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2章 板栗(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1章丑媳第7852章板栗“这些板栗球剥起来很费事儿呢,是你剥的吗?”杨若晴又问。  

骆宝宝摇头,“我如今可是军营的扛把子,我忙着呢,是叫手底下人剥的。”  

杨若晴微笑着打量骆宝宝,“娘很喜欢板栗,回头做成糖炒板栗,或是板栗炖小鸡,又或是板栗糕,都很好。”  

骆宝宝顿时眉飞色舞,“娘喜欢就好,嘿嘿。”  

“宝宝,这天不冷,你咋还戴着手套呢?”杨若晴又问。  

“不热嘛?摘下来吧?”  

“不不不,”骆宝宝赶紧将手缩了回去。  

“这黑皮手套是特制的,戴起来很酷,我才不要脱呢!”她把手藏到了身后。  

还别说,高马尾,小罩衫,高腰束腰的灯笼裤,黑皮手套黑皮靴子。  

一串银光闪闪的链子斜斜挂在饱满光洁的额头上,高高的马尾里绑着五彩的发带,这样的骆宝宝确实飒到了极点!  

说话的当口红袖已经放好包袱卷出来了,骆宝宝松开杨若晴,走过去跟红袖一块儿往灶房找王翠兰他们去了。  

至于为啥不去找拓跋娴?  

很简单,拓跋娴早已在骆风棠的护送下悄悄进了山,去了玉儿那里跟武王团聚去了。  

半生风雨,半世流离。  

对于公婆这一生的坎坷经历,杨若晴自认太过曲折沉重,她不适合接着参与,她和骆风棠只负责提供帮助。  

助他们团聚。  

“把板栗先放去咱那屋子,待会下昼再剥壳取肉。”杨若晴跟骆风棠这说。  

骆风棠应了声,扛起袋子,和杨若晴一块儿往自己的寝房而去,一路上少不得跟杨若晴这说着这一路进山出山的所遇所见。  

别人眼中的骆风棠那是个不苟言笑的人,随时随地沉默寡言。  

可是在杨若晴这里,他心思细腻,路上见到的一草一木,都能拿来跟她这分享。  

晌午的饭菜,真是要多丰盛就有多丰盛,简直堪比过年。  

吃过晌午饭,红袖陪着王翠莲去灶房收拾碗筷,顺便说说贴心话。  

杨若晴将五十斤带壳的板栗分成将近十份,家里留一份,其他的准备送给家里的亲戚朋友们。  

“嘎婆家的那份我亲自去送,我要跟嘎公嘎婆说会话。”骆宝宝说。  

“好,你去。”  

杨华忠和孙氏已经个把月没看到骆宝宝,没少念叨,待会看她过去肯定高兴。  

稍晚些时候,王翠莲去了菜园子里,红袖过来找杨若晴聊天。  

看到桌上的板栗,红袖眼中掠过一丝异样的神色。  

“姐,这板栗你们都拿去送给别人了么?”红袖突然问。  

杨若晴笑着说:“是啊,自家亲戚,平时别人家做啥,吃啥,也都会往我这送一碗,刚好这板栗个儿大,老少皆宜,又是宝宝从山里带回来的,送些给他们分享正好。”  

红袖笑了笑,“嗯,道理是这个道理,礼尚往来嘛。不过,看姐你这样,应该还不太清楚这板栗的由来?”  

杨若晴脸上的笑容微微凝住,“啥意思?”  

红袖捻着一颗板栗在指间轻轻的转动着,轻声道:“这板栗是我们营地后面的那片林子里采来的,从树上采下来并不难,拿棍棒一顿敲就是了。难就难在,如何从拳头大的刺猬球里把一粒粒板栗肉给剥出来。”  

杨若晴又笑了笑,“我是在村子里长大的,剥板栗的艰难我清楚着呢,你呀,到底想说啥,就直说嘛,不用铺垫。”  

红袖也勾了勾唇,将一颗板栗举到杨若晴跟前:“这每一颗板栗肉都是宝宝亲手剥出来的,我们想要帮忙,她都不让。”  

“啥?”  

“为啥不让啊?”她愕问。  

红袖说:“她说了,这是她想要孝敬给她母亲的重阳节礼物,她说她母亲是个高雅的人,不讲究那些黄金万两价值连城的礼品,所以她送礼物送的是一份真心。”  

“既然是真心,那就不能假手于人,每一颗板栗肉都是她剥出来的,训练之余抽空剥,剥了整整三天!”  

杨若晴坐在那里,呆若木鸡。  

突然就想到了那丫头手上戴着的黑皮手套,当时叫她脱下来她不脱,自己还以为这丫头是在装酷呢。  

“她的手…”杨若晴喃喃着。  

红袖轻轻点头,“被戳到了,还不止一处,她怕被你们看到了担心,才故意戴手套的。”  

果真是这样!  

杨若晴把装板栗的盘子拉到自己跟前,双手轻轻摩挲着盘子里的板栗。  

每一粒板栗都是那么的光滑圆润,栗色的坚硬外壳上还有清晰的纹路,顶端或许会残留着几根细软的绒毛…  

她一遍遍的摩挲着,仿佛这是世上最珍贵,最独一无二的宝贝。  

泪水,却渐渐模糊了眼眶。  

红袖什么时候走的,她都不知道。  

直到骆风棠送完板栗从外面回来,看到她眼眶红红的,吓了他一跳。  

“晴儿你咋啦?是哪里不舒服?”  

他紧张之下,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她的大肚子是不是出啥状况了。  

杨若晴摇头,将板栗的事告诉了他。  

“棠伢子,我语言功底匮乏,没法形容这会子的心情。”  

“真的,我两辈子收到的礼物,都没有今个这板栗这样让我开心,又让我不开心。”  

“棠伢子,要不,你去帮我把送出去的板栗都讨回来吧?啊?”  

骆风棠也正在感慨骆宝宝的懂事,听到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