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5章(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刘氏的这种被关铁窗的境遇,直到十来天后的清明节这天,才彻底被打破。  

很快,又是一年一度的清明节了。  

几乎每一年的清明节前后,都会由晴转阴,最后在过节的当天阴雨绵绵,为这份扫墓和祭奠已经逝去的亲人的气氛上,蒙上一层淡淡的忧伤。  

而今年的清明节,却破天荒的春光灿烂猪八戒了!  

对于老杨家的这些小孩子们来说,那是非常的高兴,因为前一天夜里他们临睡前就反反复复的跟爹娘那里讨问,问他们清明节能不能去山里扫墓?  

爹娘给出的答复就是,要是不下雨,就去。  

下雨就不能去。  

因为下雨天去山里走路不方便,地上一步湿一步滑。  

容易摔跤是其次,绵绵的细雨丝儿飘在头上,落在身上,头发和衣裳全给打湿了。  

撑伞?  

太不方便了,山里到了这个季节,草木茂盛,到处都是树枝和荆棘藤蔓啥的。  

穿蓑衣?  

小孩子基本是没有适合他们大小的蓑衣的!  

没想到今天起床,昨夜的小雨已经停了,日头也出来了,草木翠绿翠绿的,花儿也是姹紫嫣红。  

小鸟儿在头顶飞来飞去,欢快得不行,到处都洋溢着勃勃生机。  

这可把孩子们给高兴的,死活不穿夹棉的外套,换上了比较单薄的春秋天的外衣,脚下的棉鞋也早已脱去,换上了适合行走的单布鞋。  

这不,团团圆圆小哥俩就是如此,两人脚上穿的,都是曹八妹前几天给送来的新鞋子。  

在院子里跑来跑去,你追我赶,好不欢快。  

而杨华洲和杨永进,还有小安他们,也都结伴从庆安郡,望海县城等地赶回来过节了。  

因为过节,兵部休沐,酒楼打烊。  

采药队,运输队都统统打烊。  

不过,村里这边的道观,却并没有因为清明节而关门打烊。  

相反,每到清明节,上元节,中元节,这些特殊的日子,都是道观香火鼎盛的几个节日。  

十里八村好多村民都喜欢在扫完墓之后,再去道观转一圈,在太上老君,或者元始天尊他们的法相跟前上香,叩拜,祈求这些道教天神能够赐福保佑!  

所以道观人手就很紧缺了,杨华明和杨永智他们根本就不能离开。  

但他们乐意啊。  

因为道观今天要接待一波一波的香客,那收供奉也必定是收到手软的。  

所以等今天结束,袁道长给单独给大家封红包。  

除此外,那些由香客们带过来的供奉品,道观本身消化不掉,也会适当的分给里面干活的人。  

只是这些事,不能外道就是了。  

这件事也是袁道长私下里得到杨若晴授意才去做的,并非袁道长擅作主张。  

杨若晴对把道观这事交给袁道长打理,非常的满意。  

原本是准备往里搭钱的,结果没想到,前两年道观竟然能自己自负盈亏。  

到了后面,每年竟然还能赚钱…  

“姐,爹打发我来问下你们妥当了没?大家伙儿都到齐了呢!”  

何莲儿小跑着来隔壁骆家询问。  

何莲儿今天也换了一套干净利索的衣裳。  

小安回来了,今天她要跟小安一块儿去山里给老杨家祖先们烧香磕头,牛牛太小了暂时不带,交给孙氏照管。  

“好了好了,这就过去。”杨若晴边应着,边帮骆铁匠拎起放在凳子上的一只篮子往外走。  

篮子里是供品,还有几刀草纸,两把香,火折子之类的。  

骆铁匠手里拿着一挂沉甸甸的炮仗。  

那是一挂万鞭,专门拿去骆老二,也就是骆铁匠兄弟,当初冒死把骆风棠带回长坪村的那个大齐兵的坟前。  

他是骆风棠名义上的养父。  

尽管真正把骆风棠抚养长大的人是骆铁匠,但是,如果没有骆老二当年冒死把骆风棠带回长坪村,恐怕骆风棠早就死了,也就后面这一切…  

所以这挂万鞭是专门带去山里,带去骆老二坟头燃放的。  

原因就是因为大志和小乔正月成亲了,在长坪村这边举办的婚礼。  

所以清明节,骆铁匠和杨若晴他们商量了下,还是决定买個万鞭去坟头再次告诉长眠的骆老二,让他知道大孙儿大志成亲了…  

“莲儿,爷去吗?”杨若晴跟何莲儿并肩往外走的路上,问道。  

何莲儿点头:“爷第一个就到了,奶奶也过来了,奶奶也想去,被爹和五叔他们给劝下了。”  

“不用猜,他们二老肯定是冲着大堂哥的坟头去的。”杨若晴说。  

可是,杨永仙的坟,目前并没有安葬进老杨家的祖坟地。  

杨永仙的墓地在另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像个临时收容站,去到那里的,都是一些不能算寿终正寝或者正常死亡的人。  

杨永仙会在那里先待个两年,然后再捡骨迁回老杨家的祖坟地。  

今天清明节,大家伙儿去山里烧香上坟,但是杨永仙那个地方,到时候杨永进杨永智杨永青三兄弟去转一下就是了。  

连他们几家的小孩子们都不会带去那边。  

老汉和老太太要跟去,尤其是小脚老太太,那很不现实。  

老汉就算了,自己能走,哪怕慢一点都没关系。  

但小脚老太太可是裹了脚的,那脚骨以前杨若晴无意间看到过。  

啧啧,真的是…反人类。  

畸形美!  

落在杨若晴的眼中,不仅不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