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望西北,射天狼(3/7)
将尽人皆知。'“
“'昔日禁令,岂不形同虚设?我岂能以伪乱法为首务?'商人闻言,只得悻悻而退。“
章越听到这里,不由皱起眉头。
此时,那位被讥讽为“三姓家奴“的枢密副使沈括声音微颤,此刻难掩激动:“魏公,子由不是颟顸,而是谨慎。他后来派人告诉了我。我听闻此事后,特意召那商人试验。“
“结果确实可行。“
“魏公,我事先听说信州铅山场已用铁釜盛装胆水,旬月间便得赤铜——若推广至全国,每年可增铜料何止百万斤!“
章越点点头:“此法当真可靠?“
沈括沉稳答道:“《抱朴子》中确有记载:'诈者谓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与此法原理相通。“
“需要多少置换?“章越突然发问。
沈括早有准备,从容从袖中取出算袋:“按旧方,十斤铁仅得三斤铜。但下官已改良配方.“
章越虽是理科出身,但穿越多年,书本知识早已生疏。
但经沈括这么一说什么‘以铁换铜’,不就是FeCuSO→CuFeSO。
胆矾的化学方程式是五水硫酸铜,而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就可以置换出铜来。
沈括说工匠如何如何将铁片浸在胆水中,数天后铁片表面会沉积一层海绵状的铜后,将铁片取出刮下铜粉,最后收集这些铜粉,进行熔炼、铸锭。
原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胆铜法。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的元祐年间曾有商人献给朝廷,却被苏辙以“朝廷秘法“为由制止。此事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
现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以铁换铜“之法意义重大。
现在宋朝和辽国都深陷钱荒,经济处于通缩状态。辽国更严重,辽国百姓除了宋钱,其他货币一概不认,所以外流的岁币又重新回到了宋朝。
而章越当时为了解决钱荒,就大力推行盐钞交子在市面上增加货币流通。
历史上熙宁时的当二,当三钱,以及后来蔡京的‘当十钱’,以及吕惠卿在西北发行铁钱取代铜钱,也都是这个思路。
不过无论当二,当三,当十还是铁钱,这就和历史上大泉五千一样。
不如实实在在地铸些铜钱,还有对青苗法,保马法,保甲法进行修缮,实行结构性改革。
沈括听了章越的想法道:“若这胆水炼铜之法得以推广,大宋便可大量铸造铜钱。”
历史上,北宋末年胆铜产量已占了两三成,到了南宋已高达八成。
章越道:“还是以这些铜钱作为交子的凭据。”
盐钞现在原先兑换解盐,到兑换天下各地的官盐,如果朝廷一年有价值一千万贯的盐可售,那么就可以发行一千两百万贯的盐钞,其中这两百万贯就是铸币的利润。
同时交子是以铜钱铁钱为准备金制度,张咏作益州交子务时,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一百二十六万贯,这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
后来朝廷滥印导致交子疯狂贬值。
“丞相高明,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又可增收百万贯!“沈括难掩兴奋。
章越心道,曾布如今为了西北军费愁眉苦脸了,此事对他算个好消息。
章越对沈括笑道:“此事存中确有眼光,可以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沈括听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忙道:“承蒙魏公教诲!”
章越问道:“进献的商人如何赏的?”
沈括小心道:“户部议给了五十贯!”
“五十贯?”章越皱眉。
沈括连忙补救道:“炼铜之事有利于兵甲之事,枢密院可再给五十贯。”
“可曾听过千金市骨?“章越忽然截住话头,目光如炬,“不论此法是否早有流传,若无此人献之,满朝朱紫谁曾正眼相看?“
他起身,“授职军器监!“
沈括将声音压得极低:“下官原也作此想只是右相以为“他模仿着吕公著抚须的姿态,“'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又道此乃民间粗浅之术.“
章越看了沈括一眼,对方这些日子,没少在自己面前编排吕公著和旧党们。
沈括的话真真假假,不过用心是一目了然的。
党同伐异不是说,对方这般,你下面的人也会主动找事干的。
章越则道:“道德经还道,不尚贤呢,也可听之吗?”
“说到这里,庙堂政论之地,我以新旧兼用姑且用之,但如今要改一改!”
沈括问道:“侍中意思自今日始,新旧兼用四字,该添些新解了?”
