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章 洒家浜游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柳青依破天荒的在吃完早餐之后,帮着韩朝一起收拾盘子。  

韩朝感觉还不错。  

这才有点家的味道嘛。哪里有什么都只是男人全做的道理。  

到了厨房,柳青依看了一眼韩朝满面春风的样子,又是瞪了一眼。  

韩朝这才收敛了一些。  

现在的韩朝你要说很怕柳青依,那倒也不至于。  

你要说不怕,那也不对。  

总之这是一个很微妙的关系。  

他恨现在没有自由身,也恨柳青依俯视他的这种态度。  

只是,她又付给他不少的工资。  

“奶奶,你想去哪里玩?”  

忙碌完之后,柳青依突然问柳奶奶这个问题。  

其实她想问奶奶想去玩什么,又或者说想看什么景色。  

韩朝觉得柳青依这个时候就是一个白痴。  

一个75岁的老人怎么会知道虞城有什么好玩的,她自己又没个概念的,她又不是旅游达人。  

这种当然是客随主便了。  

“你们安排就好,我一个老太婆子哪里知道上哪去玩。”  

柳奶奶也是笑着说道。  

其实对她来说去哪里玩或许不重要,最要的是有这两个小鬼陪着。  

柳青依这时候就有点犯难了,说实在的,她不是一个特别喜欢出去玩的人。  

一个在事业上很有魄力或者能力的女强人,未必在这些小事情上就很厉害。  

虞城哪些好玩的地方,她自然是知道的。只是她自己也没去过,而且平时关注点也不在这里,所以她也不知道哪里更适合奶奶一些。  

看着柳青依拿不定注意,韩朝并未说话。  

让你能,那你自己倒是挑一个好地方啊.....  

你个白痴女人,每天就知道上班还有自己的事业,生活,你懂啥是生活?  

废料!  

柳青依看了一眼韩朝,这家伙怎么这会没发表意见。  

没看见自己老板这会有些犯难吗?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韩朝,你看去哪里好?”  

柳青依还是忍不住问了问韩朝的意见。  

别的方面很废,这些事情上面,韩朝还行。  

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事情,他应该比自己强一些。  

......  

呵呵,这个时候想起大爷我了?  

这个时候才知道我的重要性了?  

“奶奶,虞城有个很大的芦苇荡,里面有湖,当然国剧里面的经典唱段洒家浜也唱的是这里的故事,说起来年代倒是和你这个年龄很相仿。”  

韩朝并没有正面回答柳青依,而是转头对着柳奶奶笑着说道。  

“原来洒家浜的故事在虞城啊,那今天就去那里吧。我还是很喜欢阿青嫂的。”  

柳奶奶直接赞成。  

洒家浜芦苇荡,柳青依还真去过,只是柳青依打从心底的觉得那里真一般。  

所以她当时就很自我的认为没有去的必要。  

不过她也许不明白,她认为一般的地方也许在别人眼里却很好。  

就比如柳奶奶也许就会很喜欢那里,从小受到电视电影的影响,总有些情节的。  

这是年轻的柳青依无法理解的。  

韩朝上楼去拿了个双肩包,包里面放了一些干粮和水。  

然后准备搀扶着柳奶奶,只是这一次柳青依眼疾手快,先他一步搀扶着奶奶了。  

并且又狠狠的瞪了韩朝一眼。  

韩朝不想跟她计较。  

假如此时就他两人,韩朝一定会怼她一句,跟着别人学,算什么本事?  

有本事自己原创啊。  

做为既是品牌服装公司的总裁又是知名设计师的柳青依,最不喜欢说的就是她没有原创。  

韩朝很自觉得去开了车,该开的车还是要开的。  

驱车来到洒家浜,门票60一张,这点钱虽然对于韩朝来说是毛毛雨。  

不过他还是觉得应该让柳青依去买。  

自己陪玩本就是多余的工作了,没道理还要搭门票钱。  

柳青依在这方面倒是自觉。  

只是一看到韩朝没有主动去买票,心里又是一阵鄙视。  

这样的男人,还能指望他成大事?那就是个笑话,这点小钱都不愿意花。  

洒家浜里有一些老房子,那是历史文物了。  

保留了很多年前的风格。  

“看见没有,这个是纺线机,可以把棉花纺成线的,最后那些棉花线可以拿去织成布的。”  

“你们还小,估计没见过吧。我年轻那会,还纺过线呢。”  

看着一个老房子里的木头纺线机,柳奶奶笑着对边上的两个小辈说道。  

“恩,这个我外婆家就有,小时候我看见我外婆用过。”  

韩朝接着说道。  

“哦?不容易啊,现在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这玩意,现在都是机器弄了。”  

柳奶奶听韩朝说自己见过,感觉有些意外。  

“我们那里穷,又是农村,那会还落后。所以一些老古董小时候都见过。”  

韩朝也无需掩饰自己的那些黑历史,柳家觉得他不配,给柳青依下任务离婚那是最好不过。  

只是柳家还真没谁能做得了柳青依的主,尤其在婚姻感情这方面。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怪不得小韩这么懂事。”  

柳奶奶又笑着说道,完全没有轻视韩朝的意思。  

“那个是织布机,可以把棉线织成布。说起来年轻那会,奶奶织布还是一把好手呢。”  

柳奶奶看着这些老物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