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20章 暖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9120章暖胃第(1/3)页望海县,长坪村。  

这一夜,杨若晴并没有睡好,躺在床上,脑子里却怎么都停不下来。  

不由自主的都在思考一个问题。  

感觉疑点很多,  

却又没有证据,所以她必须要等县城那边的审讯结果,以作参考。  

因为夜里没睡好,所以个天早上就很难起来。  

即便勉强爬起床,也感觉头重脚轻,身体不是自己的,  

大脑也抗拒思考问题。  

是听到圆圆在摇篮里哼哼唧唧,像在唱歌,  

杨若晴这才迷迷瞪瞪爬起来,  

刚给圆圆换过尿布,王翠莲听到动静从外面进来了。  

腰间围着围裙,看样子正在烧早饭。  

“我来换,你再睡一会吧!”  

王翠莲一进屋,看到杨若晴这造型就猜她昨夜是‘偷鸡摸狗’去了。  

杨若晴打了個呵欠,“大妈,早上咱吃简单些吧,搞几只水煮蛋,熬点粥,你也别整那么多花样了。”  

王翠莲说:“早上是第一顿,不能太差,你睡你的就是了,不要你烧。”  

“来来来,  

圆圆给我,我先送去堂屋,你大伯无事,  

让孩子们在垫子上自个玩,他边上盯着,你再补个回笼觉!”  

王翠莲抱着圆圆先去了前院,等到她再次回来的时候,发现杨若晴已经给哥哥团团也换好了尿布。  

“行了,团团也给我,你赶紧的上床再眯一会儿吧,这眼睛里都是血丝!”  

王翠莲又抱过团团,离开了寝房。  

杨若晴真的是万分感念这些长辈们的帮助和扶持啊,不然,她一个人带俩孩子,真的要崩溃。  

当然,如果真是那样,那她肯定是要买几个丫鬟仆妇来家里帮忙照看孩子的。  

这不,原本团团圆圆降生,骆风棠是起过那个念头,请几个人过来照看。  

结果被王翠莲和骆铁匠给挡回去了。  

他们的理由是,孩子小,最难带的也就两岁之前,怕他走不稳路,  

怕他吃东西喝水不方便,所以需要大人在旁边手把手的带着,  

教着。  

等到两三岁之后,孩子走路就很(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9120章暖胃第(2/3)页稳健了,吃东西啥的,你做家长的不要拿那些豆子之类可能会堵塞的有危险可能性的食品给孩子们吃,基本就没啥问题了。  

重新躺回床上,翻了个身,抱着薄薄的被子一下子就陷入了梦乡…  

等到再次醒来,已经是一个时辰后了。  

这多睡的两个小时,让杨若晴头脑清明,浑身清爽,仿佛看一切都是美好的。  

一系列行云流水的刷牙洗脸梳头换衣裳,然后来到后院灶房。  

灶房收拾得干干净净,王翠莲已经在喂晌午的菜做准备了。  

杨若晴凑过去看了一眼,高兴了。  

“大妈,晌午吃肉啊?”  

是的,案板上放着一块五花肉,四分肥六分瘦的那种前腿肉,色泽极好,一看就很新鲜。  

王翠莲看是杨若晴过来了,脸上顿时露出慈爱的笑容。  

“醒了?睡得咋样?”  

杨若晴点点头,“非常好,非常清醒。”  

王翠莲脸上的笑容更甚,“那就好,我看你这气色也好了一些,先前一点儿水色都没有,可干巴了。”  

干巴?  

杨若晴下意识抬手揉了揉自己的脸,嘿嘿,肉肉的,也不是很干巴呀!  

不过,大妈说干巴,那就干巴好了。  

王翠莲放下菜刀,在旁边装了清水的盆里洗了把手,又揭开锅台上挨着内侧墙壁的一个瓦罐的盖子。  

“呐,用你自己的手过来拿下,我的手上有肉油。”她又吩咐杨若晴。  

杨若晴赶忙儿过来,一看,乐了,“大妈,我先前不是说我早上不吃么,晌午一块儿吃,你这咋还给我留早饭了呢?”  

瓦罐里有热水,热水上面用几根筷子巧妙的架成一个图形。  

庄户人家的妇人们没学过数学几何物理那些学科,不清楚图形的构造以及力的一个平衡点。  

但是她们在经年累月的家庭生活中,有些聪明的主妇自己摸索出了一些很实用的小技巧,然后交口相传,就那么传开了。  

就比如此刻瓦罐热水水面上这几根筷子的架构,稳固啊,上面放一只(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9120章暖胃第(3/3)页碗,稳稳当当,既能保温,碗也不会倾斜泼倒。  

“说的啥傻话呢?一天不说多,三顿饭是要吃的,不然身子扛不住。”王翠莲一脸认真的纠正杨若晴。  

“再说了,这距离吃晌午饭最起码还有一两个时辰,你肚子里没点东西,不难受哇?快些,先对付几口暖暖胃。”  

杨若晴欣然点头,将碗端了出来。  

碗里是一碗稀饭,稀饭里泡着一只剥了壳的水煮蛋,还有一只跟团团拳头那么大的黑芝麻桂花甜芯的汤圆。  

“这也太暖胃了。”杨若晴心说,端着碗坐到灶门口的滚条石上去吃去了。  

王翠莲说:“菜碗橱柜里还有酸黄瓜条和香辣萝卜丁,要就自己拿。”  

杨若晴摇摇头:“这些就够了,不要了。”  

碗里的基本上算是甜口。  

杨若晴吃甜口的时候,不喜欢配腌菜,又甜又咸总感觉怪怪的。  

王翠莲也没劝,咸菜嘛,不是啥好玩意儿,无非是提个味儿。  

王翠莲接着切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