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厨艺传承(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四九城,红星轧钢厂,  

第三食堂,  

刘学成让王磊先回去后,就带着陆言找到了食堂主任,  

两人交谈一会后,  

看着眼前的陆言,食堂主任张本笑着道:“陆言是吧!我是食堂主任张本,你叫声张哥就行!”  

“张哥好!”  

递出大前门,陆言脸上满是笑容,  

“其实在我们食堂工作,也是简单,就是切切菜,打扫卫生就行了!没问题吧!”  

望着陆言,食堂主任张本询问起来,  

“当然没问题,这些都是正常人会做的事情!”  

露出微笑,陆言连忙解释了起来,  

“对了,你不是住在九十五号院吗?我给你安排在第三食堂行吗?你们院里的傻柱正好在这里当大厨!”  

看着陆言,张本询问起来,  

“没问题,第三食堂就行!”  

开心的看着张本,陆言则是笑了起来,  

因为在第三食堂,等到将来,管理小灶的有何雨柱,大锅菜也有其他厨师,他只需要一天当该溜子就好了,  

对于能躺就完成的工作,他是绝不会坐着的,  

“走,我领着你去见见人!”  

带着陆言离开,张本则是转头道:“行了,老刘,这里交给我就行了!”  

“好!”  

望着张本带着陆言离开,刘学成也是满脸笑意的离开。  

不过他并没有回到厂办人事科,而是来到了后勤主任办公室!  

“砰砰砰!”  

敲门声响起,只见里面传来了一道声音道:“进来!”  

“主任,安局的事情都处理完了!”  

望着眼前此刻还是后勤主任的李怀德,刘学成解释起来,  

“办完入职手续了?他真去厨房了?”  

抬起头,李怀德好奇的看着刘学成,  

“真去厨房了,你说那小子年纪轻轻的,怎么就傻了呢?干部岗都不要.”  

好奇的看着李怀德,刘学成的脸上满是疑惑,  

因为安远的关系可不是开玩笑的,人家上面是真有神仙罩着的,  

“你管那么多干嘛?正因为人家是独苗,还需要照顾妹妹,这才来的轧钢厂,不然早调过去了!”  

望着刘学成,李怀德不由得敲打起来,  

“是是是,我知道了!”  

听到李怀德的话,刘学成则是笑了起来,  

看着刘学成离开,李怀德也是拿起座机电话,  

而在双方闲聊一阵后,脸上也是露出了一抹笑容。  

不过要是陆言知道,自己进厂是找李怀德的关系,肯定会高呼一声叔叔有远见啊!  

毕竟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李怀德可是犹如老树盘根一般,在轧钢厂屹立不倒啊!  

这其中除了李怀德本人的手段外,更兼具他岳父的背景,  

不然最后李怀德怎么只是被撤职,还在开放后,能带着尤凤霞潇洒的卷款跑路,  

而且李怀德这人,做事就跟和珅一样,  

拿了你的钱,我就帮伱办事,绝对不打含糊,  

这是什么,这就是业界良心啊!  

毕竟有多少倒霉玩意是拿了钱,他还不办事的,甚至还反咬你一口!  

在这点上,李怀德就真特么不是东西!  

李怀德:  

陆言:别问,问就是我是那个喜欢反咬的人!  

不过李怀德这人也十分聪明,虽然他也贪图女人,但从来不在轧钢厂内搞的风风雨雨,  

而且哪怕是大家都知道他和刘岚关系不简单,但也没传出过任何矛盾,  

这其中的秘密,估计也只有李怀德和刘岚清楚,并且,他也从来不向普通职工下手!  

以上几点说明,李怀德有手段,有道德,但不多,还是个聪明人!  

红星轧钢厂有五个食堂,  

但其中第三食堂却非常出名,那就是因为这里有傻柱在,  

作为在丰泽园学过川菜的厨师,何雨柱可以说得上是师出名门,  

毕竟丰泽园可不是一般地方,成立于1930年!  

即便是在现在,也是驰名中外的酒楼!  

何雨柱能在这里学厨,就可以证明很多东西了,  

更何况,他还并不只会川菜一种菜系,还有父亲何大清曾经教导的谭家菜!  

也就是清末谭宗浚的家传筵席,也被称为“榜眼菜”!  

但也正是因为谭家菜,陆言才知道何大清为什么要跟着白寡妇跑路,  

毕竟作为“榜眼菜”,谭家菜的传承可不简单,  

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何雨柱敢说自己是三代贫农,陆言就想笑了,这不扯淡吗?  

毕竟谁家贫农会做榜眼菜?  

而当厨师,也是讲门路的,并不是说师出名门的人,厨艺一定比野路子厉害,而是因为师出名门的厨子,他的下限不会太低!  

因为这就是传承的力量,而何雨柱为什么不去谭家菜酒楼学习,那是因为他没资格继承谭家菜传承人的资格!  

就如同陆言,他要不是当年拜师东北名厨李本顾,出师后,拥有东北菜方面的权威!  

就算他炒白菜再厉害有什么用,难道他还能凭借一道炒白菜上国宴吗?  

陆言:你哪个师傅教的?学的什么菜系,噢,原来是谭家菜啊,还不是传人,小瘪三!  

何雨柱:  

第三食堂内,  

张本领着陆言走进来道:“介绍一下,这位是食堂新来的厨师,十级炊事员的陆言同志!大家欢迎一下!”  

转头看着陆言,何雨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