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70章 机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宜州。  

骆风棠站起身来,在屋子里踱步。  

“张天意派人联络你,中间人是古风尚…”  

“这也难怪荣山匪能不惧官兵围剿了。”  

骆风棠想到的却是另一方面。  

“张天意和古风尚不是一伙人,但他们之间确实有关联,我听说,荣山匪从不主动抢夺土着人的财物,他们一般只针对那些为富不仁的大地主和豪绅。”紫烟道。  

“这倒是挺有意思的,这个张天意是个能人啊。”  

骆风棠若有所思。  

那些江湖客们,一般都是刀口上舔血,一言不合就翻脸的那种。  

张天意能管住那些江湖客,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就凭着这一点就可以说明,张天意这个人很有自己的一套。  

“要不要跟他见一面?”紫烟问道。  

“暂时不要。”  

“太容易得到的东西,往往不会珍惜。”  

“并且,现在我还不知,他想要什么,为何愿意接受招安。”  

骆风棠思量了一番,放弃了现在跟张天意见面的打算。  

“张天意,他可能不会明说自家心思的。”  

紫烟道。  

“那是自然,他到了这等地位,做出了老大的事业,又怎能轻易跟人言说心思呢,但他说不说其实不重要,你去查探一番,看看荣山匪目前的真实情况,或许就能窥探出一二来。”  

骆风棠微微一笑。  

“好,这件事,我会派人去办。”  

紫烟点头。  

“就这两件事了。”  

“在此之前,你陪我去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紫烟愕然。  

还有她不知道的情况?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意外之事。  

毕竟,骆风棠身边的亲卫自成体系,得到什么消息,都会直接汇报给骆风棠的。  

离开这处兵营。  

他们骑马往前走。  

除了骆风棠和紫烟两人以外,还有一名亲卫,名叫云影,此人是骆风棠身边的亲卫统领,但行事极为低调,除了执行骆风棠之令外,从不多言多语。  

大约小半个时辰,他们来到一处普通门户面前。  

青石板铺就的地板上有着很多车轮的印记,这些岁月留下的痕迹显示出此地的历史很是悠久。  

“就是此地?”  

骆风棠微微皱眉。  

这地方分明是市井小民居住之地,跟他即将要拜访之人的身份很不相称。  

“将军,他全家就住在此地。”  

云影已经翻身下马。  

巷子里面走过的百姓,看到他们,都立刻低下头匆匆离去。  

骆风棠心头苦笑。  

现在他终究不是当初的那个村里猎人了,出门在外,也会被人当成贵人,从而心生畏惧。  

这不是他想要的,但却无可奈何,不得不如此。  

等他们牵着马走到门口的时候,附近的百姓都已经跑光,四周一片安静。  

云影面无表情的上前抓起门环敲了下门。  

没过多久,里面传来脚步声。  

“咯咯…”  

门轴旋转的声音响起,掉了漆的木门开了半边,从里面探出半个身子。  

这是一名身材不高的年轻小子,有着一张稚嫩的圆脸,他身穿儒裳,一只手捧着一卷书,捡到外面的人,很有礼节的行礼道:“有礼了。”  

“子明先生在家吗?”骆风棠也回礼笑道。  

“我父亲在家。”  

“你回去通报一声就说故人来访。”  

年轻小子说了一声喏,快步进门。  

过了一阵,只听脚步声传来。  

从里面走出来一名四十多岁的儒雅男子。  

见到骆风棠等人以后,他脸上并无太多意外的神色,而是有着一丝苦笑。  

他拱手道:“没想到,侯爷,紫大人,竟然登门拜访。”  

“客套的话不用多言,我来的目的你心里明白。”  

“是,侯爷,紫大人,家里请。”  

儒雅男子头前带路,带骆风棠和紫烟来到里面的厢房。  

他住的地方,是标准的三进院落,在宜州城里属于常见的民居。  

当然,比起普通的百姓来说,这等结构的屋子,算得上是中产殷实家庭的住房了。  

但这等房屋依旧跟主人家的身份不相符。  

因为,儒雅男子正是宜州郡丞魏兰峰,字子明。  

这样的身份,也不比郡守差多少了。  

并且魏兰峰担任郡丞有数年了,按理说,早就该置办大宅子。  

厢房之中。  

魏兰峰已经和骆风棠单独待在屋子里。  

云影守在外面。  

紫烟则是被魏兰峰夫人拉去后宅说话了。  

魏兰峰提着一只褐色的小茶壶,往骆风棠面前杯子里注入茶水。  

“这是宜州山茶,今年春夏,我在山上采集下来,经过十八道工序,制作而成,侯爷您请尝尝。”  

骆风棠端起茶杯,没有犹豫,而是细细的抿了一口。  

“这茶有一股清香,味道的确不错,但普通百姓是喝不上的。”  

“这您就错了,宜州山茶,自来都是百姓常喝的茶水,十八道工序也并未难事,茶农们都能做到,所以,这种茶水,并非是贵族专用。”  

魏兰峰微微一笑。  

“这倒是不错。”  

“既然十八道工序的宜州山茶只是普通茶水,那么王公贵族们喝的又是什么茶呢?”  

骆风棠问道。  

他对奢侈品这一块,并没有太多的了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