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257节(3/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权有势、并非所得的一切与权力中心息息相关,这种人最在意谁当权谁上位;还有一些人,诸如士卒和百姓,恐怕谁当权都不能直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与自身关系不大的事他们就不太愿意付出太多代价。

除了利弊,还有一种东西叫认同感。假如一个不得人心臭名昭著的人上位,恐怕无论什么人都会唏嘘摇头一番,这也是为何郭绍不仅需要权力、兵权,还需要人望、名义的原因。

然后郭绍又考虑“破坏力”。按照阶层来看,最有实力力量的是广大的百姓,然后是普通的士卒,接着才是有权的官僚、有兵的大将。但所有人都不是一个整体,最强大的民众数以千万计,但他们分散在广袤的土地上;从个体上也是最弱的人……谁能组织起号召起他们,凝聚为一体?只要他们还活得下去、还能忍受,就很难被号召起来。

就在这时,郭绍察觉了门口有人。便听到卢成勇的声音道:“主公已经起床了?卑职给您打水洗漱。”

郭绍应了一声,遂收住心神站起来先穿衣披甲。

他准确地找到了自己放牙刷的地方,若是没有牙刷的时候可以用柳树枝泡水然后放在水里嚼,这是此时的生活习惯。洗脸、梳头,收拾打扮好衣着……

今天早上,一切都很有条理,郭绍告诉自己状态很好,头脑清楚、井井有条。

他开始自己动手收拾东西,这个地方只是落脚点,随身的什么东西都要带走。他整理好档案放在一个袋子里,又把衣物和生活用品整洁地放在另一个袋子里。

卢成勇进来时,郭绍便道:“这两个布袋是我的东西,你帮我带走。”

“喏。”卢成勇抱拳应答。

又有此地的奴仆送早饭过来,亲兵尝试之后,送到郭绍房里,他细嚼慢咽吃饱。

不多时,王朴、李处耘、罗彦环三人求见。见礼罢,李处耘不动声色道:“主公要返回中军了么?”

“今天还有事,咱们这就走。”郭绍道。

王朴问道:“这就下达军府军令?咱们得下令诸军指挥使以上武将到中军,大伙儿好确认封赏的名目。”

李处耘和罗彦环听罢一起转头看郭绍。郭绍有片刻的停滞,他仿佛在下一个什么重大决定一样,拳头握紧,正色道:“即可下达军令。”

王朴拱手应允。郭绍又睁大眼睛断然道:“都照咱们商议好的办!”

……

“父亲……”汴水上的一艘楼船里,韩驼子紧张地看着韩通。

韩通手里拿着刚刚接到的军令,要他即刻前往“江南前营军府”中军大帐,商议诸部赏罚的细则。他看了一眼儿子那要哭出来的表情,有些动容,到底自家的儿子最在意老子。儿子今早的模样也与往日不同,平常叫爹,今天叫父亲,口气是十分严肃了。

韩通心里也感觉到了事情的气氛。他只是习惯性地在儿子和下属们面前严厉有威严而已。

驼子声音哀切:“父亲别去了!”

韩通道:“不去怎么行?这是军令,大军仍在国门之外,谁敢违抗中军军令,是死罪。”

驼子沉声道:“他们是要干大事,父亲身在高位手握兵权,不和他们同谋,此行危也!”

“手握兵权有个屁用。”韩通冷笑道,“水师指挥使以上的武将,中军的传令兵直接下军令了,我不去有什么作用?”

韩通踱了两步,沉吟道:“我虽是水师主将,也是侍卫马步司都指挥使,但下边的人不全听我的。他们的家眷在东京,东京是大周朝廷掌控;他们的军饷、军需用度是朝廷拨付。而我的兵权,想想也是朝廷授予。我是将士们的主将,但他们不是我的私兵……我得听军令。”

驼子急道:“事到如今,赶紧阻止部将们前去中军。父亲告诉将士们,郭绍要谋反!”

韩通摇头道:“有用吗?再说如果我真那么做,又没真凭实据,先变成谋反了。”他上前拍了拍驼子的肩膀,“不必害怕,我得出发了,你在船上等老子回来。”

“父亲……”驼子忽然扑通跪到地上,哭了出来。

韩通看了他一眼,不作理会,提起佩剑便走出船舱。

河畔上骑马的人纷纷向中军大营而去,人很多。韩通从侍卫手里接过马缰,也带着亲兵径直向远处的大片营地而去。

军营里,气氛很热闹,不过仍旧保持着军纪,站哨的、巡逻的都照行军布阵的部署,丝毫不乱。中军行辕在一处征用的破落庄园,周围已经被大片的军营围了起来。

韩通骑马来到营寨门口,立刻就有一个武将上前抱拳行军礼:“拜见韩将军。”

韩通点点头,从马上翻身下来。

那武将拿出一张纸条道:“郭大帅下令,韩将军到中军了,带您去见面谈谈。”

韩通愣了愣,点头道:“好。”

他跟着武将走进营寨,不动声色地回头看了一下,又有人上前招呼他的亲兵,带着亲兵们也进了营寨,但不是走一个方向。

韩通和带路的武将一前一后,默默地进了一栋房子,路上默默无话。及至一扇门口,便见十几个披坚执锐的大汉昂首跨立在两侧。带路的武将转身道:“请韩将军解剑,这时规矩。”

韩通咳了一声,解下腰上的佩剑叫过去,那人径直放在了门口的刀架上,伸手道:“请!”韩通大步跨进门口,走进去一看里面没人,只有一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周围也没门、没窗,只有瓦顶上有一扇小小的天窗,室内光线比较暗。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