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技术扩展的方向(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着乔丹要球。  

接到柴尔斯传球后,张昊转身面对篮筐,起跳!奋力往后方弹出去!  

乔丹立刻扑上去干扰,张昊在空中后仰,强行出手…  

靠着臂展优势,张昊成功的在乔丹的指尖上方将球投了出去…  

这一球,张昊很紧张,乔丹也难得的在季前赛冒出了紧张的情绪,在空中,两人同时看向篮筐,只见,球飞行方向很正,非常正,伴随着第三节结束的哨声,张昊的压哨长两分空心命中!  

两人落地后,张昊失去平衡摔在地板上,乔丹看着在地板上弹来弹去的球,叹了一口气,然后笑了,没有转身,向背后伸出手。  

张昊有些意外,拉着乔丹的手站了起来。  

乔丹头都没转,把张昊拉起来后径直走向替补席,今晚的比赛已经结束了。  

77比57,比赛已经进入垃圾时间,整个第四节都是垃圾时间。  

他们赢了,也没人知道他和张昊对决,就连队友,也只是当成了他想要趁机会重新打磨一下他一挑N的能力,毕竟,对比两年前,他的打法已经改变了很多,对于第三节暂停时队友们这样的议论,他也没有去纠正…  

总之,过去一节比赛,乔丹很享受,最后“输”了,有一丢丢的恼怒,但确实很愉快,因为他看到了一群特别的球员,或者说,是被一个人变得有些特别的一群球员。  

那群人,想着法的让自己不要失去斗争心。  

敬佩感又增加了一些。  

他记住了那个新秀的名字——张昊。  

布奇-贝尔德是真没料到张昊居然能“赢”!  

哪怕是这样不公平的条件,他也没想过张昊会赢,因为对方的防守做得太好了。  

但张昊就是办到了!  

之前,其实没有机会真正的让张昊展现一下他的中投能力,这次,他拼尽了全力,布奇-贝尔德也看到了张昊中投的最强表现——绝对是顶级!NBA的顶级中投!  

比乔丹肯定比不过,但放眼整个NBA,又有几个人敢说能和乔丹比中投?前三连的乔丹,面框单打中投就已经是联盟数一数二,现在,背筐也练到了超强的水准。  

和乔丹打过比赛,才知道乔丹并不比退役前弱,单从技术看,还要更强!  

比赛进入垃圾时间,原本布奇-贝尔德是不打算派出训练营合同球员,但进入第四节,他派上的全都是训练营合同球员,第三节9个主力球员全部都上了,现在,要给时间让他们缓缓。  

没什么意外,末节分差还在被拉大。  

张昊这边,看着任务提示,心情有些复杂。  

16投7中,罚球2中2,张昊单节拿下16分,压过了拿到15分的乔丹一头。  

而且,张昊16中7的命中率,比乔丹15中6的命中率要高。  

这是一场在张昊看来完全不公平的对决,他赢了。  

但没人在乎。  

篮网队这边其他人也觉得不是很有滋味,但最起码,他们不像上半场打完那样沮丧。  

这,在布奇-贝尔德看来就够了。  

张昊坐了几分钟后,也想明白了,挫败是肯定有的,他们的实力弱,肯定会有这样的时候。  

但就要这样低沉下去吗?  

当然不!  

他们篮网队没有一个人是魔术师约翰逊、邓肯那样的球员,他们不是进入NBA就能拿FMVP或者一阵的超级巨星,他们一定会面临这样的情况,而且不止一次。  

或许有一天,他会成为球星,或许只会成为NBA的一名普通球员。  

但不论如何,不被这样的负面情绪打倒、选择将这些负面情绪也就是压力变成动力,才是最好的选择。  

既然挫败不可避免,那就选择接受这个过程!  

一直注意着张昊的队友们看到张昊表情的变化、看到张昊重新焕发了那种对篮球的热情,情绪也从低谷开始回升。  

不知道从何时起,在斗志、在对待比赛的热情方面,队友们已经视张昊为主心骨了。  

实际上,他们有斗志、重燃热情,就是因为张昊带来的改变。  

这一点,柴尔斯注意到了,肯尼-安德森注意到了,沃恩-弗莱明注意到了,兰迪-惠特曼注意到了,布奇-贝尔德注意到了…  

不再去低沉,不再去想着自己和真正的强队的差距,张昊打开了字幕。  

之前,在终场哨声响起、他的压哨中投命中的时候,提示就已经来了,只是当时他投进那个投篮后看到乔丹转身离去的背影,诸如空虚、怅然等不是滋味的感觉冒了出来,暂时他不想去看。  

现在情绪恢复了,张昊打开字幕后看到任务完成的提示…好嗨哦…  

“与神共舞:  

目标:在宿主的指导下,在本场比赛下半场,张昊与迈克尔-乔丹同时在场时得分需比迈克尔-乔丹高。(已完成)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寿命60天。  

剩余寿命:326天,可用寿命325天。  

因张昊在比赛中主动挑衅,让迈克尔-乔丹了解到对抗目标,且完成本目标。  

恭喜宿主获得奖励:翻身跳投之王(青铜勋章)。”  

60天寿命!  

张昊感受着身体的疲惫,想到在比赛中的压力、面对乔丹防守时不时出现的慌乱情绪、常常面对的不知所措、以及乔丹一挑三都能打进时他产生的挫败…胡可诶而?  

终于,寿命又回到300天以上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