章越则道:“胆水浸铜之法,一年为朝廷增岁入百万,居然言是败坏人心。”
沈括听了暗喜道:“之前旧人之论纷纷,说什么两汉以来,仗节死义、立功立事,皆中原人。似蔡确,吕惠卿皆南人不可轻信轻用。”
章越知道沈括又在给自己上眼药,但这些话也不是子虚乌有。
他于是道:“存中,让你担任枢密副使,真是大材小用了。“
沈括低垂的目光却隐隐透着喜色,面上却谦逊道:“不敢,不敢侍中抬举了。“
章越笑了笑道:“昨日左正言朱光庭入对,与陛下论及人材之难。”
“陛下言,只为难得全者。有材者无德,有德者无材。”
“朱光廷道,惟执政大臣需当用材德兼备者,其余各随合用处用之。若当局务之任,则
“'昔日禁令,岂不形同虚设?我岂能以伪乱法为首务?'商人闻言,只得悻悻而退。“
章越听到这里,不由皱起眉头。
此时,那位被讥讽为“三姓家奴“的枢密副使沈括声音微颤,此刻难掩激动:“魏公,子由不是颟顸,而是谨慎。他后来派人告诉了我。我听闻此事后,特意召那商人试验。“
“结果确实可行。“
“魏公,我事先听说信州铅山场已用铁釜盛装胆水,旬月间便得赤铜——若推广至全国,每年可增铜料何止百万斤!“
章越点点头:“此法当真可靠?“
沈括沉稳答道:“《抱朴子》中确有记载:'诈者谓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与此法原理相通。“
“需要多少置换?“章越突然发问。
沈括早有准备,从容从袖中取出算袋:“按旧方,十斤铁仅得三斤铜。但下官已改良配方.“
章越虽是理科出身,但穿越多年,书本知识早已生疏。
但经沈括这么一说什么‘以铁换铜’,不就是FeCuSO→CuFeSO。
胆矾的化学方程式是五水硫酸铜,而铁的化学性质比铜活泼,就可以置换出铜来。
沈括说工匠如何如何将铁片浸在胆水中,数天后铁片表面会沉积一层海绵状的铜后,将铁片取出刮下铜粉,最后收集这些铜粉,进行熔炼、铸锭。
原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胆铜法。
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的元祐年间曾有商人献给朝廷,却被苏辙以“朝廷秘法“为由制止。此事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也有记载。
现在他敏锐地意识到,这“以铁换铜“之法意义重大。
现在宋朝和辽国都深陷钱荒,经济处于通缩状态。辽国更严重,辽国百姓除了宋钱,其他货币一概不认,所以外流的岁币又重新回到了宋朝。
而章越当时为了解决钱荒,就大力推行盐钞交子在市面上增加货币流通。
历史上熙宁时的当二,当三钱,以及后来蔡京的‘当十钱’,以及吕惠卿在西北发行铁钱取代铜钱,也都是这个思路。
不过无论当二,当三,当十还是铁钱,这就和历史上大泉五千一样。
不如实实在在地铸些铜钱,还有对青苗法,保马法,保甲法进行修缮,实行结构性改革。
沈括听了章越的想法道:“若这胆水炼铜之法得以推广,大宋便可大量铸造铜钱。”
历史上,北宋末年胆铜产量已占了两三成,到了南宋已高达八成。
章越道:“还是以这些铜钱作为交子的凭据。”
盐钞现在原先兑换解盐,到兑换天下各地的官盐,如果朝廷一年有价值一千万贯的盐可售,那么就可以发行一千两百万贯的盐钞,其中这两百万贯就是铸币的利润。
同时交子是以铜钱铁钱为准备金制度,张咏作益州交子务时,以本钱三十六万贯为准备金,首届发行官交子一百二十六万贯,这中间的差额就是利润。
后来朝廷滥印导致交子疯狂贬值。
“丞相高明,如此一来,朝廷每年又可增收百万贯!“沈括难掩兴奋。
章越心道,曾布如今为了西北军费愁眉苦脸了,此事对他算个好消息。
章越对沈括笑道:“此事存中确有眼光,可以算得上是大功一件!”
沈括听了脸上青一阵白一阵,忙道:“承蒙魏公教诲!”
章越问道:“进献的商人如何赏的?”
沈括小心道:“户部议给了五十贯!”
“五十贯?”章越皱眉。
沈括连忙补救道:“炼铜之事有利于兵甲之事,枢密院可再给五十贯。”
“可曾听过千金市骨?“章越忽然截住话头,目光如炬,“不论此法是否早有流传,若无此人献之,满朝朱紫谁曾正眼相看?“
他起身,“授职军器监!“
沈括将声音压得极低:“下官原也作此想只是右相以为“他模仿着吕公著抚须的姿态,“'民之难治,以其智多',又道此乃民间粗浅之术.“
章越看了沈括一眼,对方这些日子,没少在自己面前编排吕公著和旧党们。
沈括的话真真假假,不过用心是一目了然的。
党同伐异不是说,对方这般,你下面的人也会主动找事干的。
章越则道:“道德经还道,不尚贤呢,也可听之吗?”
“说到这里,庙堂政论之地,我以新旧兼用姑且用之,但如今要改一改!”
沈括问道:“侍中意思自今日始,新旧兼用四字,该添些新解了?”
章越则道:“胆水浸铜之法,一年为朝廷增岁入百万,居然言是败坏人心。”
沈括听了暗喜道:“之前旧人之论纷纷,说什么两汉以来,仗节死义、立功立事,皆中原人。似蔡确,吕惠卿皆南人不可轻信轻用。”
章越知道沈括又在给自己上眼药,但这些话也不是子虚乌有。
他于是道:“存中,让你担任枢密副使,真是大材小用了。“
沈括低垂的目光却隐隐透着喜色,面上却谦逊道:“不敢,不敢侍中抬举了。“
章越笑了笑道:“昨日左正言朱光庭入对,与陛下论及人材之难。”
“陛下言,只为难得全者。有材者无德,有德者无材。”
“朱光廷道,惟执政大臣需当用材德兼备者,其余各随合用处用之。若当局务之任,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