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82章 母子交心(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辰儿,今个累坏了吧?”回后院的路上,杨若晴心疼的问道。  

辰儿乖巧一笑,道:“累,但也很快乐。”  

看得出来,嘎公嘎婆,大爷爷大奶奶,还有自己的嫡亲祖母,都是真心喜欢自己的。  

长这么多,从来就没有被这么多血脉至亲的人如此呵护过,他有点不习惯,这倒是真的。  

但他愿意花时间去习惯。  

听到这话,杨若晴停了下来,来到辰儿跟前蹲下身。  

“来,娘驮你回屋子。”她道。  

辰儿忙地摆摆小手,“娘,不用了,我走得动呢!”  

杨若晴扭头道:“给娘一个机会好不好嘛?趁着娘现在还驮得动,让娘多驮两回。”  

“再过几年你长成大小伙子了,娘就是想驮,也驮不动啊!”她道。  

辰儿笑着道:“那到时候就换我来驮娘呗!”  

杨若晴微笑着点点头,指了指自己的后背,“现在先让娘驮你,乖,快些上来。”  

看到杨若晴眼中的期待,辰儿终究没忍心拒绝。  

乖乖爬上了杨若晴的后背,小手搂着杨若晴的脖子。  

“抱稳咯,娘要起飞咯!”杨若晴道。  

辰儿咯咯的笑了声。  

杨若晴双手托着辰儿的身体,驮着他在后院里不急不缓的走着,带他熟悉后院,一边还在跟他介绍。  

“这院子是你爹和娘我成亲的那一年盖的,从选址,到设计庭院和屋宇的图纸,以及装修风格,还有家具的打制,全都是我们亲自设计的呢。”  

“咱家这后院其实还蛮大的,现在院子里除了咱自家人,还借住着你兰儿大姨一家三口。”  

“萍儿姨娘她们。”  

“爹娘的小小院落在院子最后面,那里很清静,你和你妹妹小时候也是跟我们住那个小院子的,”  

“你爹是打算等你们十岁之后,全部搬去前院住,因为你们是大孩子了嘛!”  

辰儿趴在杨若晴的背上,鼻息里都是娘亲熟悉的香味儿。  

随着她这温柔的话语,他也转动着脑袋四下打量,在脑子里脑补着当初的情景。  

虽然几个月的时候就离开了这里,时隔七年回来,他竟然还有种熟悉的感觉。  

“咦,辰儿你快看,那边的两棵桃花树。”  

杨若晴突然出声道,并驮着辰儿朝那边走去。  

桃花还没有完全凋谢,杨若晴在树下站定。  

辰儿顺势从她后背上下来,跟她一起站在树下。  

杨若晴打量着这两棵树,兴奋的道:“这棵是公树,这棵是母树,是当初你和你妹妹出生的时候,你爹亲手种在这里的。”  

“他说一棵树代表辰儿,一课代表宝宝,两棵树下都分别埋了两坛子好酒,”  

“分别等到你们成亲和嫁人的时候,再挖出来喝,”  

“你几个月的时候被坏人抱走了,打那以后,我和你爹都不敢往院子这边来。”  

“有好几回你大爷爷他们见我们这样,想要把这两棵桃树砍掉,省得我和你爹触景伤情。”  

“但最终,我们谁都没舍得砍…”  

说着过往那几年的心路历程,杨若晴满脸感慨。  

辰儿围着属于自己的那棵桃花树转了一圈,然后站在树下,抬手轻轻抚摸着树身,并仰起头去打量着头顶的桃花。  

“我回来了。”他对着这满树的桃花,喃喃着道。  

杨若晴站在一旁微笑着看着这一幕,心里无比的充实,满足。  

人生到了此处,真的是圆满了。  

把辰儿安顿在她和棠伢子那小院子里,现在家里有三个孩子了,杨若晴打算提前给他们分房。  

各自一间屋子,连在一块儿,既热闹,又能保留各自的私人空间。  

“娘,妹妹和大志哥哥呢?”辰儿在自己的屋里环视了一圈后,很是满意。  

坐在书桌前好奇的问道。  

杨若晴怔了下,妹妹和哥哥?  

突然就恍然了。  

骆宝宝是他的孪生妹妹,而大志,比他们两个都要大几个月,确实是哥哥。  

“他们两个去村后面的学堂念书了,还有将近两个时辰才放学呢,要是他们晓得我们今天就到家了,肯定书都不想念了。”  

杨若晴微笑着道。  

辰儿也笑了。  

杨若晴随即问辰儿:“辰儿,你去考功名了吗?”  

至于问辰儿有没有念书这种话,那真是的弱智。  

辰儿都去渔舟讲学了,九章算术里的棘手难题都被他破解,你说他有没有念书?  

听到杨若晴的问,辰儿淡淡一笑。  

“娘,我都没有上过学堂,都是祖父请了大齐的名师来府里为我授课。”他道。  

后半截话他不敢对娘说,怕娘揪他耳朵。  

那就是,那些名师到最后,教无可教了,全都被他以各种方式气跑了…  

“哇,我家辰儿接受的真的是精英式的学习啊,”杨若晴感慨道。  

“那辰儿你想要去考功名嘛?凭着你这学问,不是娘自夸,秀才举人进士那都是探囊取物。”她自豪的道。  

可是,辰儿却果断摇头。  

“请娘恕罪,孩儿对求取功名,并没有多大的兴趣。”他道。  

“啊?”杨若晴瞪大了眼,花了将近五秒钟才回过神来。  

被无数寒门学子视为人生逆袭,被无数落魄官宦之家视为家族重新崛起的科考,在辰儿眼中,竟然就一句‘没兴趣’?  

这孩子的心,到底有多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