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43章 成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安义府。  

韩友青目瞪口呆的看着传令兵,他派出的萧长生去山口,完全是萧长生,他指挥不动。  

他才在堪舆图上,找了一个秦青最有可能逃跑的方向,派出了萧长生。  

带兵指挥打仗,怎么能有两个声音?  

正是基于这个排除异己的原因,他才派出了萧长生前去山口堵秦青。  

这就给抓住了?那自己这个大将军的位子,岂不是十拿九稳了?!  

秦兰九回头看了一眼韩友青,说道:“让萧长生将两人下诏狱之后,速来见我!”  

“韩参知怎么知道他一定会走那条路?”  

沿路很多,但是韩友青为何就能够知道,秦青走哪条路?  

韩友青想了想说道:“那条路最快的路线,他若是战败必然欲速而慌不择路。当时派出七绝将军也是迫于无奈,就是去碰碰运气。”  

“不仅是山口,还有几处隘口都派出人去阻拦,能抓到秦青,那也是萧将军作战英勇有为。”  

事事不居功,就是韩友青这个人做事的一个特点,他就喜欢这种,统统有功皆大欢喜的局面。  

在辽国、汉国做官都是如此,大功劳都是上头的功劳,他这种习惯,与其说是习惯,更不如说是长期寄人篱下的一种自我保护。  

“这…韩参知真是用兵如神。”秦兰九赶忙说道,拿起了桌上的札子说道:“既然韩参知已经降低了要求,那么这每人二十贯钱的事,我去跟陛下说。”  

秦兰九附耳过去小声说道:“只不过,韩参知,这钱在分发出去的时候,希望韩参知不要在其中上下其手太多,拿一半就行了。”  

韩友青听到这话,目瞪口呆!感情秦兰九以为他要这个钱是用来贪的!  

不过韩友青喜财的事,举世皆知,甚至连费星纬都以此买命!  

“这些钱,一分不少都会交给城中死伤军民家中,暗谍组织的探子会一同前往!张榜公示以安城民之心!我不会参与此事。”韩友青也颇为无奈的说道。  

喜欢钱财这件事,本身是他给自己设立的人设,演的久了,自己都以为自己会为了钱不择手段。  

至于会不会给大齐的攻伐带来阻力,他只能无奈,袍泽之情份和对大齐之忠孝,他只能选一样。  

“韩参知果然是用兵如神呀!”萧长生来到了太子府,见到韩友青要走赶忙道:“这仗打的痛快!”  

“你都不知道那秦青行至山口,见到我的旌旗时候的模样,吓得他掉头就跑!本来收拢的溃兵,直接四散而逃,轻松将其活捉!”  

“韩参知此战当居首功。”  

秦兰九拍了拍萧长生道:“你以后好好的跟参知学,带兵打仗的事,看天分也看努力,不懂就问,不要太过拘于颜面,明白吗?”  

秦兰九为什么舍得一个大将军的位子给韩友青?  

这就涉及到了一个很久之前,秦兰九就意识到的一个问题。  

那就是汉国后继无人。  

很多都是内斗猛如虎,空有匹夫之勇,谋略几乎没有的人。  

韩友青留在了太子府中,他喝的酩酊大醉的回到了自己的家中。  

他的家中一切都是假的。  

夫人、婢女、孩子都已经偷偷掉了包,被王鹭送回了白羊城,他现在孜身一人。  

韩友青回到家中,陷入了深深的懊恼之中,抚恤之仁政,有可能成为齐汉之战的转折点。  

齐汉之战,汉国虽然国力衰弱,但是兵事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若是能够收拢人心,秦家能够变家为国,那一切都会充斥未知的变数。  

他这道札子一上,大齐军卒又有多少人会死在北境?  

这让韩友青无比的懊恼和自责,但是却又无可奈何。  

韩友青无奈的看着空中的明月,做间谍,真的好难。  

但是事情的发展却超出了韩友青的预料,本来韩友青以为二十贯的抚恤,会让汉人走入一个新的时期。  

只不过韩友青的札子的确是被完颜亶所批复,除了汉人以外男丁一律二十贯抚恤。  

事情到这里,都是按照韩友青的预计在发展,结果秦兰九还给了汉人抚恤,汉人一男丁五十贯抚恤。  

城民一片哗然!  

为奴为仆的其他人在汉人眼中,都算不得人。  

能给抚恤,这群贱民应该感恩戴德才对,为何还会心生怨怼?  

这就是秦兰九心中的疑惑,他找到了韩友青,想要寻找答案。  

“太子,这不患寡,患不均,这仁政就变成了害政。”韩友青颇为无奈,但是心中窃喜的说道。  

他怎么都想不通,自己明明上书谏言的是一件让汉国可以走上正轨的札子。  

是秦家变家为国的前置的手段。  

在方阳已经丢了的情况下,汉人的大将军们,脑子里到底在思考着什么。  

“受教了。”秦兰九叹气的说道:“我原来和陛下商量的也是统一的标准,大家都是二十贯,谁都没有意见,同样让辽人,齐人和汉人一样的标准,能够缓解一下矛盾。”  

韩友青一脸急切的问道:“那既然太子都要求的是二十贯,为何到最后汉人就变成了五十贯呢?”  

秦兰九忽然怒目圆视的用力的锤了一下桌子,说道:“还不是那个女人!”  

“女人?”韩友青疑惑的看着秦兰九,一个女人,能够影响如此重大的决定吗?  

秦兰九看出了韩友青的疑惑,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是啊,成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