样的神通,即便展现的方式不一样,但却都蕴含极为相似的道。”  

李玄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叶老,你知不知道善了大师的道是什么?”  

他记得之前善了大师说过,他的道在京城并不是秘密,叶老就是其中的一个知情人之一。  

“善了的道是‘浮尘’,他的真气乃是土属性。”  

听了叶老的回答,赵奉也在一旁嘀咕道:“浮尘之道?”  

“浮尘之道伤敌于无形,配合上他心通,几乎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他的道境,我没有亲自交手过,因此也不好断言。”  

听到叶老如此高的评价善了大师,李玄和两位总管也是默然。  

李玄也是没有想到,被自己骂了两天老秃驴的和尚竟然有这么两把刷子。  

尚总管不禁好奇问道:“叶老,不知这他心通在交战时具体有何能力?”  

“预判敌人。”  

叶老的回答很简单,但看他们听不太明白,只得又举了几个简单的例子。  

“他心通能够让自己的道带有极为强大的观察敌人的能力。”  

“所以战斗中,几乎能够立即掌握敌人的行动模式,甚至连你的心思都猜到,这也就是民间为什么会讹传他心通为读心术的原因。”  

“你们应当知道,这样的能力在同级别的交战中有多么厉害。”  

李玄和两位总管都不禁无语了。  

这简直是离谱,好吗?  

“不仅仅是在战斗中,即便是日常生活里,佛门凭借这六神通可是吸引了不少坚定的信徒。”  

“善了早年在京城开过几场法会,可真是为崇福寺谋了好大的利益。”  

“只可惜后来京城的佛道两门有了协议,这才止了此事,否则恐怕京城里早就只剩佛门的寺庙了。”  

叶老感慨一声,意外地道出了一件当年的往事。  

“原来这佛道之间也并不和睦。”  

李玄之前见那位太清观的三溪道长对几位大师态度不错,本以为佛道之间关系还好。  

可现在仔细想来,那晚必勒格被打跑之后,三溪道长其实并没有现身的打算,而是被善了大师看破了行踪之后,才从暗处走了出来。  

他们当时联手重创了必勒格,李玄还以为两家还过得去,现在看来这佛道之间也远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  

“看来有人的地方就有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