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83章 吵到了(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一番热闹之后,人群分作了两拨,男人们簇拥着刘雪云这个新姑爷在后院饭堂里喝茶说话,女人们则众星拱月般围在三丫头跟前,三丫头守在谭氏膝下,  

孩子的摇篮也暂时安置在谭氏的东屋里。  

所以此刻的东屋里妇人多,但却一点儿都不喧闹,因为摇篮里孩子在睡觉,谭氏像个守护金银财宝的通了灵的凶兽似的,端了把小马扎直接坐在孩子的摇篮旁。  

屋里哪个大声说话了,谭氏就会瞪那人一眼。  

谭氏这么一番瞪,  

吓得这屋里的妇人都不自在了,于是,刘氏直接招呼她们跟她去西屋说话。  

孙氏,鲍素云,蒋桂玲,小花,曹八妹,赵柳儿她们都跟了出去。  

东屋里,除了谭氏,小娃娃,三丫头,便是另外一個不怕死不怕瞪的人。  

那个人不是别人,自然是杨若晴了。  

杨若晴打量着三丫头,暗暗点头。  

“看来刘雪云把你照顾得很好,气色很不错,想是过完月子的人。”她说。  

三丫头腼腆的笑,“月子里一天一只鸡,红烧的,炖汤的,盐焗的,  

卤的,变着花样的要我吃。”  

“除此外,还吃掉了十来对鸽子,鸽子汤里还搁了补品。”  

杨若晴啧啧着,满脸都是赞叹,“回头见着了雪云,我得好好夸赞他几句!”  

三丫头莞尔。  

谭氏在一旁守着摇篮,眼睛时时刻刻不离孩子的脸。  

一会儿就动手给孩子把被子牵一牵,一会儿又抬手将孩子脑袋上耳朵小地主帽正一正。  

小心翼翼的,生怕惊动了孩子。  

弄完了一切,谭氏就架着二郎腿,胳膊肘抵在膝盖上,手托着下巴凝神打量摇篮里的孩子。边打量还边露出慈爱的笑容、  

是的呢,杨若晴竟然在谭氏的脸上发现了‘慈爱’这种表情。  

这太恐怖了!  

“咱奶对你对你的娃,真的是大不同,在咱老杨家,估计当初永仙大堂哥躺摇篮里,也没有这个待遇。你这娃,  

是独一份,头一份。”  

而且,  

就连大白小黑小时候,  

谭氏也不会这样对待。  

顶多就是贴补杨华梅一些钱财啥的,好让杨华梅有钱给孩子们买东西。  

而亲自上阵守摇篮,为孩子盖被子,让摇篮放自己屋里,这真的是独家第一!  

三丫头听到杨若晴的话,笑了笑,小声说:“我白天把摇篮放这屋,等夜里就搬到隔壁屋子去,我也睡隔壁屋子。”  

“那雪云睡哪?”杨若晴问。  

搁在以前,两人没有成亲,那时候刘雪云是杨若晴的属下,所以来了长坪村自然都是歇息在骆家,跟其他的暗卫们在一起。  

但如今身份有变化,就不再方便住骆家了。  

可四房的屋子少,而照着这边的不成文的狗屁风俗规矩,出嫁的闺女回娘家是不能夫妻同床,甚至同房都不可以。  

同房了,鬼晓得你们会不会半夜爬一块儿去睡?  

但这些在杨若晴看来,都是陈规陋习,不值一提。  

等到将来骆宝宝出嫁了,这些规矩了骆家第一个来废除!  

三丫头说:“雪云跟康小子睡一屋,铁蛋去跟鸿儿睡。”  

原来是这样的安排,那也行,凑合凑合呗。  

“三丫头,你这孩子眉眼像伱,不像雪云。”杨若晴说。  

先前大伙儿看到这孩子第一眼,也都这么说。  

这孩子,基本就是三丫头的翻版,估计将来长大了是个秀气的俊男。  

三丫头笑了笑:“可在刘家那边,他们都说这孩子是雪云的翻版呢!”  

久未出声的谭氏这时突然也抬起了头,她对三丫头说:“你别听刘家那边人鬼扯,这孩子从里到外都像你,不走一点渣!他们那些人都是刘姓,故意那么说,以为能巴结上姑爷,你当他们是放屁就行了!”  

三丫头愣了愣,随即尴尬的笑了。  

杨若晴说:“奶,那照你这么说,咱这边都向着三丫头,所以说孩子像谁,也是假的咯?”  

谭氏用仅剩的那一只眼转动了两圈,说:“那不一样,咱这边人实在!”  

杨若晴指着谭氏,对三丫头说:“看到了吧,咱奶完完全全的双标啊,两套规则。”  

三丫头捂着嘴笑,眼角眉梢流露出欣慰。  

“对了晴儿姐,团团圆圆应该长大了许多吧?会翻身吗?”三丫头又问。  

上回杨若晴生下娃后,三丫头是回来看过的,当时还给了两个孩子见面钱呢!  

所以这回,杨若晴一见面就将事先准备好的大红包塞了回去。  

甚至于在原有的基础上还添了一点。  

“圆圆可以侧身了,但团团还不行。”杨若晴如实道。  

“那几个月才能坐稳呢?”三丫头又问。  

杨若晴回想了一下当初骆宝宝的规律,“我闺女是五个月大的时候能靠着被褥坐了。”  

“那不也快了嘛。”三丫头又说。  

杨若晴说:“具体每个孩子的情况又不同。”  

三丫头点点头:“就算不同,那也应该是大差不差。”  

俩人小生的交流着育儿经,谭氏则继续守着摇篮。  

不一会儿,屋外突然传来妇人嘹亮的笑声:“听说三丫头他们回来了?孩子带回来了吗?我过来看看孩子!”  

这声音刚一响起,摇篮里原本睡得很安稳的小婴儿突然眉头一皱,嘴儿一撇,当即就咧开嘴要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