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望风而降(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随机推荐:  

大业十一年,秋!  

唐国公李渊降明,  

大兴宫内,  

陆言坐在龙椅上,看着下方的众将士道:“今日,能在这里看到诸位,我感到十分欣慰!”  

看着陆言,李渊一方的人则是各个都低着头,  

因为他们败的实在是太难受了,  

那么大的一座大兴城,他们居然一晚上就丢了,  

但还没等他们难受多久,西域的援军就抵达了,杨玄感亲率十五万人抵达了,  

看着如此庞大的军队,李渊此刻也没其他的想法了,因为不论是兵马,还是其他方面,西域都似乎更胜唐国啊!  

“李靖?李世民何在!”  

望着下方,陆言不由得严肃起来,  

“臣在!”  

缓缓走出,李靖脸上满是尴尬的神色,  

当年他与红拂女相恋,但因为身份的关系,并没办法将其带走,  

是陆言出面,帮李靖从杨素手中带走的红拂女,  

可结果呢,李靖这老小子不讲武德,居然投唐了,没去西域找陆言!  

如今见面,李靖别说多尴尬了,  

可要是换成心眼小的人,李靖多半就已经挂城门上风干了,  

陆言:看看,我这心眼多大啊!  

慕容恪:车轮放平?  

“你与李世民,率昔日唐军五万人兵进济南!”  

淡然的看着李靖和李世民,陆言立马开口起来,  

“是!”  

拱手行礼,李靖和李世民也没想到,陆言居然会给他们领兵的权利,  

“洛阳方面,还望唐国公能修书一份!”  

望着身边的李渊,陆言微笑起来,  

“臣知道了!”  

听到陆言的话,李渊当即点着头,  

“杨玄感,熊阔海,你等二人率十万兵马南下,我要明年,完成天下一统!”  

看着眼前的两人,陆言可是打着送福利的名义,让两人南下啊,  

毕竟他在隋朝花了这么多钱,养了这么多年,为的就是今天!  

“是!”  

上前行礼,只见熊阔海和杨玄感立马拱手抱拳,  

望着命令下达后,陆言则是摸着下巴道:“明日,玉玺即将送达,到时,我将举行登基大典!望诸位爱卿,不要惹事哦!”  

听到陆言的话,只见在场的群臣们纷纷倒吸一口凉气,  

济南府,  

李靖和李世民率领大军抵达后,瓦岗寨立马摆出了战斗姿态,  

就连在前线跟宇文化及打的头破血流的李密也回来了,  

看着突然到访的李靖和李世民,李密则是露出一丝严肃,  

因为李家战败的消息,他们已经得知了,不过令人没想到的是,李家居然投了,  

想到这里,李密就一阵不可理解,  

大家打的好好的,你这投了,算怎么一回事,  

不过想到李靖和李世民领兵,李密就转头道:“丞相,你派人书信一封,我瓦岗寨愿意帮李世民重新拿下大兴!”  

“这能行吗?”  

惊讶的看着李密,王伯当不由得诧异起来,  

因为这都不是在做梦了,这是在异想天开啊,  

虽然李靖和李世民在领兵,但谁知道,这其中有没有陆言的人马呢?  

“先试试再说,就算不行,也能让那位陆柱国心生疑虑!”  

嘴角扬起自信的笑容,李密不禁为自己的反间计感到自豪。  

明军的营地中,  

当李靖和李世民看到李密的书信,两人都纷纷对视一眼道:“这是给你的!”  

“不,是给你的,绝非是我的!”  

“不,这就是给你的,你别狡辩!”  

看着李密的书信,李世民和李靖都傻眼了,  

一般情况下,送书信不是躲躲藏藏的吗?可李密倒好,光明正大的派人来送,  

这是什么情况,这是怕陆言不知道他们在瓦岗寨“通敌”吗?  

“要不,送回去?”  

望着身边的李世民,李靖要不是看见四周有一圈西域的将军,估计早就跑回大兴领罪了,  

毕竟伱可以说李靖怂,但绝对不能质疑李靖不能打!  

在站队这方面上,李靖从来都是只选错的,不选对的!  

玄武门事变,李靖没有站李渊,也没有站李世民,这是什么做法,这是两头都得罪了!  

还好李世民心胸不算太小,不然就李靖这么玩,早被吊树上抽了!  

“怕什么?打开看看呗,我们都在呢!”  

望着李靖和李世民这么小心,一旁的西域将军笑了起来,  

因为他们也没想到,李密居然玩反间计,这可真有意思啊!  

别说李世民想反叛,就算是真的反叛了,那他也得能打赢啊!  

这五万兵马,虽然说有三万是昔日的唐军,但早被全打散了,  

更何况,月俸也从昔日的一两银子变成了三两,  

就算李世民想要造反,那也得看看下面的大头兵愿不愿意啊!  

上前撕开书信,一名西域将军打开道:“嘿,我说这瓦岗寨的不愧是土匪啊!连字都写不明白,还有涂鸦呢!”  

嘴角抽搐的看着这一幕,李世民和李靖都头冒冷汗起来,  

因为这哪里是写错字了,这明明是故意的!  

“打,明天就打瓦岗寨,绝对不能给他们活路!”  

咬牙切齿的看着书信,李靖心里也是一阵发凉,  

因为这要不是大家都看着,他李靖就算是跳黄河都洗不清啊!  

而听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