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国千娇 第143节(2/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己退居幕后求保太平。

这就是最近震惊天下的南唐国政变!东京也偶尔有人说起,但周朝也发生了剧烈的动荡,所以东京上下并不是太关注南方,自顾不暇。

陈夫人本来是南唐国扬州人,倒是对这事儿很清楚。

久闻六皇子才名,陈夫人原本很钦佩李煜,而今得见,却有种说不出的感受……对,是轻视!虽然她不会表现出来,但内心确实开始有点轻视这个高贵的皇子。

和李弘骥的政治手段比起来,李煜简直是太软弱了。李弘骥成功后暗示弟弟悄悄献上周宪侍寝,除了贪美色、也想试探弟弟李煜的态度;李煜吓得直接向周朝求助,一面上书寻求庇护,一面携周宪跑路。

连一点反抗之力都没有!

陈夫人也知最近东京的一系列兵变,刚刚才见了郭绍;拿郭绍和李煜一比,更觉得完全没法比……看得出来李煜是个善良的好人,但妻子都保不住,只能到处求人可怜他是个好人。也幸好他生在南唐国,若是在大周朝这骄兵悍将横行的地方,恐怕死得更快、更没招架之力。

陈夫人心道:郭绍要是李煜这样的人,估摸着嫁给他的符家二娘子早就被不知多少人侮辱。但郭绍到现在还什么事都没有,而且权势越来越大,可见其能耐和智慧真是在刀山火海、骄兵悍将里历练了出来。

……李煜开口说话,这时陈夫人才从刚刚有点走神的状态中回过来。

李煜随口说道:“平常听娥皇(周宪)说,她有个表姐虽不在宦官之家,却结交甚广,今日顿觉名不虚传。方才那位客人身边的随从真是稀奇。”

“六公子是说……”陈夫人恍然道,“据言他叫董二,虽是小人,却是死士,算得上壮士。”

“只是实在太臭了。”李煜摇头道,“我刚回避时,在里面也闻得到叫人作呕的气味,陈夫人这等佳人居然受得了。”

陈夫人眼睛里露出一丝笑意:“臭只是小节,我倒觉得郭将军对待部下不拘小节、恩威得当、深有诚意,难怪能成大事。哪怕那人出身低贱、浑身又脏又臭,可他身上披的是现在大周朝最有权势的武将脱下来的斗篷;六公子不知发现没有,郭将军身穿戎服甲胄却没有斗篷,显然他毫不嫌弃为他效力的人。”

“哦?”李煜怔道,“大周现在最有权势的武将?”

就在这时,忽闻小门帘子里一个温柔婉转的声音道:“表姐说的是名讳郭绍的人?”

陈佳丽转头时,看到一个高挑婀娜的人影,正是自己的表妹周宪在说话。陈佳丽道:“正是他,想来郭将军在南唐国应该很有名的,难怪表妹一猜就中。”

“岂止有名!”李煜也瞪起了双瞳,“刘仁瞻、柴克宏这等名将,在我国曾被誉为战神,没人相信他们能败于周军之手,却接连败于郭绍手下!唉……周朝有此等人,安得不强?”

陈佳丽轻轻提道:“这等人在周朝并不少见,却不是那么好驾驭的。六公子知道赵匡胤的名字么?”

“如雷贯耳。”李煜道,“不过此人心术不正,意图谋反。”

陈佳丽听罢,只觉得话不投机,不想再说军政之事了。

周宪温柔的声音道:“夫君,你进来一下。”

李煜向陈佳丽抱拳道:“实在抱歉,耽搁一下。”

不多时,陈佳丽就听到里面表妹的声音带着点撒娇的口气道:“虽有奴婢帮我,但还是喜欢夫君的轻重,松紧得当,增一分减一分都很不舒服。”

过得一会儿,李煜的声音道:“这样行么?这阵子我心烦意乱,有点静不下心。”

周宪的声音十分好听,比任何丝竹管弦的旋律还有韵味,只听她说话就是种享受,听得陈佳丽一个女人都感到酥了,“夫君莫慌,无论发生了什么事,不是还有我陪着你么?”

李煜叹道:“我一生最幸运的就是遇到了娥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夫君……”周宪的声音简直要化成水。

陈佳丽却听得要冒出鸡皮疙瘩来,这俩人也太不像话了,从周朝礼馆到我家来作客,却把主人晾在一边,只顾如胶似漆。她不由得想起了亡夫,心里一阵凄凉……哼!当年先夫也是对我千依百顺,并不比你们俩差!

陈佳丽气呼呼地端起刚泡的茶猛倒一盏,灌了下去,“呀!”陈佳丽痛叫了一声,被烫得眼泪顿时浸满了眼眶。

“表姐!”周宪听到叫声忙掀开帘子走了出来,关切地看着她。

陈佳丽一见她,顿时不得不服输。自己这厅堂的摆设、这里的所有人,完全就是她一个人的陪衬!陈佳丽也是一个非常稀罕的美人儿,稀罕到不敢见人、平素都矫情地遮遮掩掩;但在周宪面前,她实在矫情不起来。

再美的女人,就怕比较。陈佳丽只打出生起,见过许许多的女子,包括各地世家贵胄的娇贵大家闺秀,但周宪是这世上她见过最漂亮的,没有之一;远远超越了世间的佳丽美人,连陈佳丽在她面前也黯然失色。

恐怕连百花都要羞愧它们的容貌,那顾盼生辉的目光、那鲜亮无暇的颜色、那姣好匀称的脸庞……不仅是脸,胸、腰身、臀、腿的美妙轮廓遮掩不住,浑然天成恰到好处……温柔的气质,高雅轻软到每一个细节的举止,整个人的味儿简直是女人中女人。为何老天如此不公平,千万人的美都毫不吝啬地给了她一个人。

躲躲藏藏不敢在世人面前露面的大美人陈佳丽,富可敌国的沈家主不惜代价要续弦的女人……她忽然觉得自己只是个俗气普通的人罢了,并不是那么特别,以姿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