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祈福(1/2)
沈继铃见袁明推门进来,连忙起身迎过来。袁明和他说笑了两句,在座位上坐定,服务员过来给袁明加了一个杯子。
袁明开口道:“沈继铃,不知道你后面有什么计划?”
沈继铃想了想说道:“也没太长远的计划,只是想着先写一张专辑的歌,找个唱片公司试试看。”
袁明喝了一口茶,问:“现在怎么样啦?”
沈继铃叹了一口气:“我原来以为写歌很容易,但才写了两首,就感觉写不下去了。”
“怎么呢?”
“哎,写出来的歌,不是重复太多,就是自己都不满意。”
“那有想过进唱片公司,让唱片公司给你买歌来灌碟吗?”
“没,我觉得唱片公司太商业化,那些歌唱不出要想要的味道来。”
“那如果是我帮你啦?”袁明笑着问。
沈继铃疑惑的看着他,说:“你帮我?怎么帮?”
“我有一个音乐工作室,是和几个朋友合作的。”袁明淡然的说了一句。
沈继铃惊呆了,“有......有......一家工作室?”他又审视了一下袁明的年龄,看来看去,对面也只有14、5岁的样子啊!难道他背后有人?沈继铃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是的,我在工作室是主创,基本所有的歌都是我写的。”袁明说道:“我邀请你去金岭市,我的工作室看看。”
沈继铃精神立刻就来了,他以前听说那些玩音乐的人,都会组建自己的工作室,想不到这里就碰到一位!
“好的,好的,荣幸之至!”沈继铃高兴的点头道。
“那好,今天那首歌就先给你吧,不过要属我名字!”袁明点头道:“后面看你的时间,到时候打电话给我。”说完留了自己的大哥大电话。
“行!你写的歌,我很喜欢!”沈继铃很高兴,但他又犹豫着说:“你这首歌质量这么好,要多少钱啊?”
袁明哈哈一笑,道:“不要钱,送你了。”
沈继铃急了,说道:“那怎么行啊!怎么能白要你的歌啦?”
袁明说:“没关系,我觉得你唱的比我唱的有味道,它在你手中不会被埋没的。”
沈继铃很感动,难得有一个人对他这么肯定,他也不再矫情,感激的说:“那,我也不说什么了,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朋友了!有什么要帮忙的,一句话!”
后面他们就一些音乐问题,进行了探讨,相谈甚欢。
第二天,于飞鸿一大早又领着他们去了山外山吃早点,山外山菜馆位于航州植物园内,背靠青龙山,面对山水园,左依玉泉池,环境幽静,是蜚声海内外的西湖名菜馆;前身叫“鼎园处”。这里不但航帮菜有名,而且早点也很有名。
于飞鸿说吃完早点就可以直接去灵隐寺了,大家一路从招待所步行到山外山,大约20多分钟。一路行来早晨的清新空气叫醒了那些还昏昏欲睡的小伙伴们,听着各种鸟儿的鸣叫,大家逐渐兴奋起来。
到了山外山,于飞鸿帮大家点了一大堆早点,什么片儿川啊,拌葱煎包啊,油条啊,鲜肉冬笋烧麦啊,最特别的就是山外山的小馄饨,多种馅料可以选,最经典的还是鲜肉的。一口咬下去,鲜美的肉汁马上出来!袁明自己点了一碗牛肉粉丝,在所有早点里最贵的,要4块!不过味道真好,那细碎的牛肉粒拌在粉丝汤里,一口下去不但粉丝根根丝滑,汤更是美味极了。
吃完了早点,一路穿过植物园,就到了灵隐寺的西门。
灵隐寺是我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是华夏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它端坐在西湖以西的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秀峰辉映,古木茂盛,古寺藏于深山,云烟飘渺其中,很是迷人。
走近灵隐寺山门,大家看见赭红色墙的照壁上,写着“咫尺西天”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于飞鸿提示,再走进一步,就是西天般的佛国世界了。从山门到灵隐寺,要走一小段路。沿途经过合涧桥、春淙亭、壑雷亭和冷泉亭。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航州,看到灵隐山麓山峰奇秀,蕴藏灵气,误以为天竺国之岭飞来于此,曰:此乃飞来峰也。认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驻留此山,建立寺庙,取名“灵隐”。起初山门寺额,题名“绝胜觉场”,到了北宋景德四年改题为“景德灵隐禅寺”,明朝后直名为“灵隐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历朝以来,寺院屡毁屡建先后14次,现在的殿宇,是19世纪重建的。
进到了寺内,袁明本以为大雄宝殿会被封起来,结果一看竟然是开放的!这才想起来,1988年的时候还没有后世管的那样严,整个灵隐都是开放的。
他们进了大雄宝殿,陆倩走到蒲团前,虔诚的跪倒,先是合掌默默祈祷。她心中祈求袁明百事无碍,健康无灾;又祈求她和袁明可以顺顺利利,千万不要有任何波折;又祈求她的父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祈祷完,她自己都觉得好笑,似乎要求的太多了。便又暗暗向佛祖告罪,千万宽恕自己的贪心。
袁明看她那样虔诚肃穆,不由得也在她旁边跪倒,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来就见前面有三尊佛,左边燃灯佛代表过去,中间是如来佛代表现在,右边是弥勒佛代表未来。
袁明开口道:“沈继铃,不知道你后面有什么计划?”
