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57章 重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院子里,时隔一个多月,孙氏终于再次见到了自家的两个宝贝小外孙。  

当杨若晴和王翠莲跟过来的时候,只见孙氏蹲在地上,一条膝盖撑着地面,伸开双臂,两手一边搂抱一个小外孙。  

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亲亲这个的小脸蛋,揉揉那个的小脑袋,满眼满心里都是喜欢。  

而两个小家伙呢,也很给力。  

两个人抢着去回亲孙氏,尤其是团团,还奶声奶气的对孙氏说:嘎婆,我好想你呀,梦到你好几回啦!  

真的吗?我团宝还梦到嘎婆了?嘎婆真的好开心啊,没白疼没白疼,嘎婆也梦到了我团宝,还有我圆宝呢!  

圆宝,你想不想嘎婆啊?嘎婆可想你了!  

圆圆也用力点头,想!  

想嘎婆带好吃的,好玩的!末了,圆圆又补充了一句。  

孙氏再次搂住圆圆,又是一顿‘疯狂’的亲香,放心,给你们带了好多好吃的,还有好玩的呢,走走走,去嘎婆家!  

杨若晴和王翠莲对视了一眼,两人眼中也都是笑意,站在一旁安安静静的看着,不忍打断这温馨美好的画面。  

终于,这边暂时亲香够了,孙氏站起身,准备一手抱一个。  

结果发现抱起来好吃力。  

而两个孩子脚尖离地,压根不是被抱起来的,而像是被夹的双脚离地,悬在半空。  

不仅孙氏抱的吃力,两个孩子也被勒的小脸蛋都红了……  

孙氏好尴尬,不知该接着抱起来还是咋样,就在这当口,杨若晴终于动了。  

她来到孙氏和俩孩子跟前,将俩孩子接住并放回地面。  

娘,他们两个穿的衣裳多了,都是棉衣棉裤,还系了包裙,抱一个都有点困难了,何况是两个呢?  

杨若晴笑着,整了整两个小家伙的衣裳,将后背的棉衣和里面的秋衣往下扯了扯。  

然后说:你们俩都长大了,都是一岁的大孩子了,自己走过去嘎婆家好不好?  

两个小孩子齐声应着,圆圆一马当先冲了出去,嘴里还在大喊:我做开路先锋!  

团团则上来牵着孙氏的手,嘎婆,我牵着你走。  

孙氏愣了下,随即慈爱的笑了,好,嘎婆上了年纪,有我团宝牵着,嘎婆走路不摔倒。  

团团点头,更加小心翼翼的牵着孙氏,像模像样的。  

而圆圆呢,还在前面喊:快,快!  

孙氏笑着叮嘱圆圆:圆宝,你慢着点儿啊!  

身后,杨若晴和王翠莲再次相视一笑。  

王翠莲说:早上睁开眼睛皮就在问嘎公嘎婆回来了没,一上昼跑了六七趟隔壁,可算让他们给盼到了,这下是真高兴了。  

杨若晴莞尔,可不就是么!  

而走在二人身前的孙氏听到这话,也回头看了她们一眼,说:两人还这样惦记我们啊?跑了六七趟?啧啧,这可怜的,我听了心里都不是滋味……  

杨若晴赶紧说:那有啥,他们小孩子不就是这样么,娘你别又多愁善感的。  

王翠莲也笑着说:回来了就好,晴儿娘,晌午别生火,都过来吃饭。  

孙氏说:翠莲嫂子,不用那么客气,先前我大姐过来说,让我们晌午去她家吃。  

王翠莲诧异:别介啊,昨夜我和晴儿就商量好了呢,菜都准备好了。  

杨若晴也有点惊讶,说:娘,我大舅妈是咋说的?要不然我去跟她那说一声,让她别麻烦了。  

孙氏想了想,算了,晌午就去她家吃吧,你嘎公也交待过了。  

既如此,杨若晴便对王翠莲说:大妈,那夜里再让我爹娘过来吃得了。  

王翠莲爽快点头,行,咋样都行,你们安排。  

杨若晴又对孙氏说:娘,今个你们刚到家,今个就不要费力去生火了,夜里来我这吃,我大伯一大早就去鱼塘里捞了一条五斤七两的胖头鱼呢,还有我手掌长的青皮大虾,夜里你们过来吃饭!  

孙氏看着王翠莲和杨若晴,高兴的应下了。  

王翠莲留在家里没过去,杨若晴跟在孙氏和俩孩子身后一块儿去了隔壁娘家说话去了。  

当杨若晴走进娘家院子门的时候,便看到敞开了的堂屋门,以及从堂屋里传出来的杨华忠那爽朗的笑声。  

期间还夹杂着老杨头,老孙头他们说话的声音。  

这跟近来这一个多月里的安静,真的截然不同。  

顿时,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  

她还没来得及喊爹,两个小家伙已经抢先着跑进了堂屋,而且‘嘎公嘎公’的都已经喊上了。  

很快,一抹高大的身影便出现在堂屋门口,是杨华忠。  

哎呀呀,我家两个宝!  

他蹲下身,张开双臂,脸上的笑容早已堆不下了。  

团团圆圆两人都一头扎进了杨华忠怀里,杨华忠一把抱起小哥俩,原地转着圈子,玩起了之前爷孙仨经常玩的转圈圈的游戏。  

顿时,堂屋里响起了孩子们清脆的笑声,桌边,老杨头,老孙头,还有骆铁匠,小洁爹几个都笑呵呵的看着。  

杨若晴也跟了进来,先跟长辈们那里打了个招呼,然后才来到杨华忠跟前微笑着站定。  

见俩孩子还是缠着杨华忠不停的要转圈圈,而杨华忠经过先前那一番爆发性的发力之后,这会子也累得气喘吁吁的,但他还是坚持着要抱着孩子们再转几个圈圈。  

见状,杨若晴赶紧上前将他们两个小的给拦截下来。  

嘎公累了,这个游戏今个就玩到这里哈,你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