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0章 预感(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第7528章预感“要是梅儿过来真心找咱帮忙,咱就去,要是梅儿没过来,咱也不主动去揽那个活,”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咱也一样,您老看这成不?”  

老杨头深深看了杨华忠一眼,点头:“成!”  

杨华忠跟老杨头那达成这个约定,底下大部分人都不太乐意。  

但杨华忠在家里威望高,又肯付出,大家都跟着杨华忠,也只能服从。  

孙氏看到大伙儿的神色,猜到大伙儿心里都不太乐意,但又得给杨华忠面子不得不服从,孙氏心里也很不踏实。  

大伙儿相处,她觉得应该是公平的,不存在谁无条件服从谁,这里不是官府一层管一层。  

大家都是一家人,一家人有事要一起商量,商量出一个法子来大家都服气的那种。  

可这会子商量不出来,所以孙氏心里不踏实,欲言又止想说几句打圆场的话,也说不出来。  

堂屋里的气氛突然就有点不好,杨若晴却突然抿嘴笑了两声。  

这笑声在这氛围里显得很突兀很突兀,正因为突兀,自然而然将众人的视线全部引到自己身上。  

“晴儿,你笑啥呢?”刘氏好奇的问。  

杨若晴笑容还停留在脸上,但扫向众人的目光却带着一丝嘲讽。  

“我在笑你们大伙儿真是瞎操心,这不可能发生的事儿,非得提前搁饭桌上探讨,结果还闹得都不愉快,真是辜负了这一桌子的好饭菜啊!”她说。  

饭桌上应该是轻松愉快的地方,因为进食本身就是一件让人愉悦身心的事。  

“啥事儿不可能发生啊?”刘氏掐住这个关键词,又问。  

杨若晴说:“还能有啥?肯定是关于姑姑家的事儿啊。”  

“你姑家?”  

“嗯,”杨若晴点头,“我有一种预感,这趟我姑家修缮屋子,八成是不会来找咱帮忙。”  

“笑话,不找咱帮忙,她找鬼去?就凭他王洪全那个连走路都要用拐杖的老汉?就小黑那个只会吃喝拉撒的巨婴怪物?”  

杨华民靠着椅子背,翘着二郎腿,手里摆动着两根筷子,眼睛瞅着屋顶。  

杨若晴说:“四叔,你还别这么笃定,到时候你看吧,指不定他们还不屑来找咱帮忙呢!”  

杨华明对此嗤之以鼻。  

怎么可能呢!  

这长久以来,老王家除了母鸡下蛋这种事不来找老杨家搭把手,其他哪桩事能落下老杨家?  

就连红梅生娃这种事,都是送到五房去借屋子生的。  

那可是血光之灾啊,五房都借了房子出去,不是因为实在亲戚关系能做到这一步?  

可梅儿呢?  

是咋样回报五房,回报老杨家的?  

一句话没说好,没让他们住到满月走,这还翻脸了!  

“晴儿你为啥那么说?你依仗的是啥?”刘氏是个好奇宝宝,追着杨若晴问。  

杨若晴却摇摇头,“直觉吧,或许准,或许不准。”  

在这里,杨若晴故意卖了个关子。  

刘氏盯着杨若晴那‘神秘莫测’的笑容,思忖了一番后说:“我无条件信晴儿,还有谁站在我这边?”  

没人答应她,要么就是不信的,要么就是半信半疑的。  

刘氏说:“晴儿,以往你猜测的事儿大伙儿都无条件的信你,这回的事儿你被孤立啦,你难过不?”  

刘氏这么一说,搞得在座的大伙儿都很不好意思。  

有的人甚至还想解释两句,然而杨若晴却很大度的笑了笑。  

“四婶跟大伙儿开玩笑的呢,大伙儿别当真。”  

“再说了,咱每个人脖子上都扛着一颗属于自己的脑袋,有自己的想法那是人之常情,干嘛都要跟我的想法捆绑在一起呢?”  

“我呀,不会为了这种事儿难过,大伙儿放心好了。”  

大伙儿也都跟着释然的笑了。  

杨华明解释说:“晴儿,不是四叔不坚定的站你这块,主要是你姑姑他们回回遇到事儿就想到咱老杨家,这么多年一回都没落下过。”  

“四叔你不用解释,我都明白的。”杨若晴说。  

“这就好比那日头都是从东面起山,要是哪天从西面升起,那是不可能的,对不?”她打了个比方又问。  

杨华明连连点头,“对对对,我要表达的也是这么个意思。”  

杨若晴莞尔,没再多说啥,反正到时候就知道了。  

她对自己的预感还是很有把握的。  

吃过这顿散伙饭,老杨家各房就不在一块儿吃了。  

杨华忠身为里正,每天都在村里来回巡视,带领大伙儿修缮屋子,进行灾后的家园重建事宜。  

杨华明则跟着杨永智杨永青兄弟起早贪黑的给人修缮屋子,打造家具。  

拉石头子,铲泥沙,刨树皮,拉锯子…  

第一天收工回家,那双手全起了水泡。  

第二天回家,双手就不说了,两边肩膀都磨破了皮。  

洗澡的时候火辣辣的疼,直抽冷气。  

“虽说活了一把年纪,可你也算是细皮嫩肉的啦,这些活计你要是干不下来就别死撑!”  

刘氏帮杨华明涂药的时候,看到肩膀上那一个连着一个,一片连着一片的水泡,头皮林里都在冒凉气。  

“遭罪是真遭罪,我今个有一遭挑起一担子沙土,眼前猛地一黑,差点就栽地上去了。”  

杨华明跟刘氏这说着当时的情景,虽然有点夸张,但也八九不离十了。  

“但我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