沈继铃想了想说道:“也没太长远的计划,只是想着先写一张专辑的歌,找个唱片公司试试看。”
袁明喝了一口茶,问:“现在怎么样啦?”
沈继铃叹了一口气:“我原来以为写歌很容易,但才写了两首,就感觉写不下去了。”
“怎么呢?”
“哎,写出来的歌,不是重复太多,就是自己都不满意。”
“那有想过进唱片公司,让唱片公司给你买歌来灌碟吗?”
“没,我觉得唱片公司太商业化,那些歌唱不出要想要的味道来。”
“那如果是我帮你啦?”袁明笑着问。
沈继铃疑惑的看着他,说:“你帮我?怎么帮?”
“我有一个音乐工作室,是和几个朋友合作的。”袁明淡然的说了一句。
沈继铃惊呆了,“有......有......一家工作室?”他又审视了一下袁明的年龄,看来看去,对面也只有14、5岁的样子啊!难道他背后有人?沈继铃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个解释了。
“是的,我在工作室是主创,基本所有的歌都是我写的。”袁明说道:“我邀请你去金岭市,我的工作室看看。”
沈继铃精神立刻就来了,他以前听说那些玩音乐的人,都会组建自己的工作室,想不到这里就碰到一位!
“好的,好的,荣幸之至!”沈继铃高兴的点头道。
“那好,今天那首歌就先给你吧,不过要属我名字!”袁明点头道:“后面看你的时间,到时候打电话给我。”说完留了自己的大哥大电话。
“行!你写的歌,我很喜欢!”沈继铃很高兴,但他又犹豫着说:“你这首歌质量这么好,要多少钱啊?”
袁明哈哈一笑,道:“不要钱,送你了。”
沈继铃急了,说道:“那怎么行啊!怎么能白要你的歌啦?”
袁明说:“没关系,我觉得你唱的比我唱的有味道,它在你手中不会被埋没的。”
沈继铃很感动,难得有一个人对他这么肯定,他也不再矫情,感激的说:“那,我也不说什么了,从此以后,你就是我的朋友了!有什么要帮忙的,一句话!”
后面他们就一些音乐问题,进行了探讨,相谈甚欢。
第二天,于飞鸿一大早又领着他们去了山外山吃早点,山外山菜馆位于航州植物园内,背靠青龙山,面对山水园,左依玉泉池,环境幽静,是蜚声海内外的西湖名菜馆;前身叫“鼎园处”。这里不但航帮菜有名,而且早点也很有名。
于飞鸿说吃完早点就可以直接去灵隐寺了,大家一路从招待所步行到山外山,大约20多分钟。一路行来早晨的清新空气叫醒了那些还昏昏欲睡的小伙伴们,听着各种鸟儿的鸣叫,大家逐渐兴奋起来。
到了山外山,于飞鸿帮大家点了一大堆早点,什么片儿川啊,拌葱煎包啊,油条啊,鲜肉冬笋烧麦啊,最特别的就是山外山的小馄饨,多种馅料可以选,最经典的还是鲜肉的。一口咬下去,鲜美的肉汁马上出来!袁明自己点了一碗牛肉粉丝,在所有早点里最贵的,要4块!不过味道真好,那细碎的牛肉粒拌在粉丝汤里,一口下去不但粉丝根根丝滑,汤更是美味极了。
吃完了早点,一路穿过植物园,就到了灵隐寺的西门。
灵隐寺是我国佛教著名寺院,又名云林寺,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公元326年),至今已有约一千七百年的历史,是华夏佛教禅宗十大古刹之一。它端坐在西湖以西的灵隐山麓,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秀峰辉映,古木茂盛,古寺藏于深山,云烟飘渺其中,很是迷人。
走近灵隐寺山门,大家看见赭红色墙的照壁上,写着“咫尺西天”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于飞鸿提示,再走进一步,就是西天般的佛国世界了。从山门到灵隐寺,要走一小段路。沿途经过合涧桥、春淙亭、壑雷亭和冷泉亭。据灵隐寺志记载,公元326年,印度僧人慧理来到航州,看到灵隐山麓山峰奇秀,蕴藏灵气,误以为天竺国之岭飞来于此,曰:此乃飞来峰也。认为“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于是驻留此山,建立寺庙,取名“灵隐”。起初山门寺额,题名“绝胜觉场”,到了北宋景德四年改题为“景德灵隐禅寺”,明朝后直名为“灵隐禅寺”,一直沿用至今。历朝以来,寺院屡毁屡建先后14次,现在的殿宇,是19世纪重建的。
进到了寺内,袁明本以为大雄宝殿会被封起来,结果一看竟然是开放的!这才想起来,1988年的时候还没有后世管的那样严,整个灵隐都是开放的。
他们进了大雄宝殿,陆倩走到蒲团前,虔诚的跪倒,先是合掌默默祈祷。她心中祈求袁明百事无碍,健康无灾;又祈求她和袁明可以顺顺利利,千万不要有任何波折;又祈求她的父亲身体健康,长命百岁。祈祷完,她自己都觉得好笑,似乎要求的太多了。便又暗暗向佛祖告罪,千万宽恕自己的贪心。
袁明看她那样虔诚肃穆,不由得也在她旁边跪倒,磕了三个头。抬起头来就见前面有三尊佛,左边燃灯佛代表过去,中间是如来佛代表现在,右边是弥勒佛代表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