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7章 两废物(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得到杨华忠的赞同,杨华梅有了底气。  

“到时候我陪你去。”杨华忠又道,说话的时候同时把袖口往上卷起。  

倘若大白那小子当真六亲不认到连自己亲娘都不搭理,就别怪他这个三舅收拾畜生了。  

杨华梅原本还想说好,可看到杨华忠卷袖的动作,她突然想到什么,脸色微微变了下,随即摇头:“三哥,不用了不用了,我自个去就行。”  

“你这会子跟老王家闹矛盾,一个人咋去?大暑天走去?”  

“我边走边歇…”杨华梅目光微微闪躲,“倘若路上遇到认识的村民赶牛车去镇上,我就顺便搭个便车,大不了给两文钱就是了…”  

杨华忠一摆手:“哪那么费事儿?我赶马车送你过去,就这么说定了!”  

他抽身而起,“我去找老四,你们说话。”  

撂下这话他转身离开了堂屋。  

屋子里,杨华梅一脸着急,把手里的蜂蜜水放在一旁赶紧拉住孙氏的手央求:“三嫂,能不能帮我劝劝三哥别去?”  

“为啥呀?你三哥是好意…”对于一个思考问题都是从善良和光明面来出发的人,孙氏对此很是不解。  

杨华梅知道孙氏误会了,忙地又是摇头又是摆手:“三嫂,你千万别多想,我不是别的意思,  

我当然晓得三哥是为我好,担心我受累才说要陪我去的,是我自个不想要他受累。”  

“呵呵…”杨若晴捂着嘴轻笑了两声。  

“姑,你是担心一言不合我爹会行使长辈的权力收拾大白吧?”  

一语戳穿心思,杨华梅满脸尴尬,咬了咬唇,还是坦然点头。  

“是,不是我心疼大白,那小子早就该打了,我是担心气坏了三哥的身子,不值得。”  

面对杨华梅的弱弱解释,杨若晴笑而不语。  

孙氏也是目光微转,不揭穿。  

但孙氏和杨若晴忽略了堂屋里还有一个实在人,一个正义先锋。  

“梅儿,咱谁不晓得谁啊?那些假话你就别说啦,心疼大白就承认,又没人笑话你!”  

杨华梅的脸更红了,埋下头盯着地面找地缝。  

“我说句不中听的话梅儿你可别闹啊,像你家大白那种小时候是熊孩子,长大了是混小子的,将来成亲恐怕都难。”  

“十里八村这好人家的姑娘谁想嫁个那种混不吝的男人?”  

杨华梅忽然抬起头来,眼中有些错愕,脸上的潮红不知是羞辱还是愤怒,声音微微颤动:“四嫂,你可别这么说,我家大白虽说脚有点跛,可却不耽误做事,最要紧的是他五官长得俊,白白净净的,比我和栓子都好看…”  

“哎哟,这男人可不是靠皮相吃饭的,但凡靠皮相吃饭的男人那都是软饭王,别人不拿正眼瞧的。”刘氏一副哭笑不得样子,用看小孩子的目光看杨华梅,“再说了,你家大白再俊,他能有沐子川俊吗?人家沐子川是美男子,还是探花郎,结果三十开外了还眉娶上媳妇呢!”  

刘氏抬了沐子川出来说事儿,杨华梅顿时哑口无言。  

自家大白在沐子川面前,说句不好听的话,不管哪方面,提鞋都不配。  

“四婶,你扯太远了,说大白就说大白,别拿子川说事儿。”  

杨若晴脸色平静,但语气却加重了几分。  

刘氏瞟了杨若晴一眼,察觉到她有些不高兴了,刘氏联想起从前听到的那些风言风语,沐子川一直没成家,是因为放不下…  

她又偷偷瞄了杨若晴一眼,赶紧闭紧了嘴巴把头歪到一边去了。  

孙氏又出了说几句解围的话,并跟杨华梅这说会尽力劝杨华忠别去镇上,杨华梅方才稍稍安心,径直回了客房陪谭氏去了。  

“四弟妹,你往后别再那样说梅儿了,梅儿再不是从前那个没心没肺的小姑子,这两年她被家里的俩孩子折腾得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快没了,真的怪可怜的,你就别再刺激她了…”  

待到杨华梅离开后,孙氏语重心长的劝诫刘氏。  

刘氏有点不服气:“我说的是实话,不是故意刺激,她家那俩孩子就是两个祸害,废物…”  

孙氏轻轻摇头,无奈苦笑:“再祸害再废物那也是梅儿身上掉下来的肉,坏到滴水她也不可能杀了他们啊,只能给梅儿增添苦恼,何必呢?”  

三丫头和绵绵,绣绣,骆宝宝她们一群大姑娘小姑娘们过来了,屋子里的话题瞬间被她们主宰。  

“这两天没看到雪云,是不是回昌乐县去了?”  

孙氏压低声问刘氏。  

杨若晴就坐在旁边,孙氏完全可以问她的,但如今刘氏是刘雪云的准岳母,所以孙氏先问刘氏。  

这其中的良苦用心,杨若晴懂,刘氏更懂。  

刘氏笑容满面,眼中都是准岳母的那种优越感:“我也是听三丫头说的,说雪云回昌乐县去给家里过世亲人烧香去了,过段时日就回来了。”  

“哦!”孙氏轻轻点头,“这也是应当的,今年他还是一个人会去孤孤单单烧香,过节,等明年这时候就好了,三丫头就能跟他一块儿了。”  

刘氏笑,“我舍不得三丫头,想多留身边一阵子啊。”  

孙氏轻轻拍了拍刘氏的手背:“嗨,就算成亲了,也能时常相见的。”  

年轻的女孩子们在桌边叽叽喳喳说着话,妇人们在边上喝着茶,不一会儿,杨华忠和杨华明杨华洲三兄弟一起进了堂屋。  

为了过鬼节,杨华洲专门从庆安郡赶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