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2章 自闭(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小安:“可是,青松的丧事…”  

何父摆摆手:“我门在庆安郡的那些所谓的亲戚朋友,其实都不是实在亲戚,我是从老家那边过来的,这里的亲戚都是青松娘那边的,她跟他们平时也没多大走动,本身就是抱养的闺女…”  

许是觉得这些家事没必要跟小安说太清楚,何父话锋一转接着说:“总之,铺子不用买,我们明日一早就带青松回去了,车马我先前都去约好了。”  

“丧事等回到老家后照着我老家那边的规矩操办下,像青松这种还没成婚又客死异乡的情况,回去了也是一切从简,入了祖坟就行了。”  

小安摇头,死活不收回那银票。  

“这银票叔叔你收下!”  

“我们有钱过日子,你自个留着!”  

何父坚决的把银票塞回了小安手里。  

这表情这动作,俨然是要跟小安划清界限。  

小安心里更难受了,想了想,再次恳求:“叔叔,明日请让我陪你们一块儿回老家!”  

何父苦笑,“小安啊,你这又是何必呢?哎,我就照直了跟你说吧。”  

“青松娘的身体不好,她看到你,就想到了青松,想到青松她就更难过。  

这关口我全家都在度难,他娘要是再有啥闪失,我这个糟老头子也扛不住了!”  

“可是…”  

“没啥可是的,孩子啊,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青松和你兄弟一场,你就送到这里吧!”  

何父打断了小安的话,重重叹口气,转身回了后院照顾何母去了。  

留下小安站在那里,身形僵直,神色落寞。  

何莲儿偷偷看着小安,有些不忍。  

但爹娘的决定她做女儿的也不能违背。  

何况,不止是娘,就连自己看到小安哥哥,也会忍不住想起自己的亲哥哥。  

何莲儿抹了把泪对小安道:“小安哥哥,多谢你大老远带我哥回来,明日一早我们就回老家了,小安哥哥你保重!”  

何莲儿对小安弯腰鞠了个躬,起身之际她来到了屋门口,伸手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这是遵从父母的命令,要请小安离开呢。  

小安张了张嘴,好几次欲言又止。  

最后,他深深的看了一眼何青松的骨灰坛子,转身缓缓往外走。  

经过何莲儿身旁的时候,他突然停下。  

“莲儿妹妹,我想最后求你一桩事…”  

小安离开何家后并没有走太远,而是在江边来回徘徊。  

有时候停下来看着翻涌的江水发呆,有时候又接着埋头走,走几步蹲下来,双手捂着脸无声哽咽。  

杨若晴和刘雪云在他身后远远的跟着。  

“从小到大,从未见过他这幅样子,我这个弟弟这遭也是丢了半条命了。”  

刘雪云担忧的望着前方视线中那个徘徊的身影,“要不,我去劝劝?”  

杨若晴摇头。  

“劝也没用,他需要的是时间。”  

从油茶村回来这段时日,她各种劝都尝试了,根本没用。  

小安的问题来源于他自己的心结。  

他觉得青松是为他而死的,他愧疚,却又无法弥补。  

尤其是今日在何家,何家人估计也说了什么话,更加加重了小安的心理负担,所以他钻进了牛角尖拔不出来。  

这种时候,他需要的是时间,时间像一只橡皮擦,再深的伤痕都会被慢慢淡化。  

“姐,小安这副样子,那我们不做点什么吗?”刘雪云又问。  

比如说,去何家,把小安跟狼对峙,用性命护着何青松的事告诉何家?  

杨若晴再次否定了刘雪云的提议。  

“何家现在也不需要任何解释,人没了,就是最惨的结果。”  

“我们就这样远远跟着小安,不让他做傻事,其他的,先不动。”  

刘雪云点点头,沉默的跟在后面保护着小安。  

小安走着走着,突然砰一声栽倒在地。  

天刚刚亮,两辆马车停在何家铺子门前。  

何母端着何青松的骨灰坛子,在何莲儿的搀扶下上了前面的那辆马车。  

两个马车夫忙前忙后帮忙把行李搬到后面的那辆马车上。  

刘雪云就站在马车边,指挥着,两位马车夫对他恭恭敬敬。  

何家铺子里面,何父正在跟一人说话,那人正是杨若晴。  

“…何叔叔,该说的我都说了,小安不让我说的,我也说了。”  

“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告诉你们,小安他已经尽力了。”  

何父眼眶通红,满眼都是血丝。  

尤其是听到小安三天不吃不喝为生死未卜的何青松挡着狼群,最后自己虚脱无力差点被狼王咬断脖子这事后,何父震惊得浑身颤抖。  

“这孩子,这孩子一个字都没跟我们说啊,只把责任全揽到自个身上去了,这个傻孩子啊…”  

杨若晴也悄悄转过脸去,抹去眼角的湿润。  

转过脸来接着说:“原本他今日是肯定要过来送的,但他昨夜晕过去了,这会子高烧不退,实在没法过来。”  

“我是他亲姐姐,我来替他,也替我们全家送送青松弟弟。”  

杨若晴说得诚恳,脸上的悲伤也发自肺腑。  

何父深受感动。  

整整三天,小安一直昏迷不醒。  

小雨过来看过好几回,找了好几拨庆安郡的名医过来给小安看病,各种方子各种药都吃了,效果甚微。  

杨若晴可不敢把这个消息传回长坪村,跟杨华洲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